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課題通過闡述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的必要性,分析推進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的主要因素,對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創新的融合策略展開探討,以期為促進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的健康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民俗文化;服裝設計;創新;融合
我國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這些內涵對服裝設計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民俗文化思想是以天人合一理論為前提的,發展過程中彰顯了人與自然相互間的協調關系,倡導了中華民族強有力的民族精神。現如今,我國服裝設計秉承和諧統一的發展原則,以期在設計過程中盡可能推進服飾與自然間的和諧發展。從自然和諧理念層面出發,服裝設計不應當循規蹈矩,也不可全盤引入西方現代服裝設計理念,而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切實將民俗文化滲透進服裝設計中,依托服裝向世人展現中國民俗文化的時代精神[1]。我們對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創新的融合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的必要性
1.1體現民俗文化的社會價值
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傳統習俗,所以在生活習性、審美理念等方面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然而,大部分民族均有崇尚傳統、追求和平、重視道德理念等的傳統。我國民俗文化凸顯了重視道德感化、和諧發展的社會理念。現代服裝設計如若要想不斷開拓市場發展空間,要求服裝設計人員要就各地區生活習慣、民俗文化等內容開展深入分析,設計出為社會大眾所青睞的服裝藝術風格。
1.2體現民俗文化的人文價值
民俗文化是服裝設計中所需引入的一項重要元素,向人們呈現我國多樣豐富的文化內涵。推進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的融合,通過采取有效的視覺化處理,可實現對設計思想的有效呈現,依托服裝作品體現出高度的人文價值。
1.3體現民俗文化的藝術價值
現代服裝設計中,對民俗文化進行有效的融入和應用可起到對民俗文化傳承宣揚的作用。我國民俗文化藝術元素與西方藝術創作理念存在諸多相通之處。與此同時,藝術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所以,推進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的融合,要求服裝設計人員充分挖掘提煉我國民俗藝術元素的文化內涵,結合社會大眾的審美需求及生活現實,依托服裝設計體現民俗文化的藝術價值,使社會大眾對服裝設計多樣豐富的需求得到極大滿足。
2推進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的主要因素
推進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的因素,主要包括3點。(1)設計形式。我國民俗文化形式豐富多樣,由此可為服裝設計提供諸多靈感,在服裝中適當引入民俗文化元素,并依托現代化處理方式,推進潮流與傳統的有機融合,可賦予服裝以特色及新的內涵。(2)文化內涵。對于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的融入要求充分考慮文化的內涵,再開展合理應用。再者,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要求服裝設計人員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確保對文化的合理應用,而并非一味強調外表的美觀。(3)創新能力。對于服裝設計的創新,既要表現在款式、色彩、技術等方面的創新,還要注重在內涵、文化等方面的創新。例如,日本服裝設計人員曾經設計出木板裝,旨在倡導綠色健康的發展理念,這與日本社會生產生活對木材需求量大的原因有關。我國同樣應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及文化內涵,推進服裝設計的有效創新,這對服裝設計人員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極大考驗。
3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創新的融合策略
3.1推進民俗文化內涵與服裝設計的融合
服裝設計一定程度上是對中國文化進行的一種傳承與延續。對于服裝設計人員而言,對民俗文化的傳承并非片面地進行機械拼湊,而是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引入民俗文化中的精髓內容,并結合時下時尚發展的角度來開展服裝設計的創新[2]。同時,服裝設計人員應當加強對中國民俗文化內涵的深入學習,加強對民俗文化精髓內涵的把握。例如,在將陜西關中民俗文化融入服裝設計中時,可以應用到當地的飲食文化,這其中較為典型的便是西安本土的服裝品牌MOMO。這一品牌名稱主要源自于西安名小吃“肉夾饃”中“饃”的諧音,另外,品牌設計人員在設計服裝時融入了大量有關西安飲食的元素,諸如羊肉泡饃、鐘樓小奶糕、冰封汽水等,通過對它們進行卡通化與擬人化處理所設計出的服裝,得到了年輕人的廣泛青睞。
3.2提取民俗文化中的中國元素
我國民俗文化表現出鮮明的多樣性,多樣的文化形式為現代服裝設計帶來了諸多啟發,但同時也對設計元素的選擇提出了一定的考驗。諸如兵馬俑、唐三彩、京劇等均可作為服裝設計的元素,對于中國元素的應用既能夠表現獨特的東方魅力,還可帶來一種強有力的視覺沖擊。[3]但是,服裝設計人員在對中國元素進行提取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其整體的效果,例如服裝的色彩裝飾等方面,均要做到有效的協調,這對于服裝設計的整體效果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
3.3推進對服裝設計款式的創新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大眾消費觀念發生了極大轉變,傳統民俗服裝已然難以滿足當下社會大眾的生活及審美需求。針對該種情況,服裝設計人員可結合社會流行時尚發展情況,推進對民俗服裝的有效創新。例如,可結合服飾觀念的轉變將傳統的短裙旗袍設計成分體式旗袍,促進旗袍設計的國際化發展。
4結語
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為現代服裝行業發展創造了有利契機,我國民俗文化在此過程中亦得到不斷的傳承發展。現代服裝設計要求設計人員一方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能及良好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還要具備將我國民俗文化精髓融入進服裝設計中的能力,在現代服裝設計的發展道路上,確保我國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因此,現代服裝設計人員必須要不斷研究,提高對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必要性及其主要因素的認識,推進民俗文化內涵與服裝設計的融合,提取民俗文化中的中國元素,推進對服裝設計款式的創新,以求促進民俗文化與服裝設計融合的健康發展。
作者:李亦然 單位:陜西服裝工程學院服裝學院
推薦閱讀:《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