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簡析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環境科學時間:瀏覽:

  摘要:我國城市污水處理起步較晚,發展較為緩慢。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一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國城市污水的發展和建設都面臨著問題。本文從城市污水處理問題出發,同時結合城市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城市污水處理,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1、城市排污的現狀

  自從20世紀80年代,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已經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其形勢仍然極其嚴峻。我國目前淡水資源相當短缺,人均擁有量2300m3,列世界100多位,等同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由此來看,我國目前的水污染形勢較嚴峻,特別是城市污水的排放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質的影響非常突出。

  我國的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轉型過來。在這種經濟體制下,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管理機構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一直沿襲舊的經營管理模式,對污水處理設施方面的建造、設備運行和價費行使統一管理、分級領導的體制,給城市污水處理相關行業導致了很多弊端。

  我國污水處理面臨著水污染嚴重,污水處理起步較晚、基礎較差、要求高的嚴峻形勢。近年來,我國城市污水處理方面有了很大發展。但絕大多數城市的污水處理能力滿足不了實際需要,全國還有297個城市沒有建成污水處理廠,全國5萬多個城鎮,370多萬個村莊,9億多人口居住地尚無污水處理設施。

  2、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發展面臨的問題

  2.1污水處理技術落后

  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是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能否高效運轉的關鍵。長期以來,我國的污水處理技術都是沿襲了歐美國家近百年來的路線和處理技術,在吸收、消化國外技術的同時也形成了自己的技術,城市污水處理技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我國現階段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與同期國外的技術水平相比依然還很落后,始終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維修率高、自動化程度低等缺點,從而影響它們在污水處理廠投標中的競爭力。

  2.2資金短缺,投資力度不夠

  城市污水處理系統是城市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也是防止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的重要手段,為發展我國的城市污水處理,使水環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資金是個根本問題。我國經濟水平相對于發達國家還比較落后,用于水污染治理的資金還很緊缺,不可能完全照搬國外的技術和模式,依靠大規模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來改善水環境。即使修建了城市污水處理廠,其高昂的運行維護管理費用也是城市污水處理率低,水體污染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國污水處理設備運行狀況是1/3運行正常、1/3不正常、1/3處于閑置狀態,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轉率只能達到50%,我國污水的實際處理率遠遠低于污水處理設施的處理能力。雖然近幾年國家對污水處理投資有所增加,但與國外相比還差距甚遠,遠遠不能滿足需要。所以我國應通過宏觀調控調整投資結構,加大對城市排水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的投入。

  2.3管理水平低

  傳統的處理技術較復雜,我國目前操作人員的技術素質及管理水平不能適應,這樣就造成了即使已建成的污水廠也不能正常運行,嚴重制約了已建成城市污水廠的正常運行。針對實際情況,國家提出了至2010年要求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60%, 建制鎮污水處理率不低于50%的目標,由此,我國污水處理事業將是大城市和廣大中小城市(鎮)并舉。以上這些因素就決定了應用于污水處理技術首先必須經濟、高效、節省能耗和簡便易行。因此,研究和開發對傳統工藝的改造和替代的新工藝,發展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處理效果好且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處理技術, 是我國當前污水治理領域的一項主要任務。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確定走簡易、高效率、低能耗的技術路線以適合我國的國情。

  3、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發展的對策措施

  面對新的形勢,總結以往經驗和教訓,為了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在城市污水處理發展上需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

  3.1轉變觀念,變廢水為資源

  在對城市污水的認識上,人們經歷過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由于技術手段和認識的限制,人們曾經把城市污水看作是“廢水”。既然是廢水,自然就是簡單處理完后向下游排掉就可以了。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水資源短缺的壓力越來越大,追究城市水危機的根本原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是水的社會循環超出了水的自然循環可承載的范圍。因此,只有充分遵循水的自然運動規律,合理科學地使用水資源,使上游地區的用水循環不影響下游水域的水體功能、社會循環不損害自然循環的客觀規律,從而維系或恢復城市乃至流域的良好水環境,才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我們從“取水—輸水—用戶—排放”的單向開放型的用水模式轉變為“節制地取水—輸水—用戶—再生水”的反饋式循環流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實現這一重大用水模式的轉變,加強污水再生利用是關鍵。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城市污水已不再是廢水,而是一種寶貴的資源。既然是一種資源,就要最大程度地利用。提高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率,一是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二是節約了有限的水資源。

  3.2科學運營,變事業單位為企業

  目前,許多城市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還仍然是事業單位。這不僅造成了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效率低下,還形成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政府和污水處理單位由于共同利益關系,難以相互監督與制約。因此,必須堅持政事分開,政企分開的原則,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對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企業化改造,并徹底與當地政府脫鉤。在轉企改制工作中,要嚴格規范操作程序,加強政府監管,切實做到國有資產不流失,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3.3擴大投資,變撥款為補貼與獎勵相結合

  不可否認國債資金對城市污水處理事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但是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以往的投資方式容易造成地方上“國家的錢,不用白不用”的心理,爭項目,跑投資,效率不高,鋪張浪費。部分欠發達地區還存在建設標準過高,管網投資不配套等問題,這種傳統的投資方式需要徹底改變,以確保國家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3.4綜合考核,變以量為主為量、質結合

  在以往的考核體系中,只是注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水量和出水標準,而對進水水質基本不監控。重 “量”而不重“質”的考核方式,帶來了污水處理廠運行不穩定、城市水體污染物削減效果不理想的后果,甚至出現了抽取河道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再排入原來河道的消極現象。因此,要改變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考核方式。要變以量為主為以量、質結合為主,要把主要污染物削減的效率作為評價城市污水處理成效的主要指標。逐步建立“COD、氨氮、總磷等主要污染物的削減與污水處理費的核撥掛鉤”機制。不僅要督查實際處理的污水量,還要考核COD、氨氮、總磷的削減量。并和污水處理企業的經濟利益密切結合,促進企業切實提高污水處理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3.5加強監管,變臨時為常態

  城市污水處理工作的健康發展與正常運行,離不開政府的有效監管。目前,在城市污水處理監管方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監管體系,監管力量薄弱,監管手段落后,監管工作明顯滯后。在工作方法上基本是臨時抽查,“事后評價”,這種監管方式使得監管工作時常處于被動狀態。必須盡快建立起“事先、事中、事后”為一體的常態監管機制,全面、系統地組織開展相關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加強配備必要的設備和儀器,完善進出水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城市污水處理廠24h 監控,形成靈敏高效準確的監管機制。

  4、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用水量的不斷增加,淡水作為一種資源顯得越來越珍貴,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研究、改進、加強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對于改進城市生態環境和促進城市的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沈光范. 關于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的若干問題[J]. 中國給水排水,2000

  [2]張忠祥,錢易. 城市可持續發展與水污染防治對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8.

  [3]方志文. 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城鎮污水技術經濟分析[J].上海市政工程, 2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洞县| 泾川县| 东光县| 光泽县| 达孜县| 绵竹市| 河间市| 咸宁市| 仙桃市| 门源| 岑溪市| 珠海市| 平遥县| 塔城市| 缙云县| 绥德县| 察哈| 嘉荫县| 衡东县| 砚山县| 天津市| 利川市| 铜陵市| 正阳县| 洞头县| 靖江市| 柘城县| 抚顺市| 蒲城县| 新龙县| 静安区| 晋城| 岳池县| 新乡县| 隆尧县| 平潭县| 祁东县| 西贡区| 东丰县| 磐安县| 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