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推進新時代溫州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得益于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影響,溫州市初步構建了與國際接軌的經濟運行方式、開放型新興產業體系和國際化的政府運作制度,初步實現和營造了貿易投資的便利化和開放式的社會文化環境。目前,溫州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存在制度性交易成本較高、市場運行成本較高、法治保障水平有待提高、企業政策獲得感不強、對外開放平臺等級不高和外貿軟環境建設滯后等問題。優化溫州國際化營商環境,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利用自貿區改革高地,在對外開放領域實行“放管服”改革,降低企業商務成本,營造良好的法治、市場、文化和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營商環境 國際化營商環境 溫州營商環境
一、溫州國際化營商環境的現狀
建設營商環境先進城市,國際化是評價標準,也是內在要求,包括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和城市能級。而城市功能的國際化,既包括國際化商務載體、社區與公共服務的打造,也包括國際化生活環境、服務環境、營商環境的營造。2019年溫州市開展浙江省國際化營商環境試點,出臺了《溫州市開展浙江省國際化營商環境試點工作方案》和《溫州市開展浙江省國際化營商環境試點責任清單》,加快打造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全省領先的營商環境高地,將試點工作與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世界(溫州)華商綜合試驗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建、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建設等載體有機結合,充分融入,以國際化營商環境助推溫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初步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經濟運行方式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核心是建立市場配置資源新機制,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國際通行規則體系;打造法治化、市場化的國際營商環境,形成經濟運行管理新模式。近年來溫州市政府加強市場監管,創造公平有序的法制環境,完善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加強“信用溫州”建設,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實行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初步形成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的市場運行制度。
(二)初步建立開放型的新興產業體系
溫州市實施數字經濟五年倍增計劃,與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天心天思集團簽約落地一批數字經濟項目。新增省級以上智能制造和“兩化”融合試點項目50個、工業機器人1550臺,企業上云1.65萬家。同時緊追國際科技發展和產業調整新趨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大力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科技水平和生產水平,積極提升本地產業在國際價值鏈的分工水平。2019年7月,溫州市下發《培育發展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動計劃(2019—2021年)》,系統性為數字經濟、智能裝備、生命健康、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謀篇布局”。
(三)初步建立國際化的政府運作制度
溫州市開展政府系統“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活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得到有效落實。堅持依法行政,完成4部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立法,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認真聽取黨外人士意見建議,辦理人大代表建議553件、政協提案664件,面商率、滿意率、問題解決率均創歷年新高。推出“深化改革優環境11條”“執紀監督治怠政9條”,嚴厲查處一批破壞營商環境的行為。強化涉企政策剛性兌現,178個產業政策整合為5個,市區兩級當年政策當年兌現、網上兌現。探索國際化的政府審批制度、國際化的政府采購制度、國際化投資服務水平和國際化誠信分類監管機制的建立。
(四)初步實現了貿易投資的便利化
一是啟動溫州(鹿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溫州可以通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撬動溫州開放型經濟發展,帶動基礎產業升級、溫商回歸、外商投資、專業市場發展等,推進溫州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試點區域繼續優化配套服務體系,建立聯網信息平臺,建成綜合服務中心,提升監管場所,為試點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出臺試點規范運行的政策體系,制定市場采購貿易具體管理辦法和一系列實施細則,為企業提供最優的政策環境;以僑團組織、各地溫州商會、本地行業協會為重點,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并以“一帶一路”國家為重點,制定了吸引海外溫商及全球采購商來溫采購的計劃方案。二是建設浙江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事先審批轉為注重事中、事后監管,提升民營企業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水平,發揮溫州僑商網絡資源優勢,引導溫州民營企業通過跨國并購、股權置換、境外上市、品牌合作等方式,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營銷網絡、開展產能合作。積極搭建僑商創業創新平臺,推動“僑商回歸”。
(五)初步營造開放式的社會文化環境
溫州是全國著名僑鄉,華僑人數多達69萬,全省第一,走出去早,具有先發優勢。同時具有國際口岸的優勢。近年來,溫州充分利用國際化的優勢和特色,吸引全球先進生產要素向區域集聚。打造穩定安全公共環境,健全社會和諧共治機制,完善均衡優質公共服務。加強國際社區建設,為國際人群提供良好的城市居住環境,形成多元包容的城市文化形態。鼓勵外籍人士參與社區自治和社區文化活動。積極舉辦外籍人士融入當地生活為主題的志愿服務活動,如中華文化特色、生活習俗、中國法律普及等活動。
二、溫州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問題
(一)制度性交易成本仍較高
調查顯示,企業普遍反映,最難降又最應該降的就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因為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相對明確,管理成本相對可控,而制度性交易成本種類繁多、彈性較大,有時還暗藏權力尋租,令人無可奈何,往往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困擾。這些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審批環節過多產生的交易成本、各種前置審批需要的交易成本、中介機構利用行政力量帶給企業的交易成本等。有些行業協會和商會沒有起到引領企業發展的作用,反而成了“二政府”。
推薦閱讀:發表服務貿易論文的核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