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海洋產業是一國的基礎性產業,同時隨著陸上資源的過度使用,使得海洋產業變得越發重要。近些年來國家對海洋產業越來越重視,尤其是海洋高新技術產業。海南管轄著我國面積最大的海域———南海,所以,海南有著開發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先天優勢。本文從海南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出發,從中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海南;海洋高新技術產業
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含義及特征
(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含義
我國對海洋高新技術的定義為“對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海洋技術領域內的新技術,包括海洋探測與監視技術、海洋生物技術、海洋資源開發技術和海洋空間利用技術等”。從中可以看出,海洋高新技術產業是指以海洋高新技術為核心動力,主要生產以海洋內部資源為產品或以海洋、海洋產業為依托的其他相關產品或服務的產業。
(二)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特征
海洋高新技術產業是高風險、高投入、高收益的產業。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研發難度大,失敗率高,風險大。同時,加上海洋環境多變,不可控性,使得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風險進一步增加。高新技術企業的高投入性主要表現在研發產品商品化階段的試驗和推廣、專用設備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從事高新技術研發要取得科技成果,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費用,而且技術難度越大越復雜,需要投入的資金就越多。即使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具有高風險和高投入的特性,但與此同時該產業也具備高收益的特性。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產品具有高水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產品開發成功后,不僅企業本身能夠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夠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產品的廣泛使用,可以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節約各種資源,改造傳統產業,增加整個經濟活力。
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在發展上更具有可持續性。覆蓋著地球表面71%的海洋擁有著富饒的各類資源,尤其是現如今陸地資源日益枯竭形勢十分嚴峻,海洋資源的開發越發顯得重要和急迫。同時,相對于陸地資源來說,海洋資源的使用更具有可持續性,所以相應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也具有可持續性。
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具有技術的綜合性。在技術的需求上,以海洋為生產或載體的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需融合多種高新技術。海洋資源的探測、開發以及運輸都需要多種高新技術的結合。例如:山東海洋生物醫藥產業,初期以水產品精深加工和海洋功能食品生產為主,后期向海洋新材料、海洋醫藥生產過渡,目前已形成以海洋藥物與功能食品和海水種苗繁育為主體,以海洋新材料與活性物質提取、海水養殖病害防治為輔的特色鮮明的海洋生物產業體系。再如海洋石油鉆井技術———井下閉環鉆井技術,它是一種集成化鉆井技術,包括井下隨鉆測量、數據采集、數據整體綜合解釋、井下操作自動控制等多項核心技術。
二、海南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現狀
(一)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規模逐年上升
雖然海南省在沿海地區的海洋生產總值所占地位居后,但是也呈現逐年上升趨勢。海南省的海洋經濟增加也離不開海南產業結構的逐步優化。如表1所示,2011年海南海洋生產總值為653.5億元,但到2015年海南省生產總值則達到1004.7億元,首次突破了1000億元大關。海南省在提升海南海洋生產總值的同時,也使得海南海洋開發資金豐裕,為海南海洋高新技術的發展奠定了一個好的資金基礎。
(二)已初步形成海洋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園區
目前海南省主要有三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分別為海南省高新技術園區、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三亞高新技術園區,而對于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建設主要是在海南省高新技術園區和海口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
海南省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位于老城經濟開發區內,占地面積12570余畝,生態環境優美,生活設施齊全,是投資高新技術項目的理想園區。示范區內分為生物制藥、海洋資源研發、信息產業、紡織科技、熱作轉基因工程、高效農業及綠色產品開發、產業化開發、環保產品研發、機械動力研發等基地。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于1991年,是海南省的國家級高新區,是我國面向東南亞的高新技術產業門戶、海南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引擎、海口市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產業支點園區。園區總體規劃面積55.42平方公里,按照美安生態科技新城、藥谷工業園、獅子嶺工業園、云龍產業園、海馬工業園“一城四園”的布局規劃建設。
目前,海口高新區已有京潤珍珠、海南省藥物研究所,高新區孵化器還有多家海洋產業在孵企業。省藥研所在海洋生物醫藥領域完成“基于血腦屏障穿透的、抗腦膠質瘤海藻活性成分的篩選”等5個海南省科技計劃項目。高新區孵化器現有海南藍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在孵海洋企業。海南欣安生物工程制藥有限公司投資2.5億元人民幣的二期工程已動工建設。
(三)已具備一定的海洋高新技術基礎
目前海南已初步具備了一定的海洋高新技術發展技術基礎,譬如三亞深海研究所和海口的海南海藥生物醫藥產業園等,在國內已具備一定的競爭力和影響力。三亞深海所還在繼續按照“海南深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要求,聯合更多的材料科學、通信科學、控制科學、光學等高技術高水平研發機構來三亞、來深海;繼續聯合各方高水平的力量,如深海考古、深海生物基因研究、深海高清視頻技術研發等,引到海南來做;把更多的深海科技人才聚集到海南來,聚集到三亞來;在省市深海科技創新部署中,培育深海技術國家實驗室,建設三亞深海科技城等。
海南海藥生物醫藥產業園位于在海南省海口市,占地面積150畝,總建筑面積64500平方米,總投資7.2億元人民幣,按照FDA及歐盟認證標準營建。并且海南海藥與上海優卡迪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生物醫藥和細胞治療領域開展合作,并在海南博鰲合作建立基因與細胞治療中心。該中心將采用基因技術、細胞免疫療法等方式治療腫瘤和其他重大疾病。
推薦閱讀:《海洋氣象學報》是山東省氣象局主管,由山東省氣象學會與山東省氣象科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山東省唯一的氣象類科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