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信息化教學已成為教學的重要手段。但是,信息化教學在職業院校專業教學中的效果如何值得我們思考。
本文將通過研究、分析并總結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意見,探索職業院校教學改革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建議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教育改革和教育發展的過程 [1]。職業院校專業教學具有實操性強、應用性強等特點,信息化教學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的不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與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給我們帶來了便捷性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問題。
1 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現狀分析
1.1 使用過度性
目前,諸如網絡教學平臺、微視頻、虛擬課堂等信息化手段已經廣泛運用于職業院校的教學中。信息化教學以其靈活性、可視化的特點,給教學帶來了便捷性與多樣性。但是,部分職業院校的老師在教學中過度依賴信息化教學。例如,所有的操作環節都給學生提供視頻,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一味地使用信息化教學,教師沒有必要的示范、分析和講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應該是輔助、補充、提升的功能,而不是起引領和主導作用。信息化教學不具備傳統教學中的面對面、生動性、和過程性的特點,也無法做到及時反饋、答疑、解惑,共同參與分析、討論等環節。所以,在教學中應正確、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防止過度性使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為我們的提供的便捷性和直觀性的優點。
1.2 學生依賴性
信息化手段往往具備界面美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特點,大多數學生都樂于使用。但是,正是這種趣味性導致很多學生沒有將注意力放在知識點的掌握和學習上。缺少了這些美的資源,學生就不愿意去學習。此時,信息化手段反而起了負面的作用。微視頻作為重要的信息化手段已經廣泛運用于我們的教學中,特別是教師示范和演示環節,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資源。但是,職業院校的學生具有自覺性差、缺乏上進心等特點,原本上課過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務卻拖拉與敷衍,抱著反正有教學視頻可以觀看的心理,沒有充分利用好課堂的時間。從而學生產生對微視頻的依賴性,離開了視頻就不會做的現象。信息化教學的出發點是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而不是成為學生所完全依賴的包袱。
1.3 過程機械性
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地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所有的學生都是按照教師提供的教學資源,按著步驟一步步去做,學生就會變成呆板的、機械化的機器。學生甚至于在沒有了信息化資源的指導,遇到稍微變通的問題自己就不會解決。相反,老師在講解過程中會引導學生去分析問題,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實際教學實施過程中,信息化教學手段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有選擇性的使用。課堂教學應該是互動、交流、多樣化的過程。如果毫無節制性的使用信息化手段,導致教學過程呆板、機械,培養的學生必然是機械化的產品,沒有體現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理念。
2 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的建議
信息化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提倡教學的有效性。針對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人從教學實際出發提出幾個方面的建議:
2.1 合理運用
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用最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信息化教學作為新興的教學手段更應該體現教學的有效性。教學有效性基本的要求就是合理性,合理才能有效。在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的推崇信息化,信息化手段應該根據課題內容和教學要求而定。只有合理地運用信息化手段才能保障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對教學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否則,適得其反,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反而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違背教育的本質。信息化教學創新了教與學的方式和評價方式,讓教學更加高效和便捷。教師應該保障每一堂課的有效性,讓信息化教學給我們帶來正面的效益。
2.2 輔助教學
教師的角色應該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對課堂學習過程進行指導、計劃、組織和協調。信息化教學手段是很好的輔助教學資源,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自我學習、信息的提取、獲得新知的能力。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教師課堂活動中的好助手。但是,教師應該把握好信息化手段的使用,不能讓信息化教學成為教學的主導,從而忽視了教師的指導和協調的作用。部分教師甚至為了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一味地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信息技術主宰了整堂課,沒有了信息化手段,教學變得無法開展。所以,信息化教學的角色應該是輔助教學,對課堂教學起補充和輔助的作用。
2.3 靈活掌控
職業院校學生生源復雜,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也參差不齊。信息化教學能很好的解決教學分層教學的問題,對于學習較為薄弱的同學的可以通過微視頻等教學資源進行知識的查漏補缺。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我們也可以提供具有挑戰性的課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應被動地接受知識、掌握知識轉變成主動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知識的探索與發現,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信息化手段解放了教師教學的局限性,提供了解決課堂中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飽和度和吸收度的方法,是解決分層教學的很好的手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 結語
對于職業教育而言 , 信息化的應用可以使有限的優質職業教育教學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促進不同地區的教育公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為我們職業教育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何克抗 .我國教育信息化理論研究新進展 [J].中國電化教育 ,2011 (01).
[2] 沈漢達 . 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實踐的現狀、問題與建議 [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