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無人機作為一種前沿技術裝備,已成為執法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在交通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中積極探索利用無人機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既是一種教學手段的改革突破,也具有很強的面向實戰的現實意義。首先,文章介紹了無人機實戰應用的發展過程以及在交通管理領域的任務場景,梳理了公安院校在無人機應用及人才培養方面的情況;其次,結合交通管理工程專業典型主干課程的教學實踐,介紹了無人機在道路環境構建以及與虛擬仿真結合等方面的應用方式;最后,分析了當前無人機應用中面臨的挑戰,給出了無人機應用的建議,力爭更好地助力教學手段的創新,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無人機;實戰應用;教學探索;應用挑戰
推薦閱讀:交通類期刊列表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發展迅猛,不論是在傳統軍事領域還是在新興民用市場方面都得到大量應用,無人機作為一種前沿技術裝備,已成為執法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1]特別是在交通管理領域,無人機憑借其高度機動、布點靈活的優勢,在事故處理、秩序管理、交通疏導、流量檢測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因此,在交通管理專業的課程教學中,積極嘗試探索利用無人機開展相關教學活動,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手段,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日后在公安實戰崗位開展無人機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一、無人機在交通管理實戰中的應用
1.發展歷程
無人機在警務實戰中的應用過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即2008-2012年的探索嘗試期、2012-2017年的蓬勃發展期以及2017年至今的規范使用期。在此過程中,隨著攜帶載荷能力的增強,無人機也逐漸開始執行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的任務種類。
(1)探索期
無人機在警務實戰中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為保證當年北京奧運會的順利召開,北京和青島警方率先購置了數套無人機系統用于大型賽事安保維穩工作,開始了無人機應用的探索嘗試。
(2)蓬勃發展期
此后,隨著科技進步,無人機的飛行穩定性、便攜性以及任務執行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特別是2012年起大疆無人機首款無人機“精靈1”的推出,使無人機的使用成本大幅降低,無人機在警務實戰中的應用進程也大大加快。2017年5月,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辦公室在江蘇南京主辦首屆“全國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戰法演練”活動,按照固定翼無人駕駛航空器、多旋翼無人駕駛航空器、無人直升機三類,設置大范圍快速偵查、應急救援、疑似爆炸物轉移等6個規定科目和1個自選科目,來自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鐵路公安和公安院校的139支隊伍參加比賽。此后,多個省份又陸續組織了無人機實戰大比武,無人機的警務實戰應用進入了蓬勃發展期。
(3)規范使用期
2017年11月,公安部發布了《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制定了無人直升機、多旋翼無人駕駛航空器、固定翼無人駕駛航空器三項詳細評級標準。規定了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安全作業的要求、作業流程、主要工作內容和方法、安全保障措施等,規范了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技術、產品性能等硬性要求,完善了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的使用、管理等行為準則。
2.應用領域
交警部門在無人機的實戰應用方面起步早、探索多、成效也較為突出。2016年4月,南京交警首次啟用無人機巡查路況;2016年7月,深圳交警成立無人機中隊,提出打造三維立體警務網。2017年1月,杭州交警使用無人機查處違反交通行為。此后,天津、昆明、長沙、廣州等多個城市的交警部門,啟用無人機在交通管理領域的應用,主要任務場景包括:
(1)城市快速路與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在城市快速路和高速公路上存在著視頻監控盲區,采用制式警車巡邏的方式進行管控,經濟成本高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而利用無人機可以定點、定時對特定路段進行巡邏,若發現交通事故,還可以由巡航模式切換至低空懸停模式,精確獲取現場情況。
(2)交通秩序管理
當無人機在高空飛行時,可具備很廣闊的視角和監控范圍。對于實線變道、不系安全帶、接聽電話等違章行為可以有效監控;可以迅速發現局部路段或路口存在的交通擁堵,并進行及時處理。
(3)交通組織規劃
在開展單行線設置、公交專用車道的施劃以及交叉口改造等交通組織規劃工作中,可以采用無人機航拍獲取路口、路段以及重點區域的交通流、排隊長度以及交通設施運行情況等信息。進而支撐開展相關交通組織規劃工作。
(4)交通事故處理
無人機在臨近事故現場的合適位置升空,迅速到達事故現場上空,實時傳回現場實景圖像,為指揮和救援提供準確依據。此外,無人機可以全方位記錄現場狀況,包括車輛定位信息、人員和散落物分布信息、周圍固定參考物信息等,為交通事故的定性、定責提供精確依據,從而做到快速清理現場,把交通擁堵減小到最小程度,防止或降低次生事故的發生。
3.公安院校情況
目前,公安院校對無人機的實戰應用十分重視,對無人機專業人才的培養也逐漸啟動。
(1)無人機應用情況
2017年11月17日,全國警校警用無人機培訓與應用聯盟(下稱“聯盟”)于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成立。[3]公安大學、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黑龍江大慶人民警察學校、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浙江警察學院、安徽公安職業學院、山東省淄博人民警察訓練基地、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云南警官學院、青海警官職業學院等13家單位代表簽署《警用無人機培訓與應用聯盟成立倡議書》。“聯盟”主要開展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基礎理論研究、人才培養的戰略研究、駕駛技能與戰術技能訓練;服務實戰、服務一線,探索職前學歷教育,職后技能培訓,人員資格認證規范化、標準化、一體化的人才戰略發展體系,助力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戰化、專業化、職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