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應用氣象學報能發表核心環境論文嗎
《應用氣象學報》能發表核心環境論文。本雜志是由中國氣象局主管,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國家氣象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主辦的核心期刊。雜志主要以新理論和新技術在大氣科學中的應用,以及氣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應用于有關領域的科研成果。特別關注應用應用氣象學科的最新成就和發展,包括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產品;應用氣象學實例剖析及生產管理經驗;交叉學科的綜合總體水平和業績,以及反映世界應用氣象學科的發展。本刊倡導技術綜合,技術滲透,突出創新,講實實效,注重成果,及時跟蹤前沿技術研究信息。增設的主要欄目有論著、短論、綜合評述、學術論壇、業務系統、研究簡報、氣象書刊評介等。
應用氣象學報投稿時注意什么?
1.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摘要請按文摘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書寫,列出3~5個關鍵詞,作者姓名請附漢語拼音,所在單位請附中英文全名、地名、郵編。要求中文
摘要為200~400字,英文摘要為500個單詞左右(并請附對應的中文譯文)。
2.插圖請插入文中,要求準確、清晰、美觀。圖中坐標、單位請勿遺漏,中英圖題及說明寫在插圖下面。表格請采用三線表形式,并列出表題,文字須端正和清晰。
3.參考文獻請擇主要的列入,并請按文中引用順序標號。期刊書寫格式:作者.文章題目.刊名,年,卷(期):起止頁;專著書寫格式:作者.書名.譯編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投稿時請寄全體作者簽名的《承諾書》。稿件自收到之日起,將在6個月內決定刊用與否,來稿一經刊登,酌情收取版面費,并酌付稿酬,請自留底稿,不登者恕不退還。
2015年應用氣象學報成功發表論文目錄:
X波段一維掃描有源相控陣天氣雷達測試定標方法…………………………劉黎平 吳翀 汪旭東 葛潤生
2013年夏季華北鄉村站點固城大氣氨變化特征…………………………孟昭陽 謝育林 賈詩卉 張蕊 林偉立 徐曉斌 楊文
月尺度氣溫可預報性對資料長度的依賴及可信度…………………………劉景鵬 陳麗娟 李維京 張培群 左金清
一次華北暴雨過程中邊界層東風活動及作用…………………………吳慶梅 劉卓 王國榮 翟亮 丁青蘭
一種改進的數值預報降水偏差訂正方法及應用…………………………孫靖 程光光 張小玲
一種Bayes降水概率預報的最優子集算法…………………………胡邦輝 劉善亮 席巖 王學忠 游大鳴 張惠君
云對地基微波輻射計反演濕度廓線的影響…………………………車云飛 馬舒慶 楊玲 邢峰華 李思騰
閃電先導三維自持發展模式的建立…………………………李丹 張義軍 呂偉濤 陳綠文 張陽 鄭棟
地閃近地面形態特征的數值模擬…………………………譚涌波 張冬冬 周博文 師正 陳之祿 陳超
論文范例參考:月尺度氣溫可預報性對資料長度的依賴及可信度
引言 在全球變暖背景下,近年我國氣溫極端事件頻發…1,如2008年1月我國南方的持續性低溫凍雨事件[1]和2G13年夏季我國南方的持續性高溫熱’浪活造成了極大影響,也給我國短期氣候預測業務帶來了巨大挑戰m,不僅對極端氣溫的刪能力有限,即使是月尺度平均氣溫的刪在空間上也有很大差異[89]。由于月尺度氣溫演變受到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的共同作用「>。」,其變化規律更復雜。因此,如何正確認識月尺度氣溫的預測能力及其可預報性期限既是業務需求問題,又是科學問題。認識氣溫的可預報性期限及其對預報技巧的指示意義,可以更好地為用戶決策提供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信息,從而在氣候預測業務中發揮重要的參考作用。 自L0renZ["]提出不穩定系統的可預報性有一 定限度以來,普遍認為天氣尺度可預報性的上限大約為兩周[12]。然而,慢變的大氣外部強迫因子作用,可使大氣擾動趨于特定狀態,從而在更長時間尺度上具有潛在的可預報性[I:M5]。李建平等丨16」采用NCEP再分析資料,給出全球區域500 hPa氣溫的月R度可預報性期限為2?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