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目標在于提高工程效益。 合理確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礎,有效控制是合理確定的保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前面兩者達到了有效的搭配與補充,才能夠抵達最終的目標。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探討了建筑工程工程造價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建筑工程;工程造價;管理;現狀;對策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th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the goal is to improve the engineering benefit. Reasonable determination is the basis for the control of efficient, effective control is reasonable assurance, both supplement each other, be short of one cannot, only to the front two effective collocation and complement, can arrive in the e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7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如何有效地進行工程造價的管理,是各級工程造價部門 、投資者一個比較關注的問題 在工程建設中,只有把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作為一項核心工作,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價,提高經濟效益 如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制約體制,使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進一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一、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分析
隨著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需求,建筑市場出現了多元化發展,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出現了較為凸顯的問題
1、 建筑工程造價不能適應市場競爭機制
自由競爭機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現建筑資源結構優化配置的前提 。建設工程的工程造價競標是建筑領域內競爭機制的核心體現,但由于諸多客觀因素制約,我國現行建筑工程造價的計價方式有礙公平競爭局面的形成,過于精細的定額度量和工程量計算方法,導致工程價格的制定彈性。
2、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弱化
建筑工程造價預算管理需要專業性較強的人員進行操作,從我國工程造價管理的現狀而言,過于側重工程計價的定額編制,這就造成了我國工程建筑的大部分人員對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價格理論與實務相對弱化 形成了諸多管理的弊端,嚴重威脅了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在市場中作用的發揮。
3、建筑工程造價不能完全與市場相融合
由于市場經濟發展的復雜多變性,建筑工程造價管理要隨時適應市場變化需求 但實際運行過程中,國家及各級主管行政單位制定的相關計價定額存在時滯性和盲目統一性弱點,所編訂的計價資料往往難以客觀的反應不同地區間的市場價格差異性 。導致工程造價難以適應市場變化。
4、建筑工程造價競標方式存在嚴重弊端
我國目前建筑市場的工程招標投標活動都是采用集體統一的管理形式,實際市場經濟運作狀況下,工程招標中的標的報價是在國家定額標準的前提下進行綜合評價的基礎上確定中標者。 最低價中標法在我國未能全面推廣應用,競標過程人為復雜化現象嚴重,致使競標投資成本偏高。
二、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對策
1、加快管理理念的轉化, 轉變造價管理部門職能, 改變管理方式
首先是思想方法的轉化,要逐步樹立起國際化的意識以適應新形勢、 新變化、 新問題和新要求。其次要強化自立自強、 公平競爭、 尊重知識產權、 以質取勝、 依法經營、 重視人才的理念。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我國政府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制改革應轉變政府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職能。政府應逐漸變微觀干預為宏觀調控。市經濟條件下,國家不再是建設項目唯一的投資主體, 集體、 個體等多種投資主體的比例增大。業主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下,按市場需求投資建設。為了使建設項目投資發揮更大的效益, 客觀上要求業主按市場規律擇優選擇承建人,并為自己的認可選擇權承擔相應的責任和風險。因此承包人的報價權和發包人的認可選擇權是雙向性的市場制衡權力。這也充分體現了公平競爭的意義。
2、 要繼續完善和改革現行工程造價計價依據及計價辦法
計價依據及計價辦法改革和完善的思路應該是: 統一量, 放開價,指導費。真正市場化的價格機制是通過價值規律來起作用的,價值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在自發地調節著建設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工程價格若真正實現市場化, 就有可能自發地調節建筑市場的供求,就有可能通過企業成長與破產來維持市場的均衡。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是以市場為取向的, 對于工程造價的確定不可能游離于經濟體制改革之外, 因此,建筑工程造價的管理必須以市場為取向,遵循市場經濟的客觀規律, 最終建立以市場形成工程價格的機制。
3、 積極推行工程量清單報價
采用工程量清單招標投標后, 工程總報價不再是決定工程中標與否的唯一依據, 工程標底僅供參考, 也不作為評標的主要條件,而是以工程量清單總報價、 工程量清單項目費、 措施項目費、主要材料價格和主要清單項目綜合單價等因素組成工程評標評分細則, 使招標人心中有數。相對于傳統的定額計價模式, 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減少了招標工作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規范了評標委員會的行為,在能夠反映工程的個別成本的同時, 有利于業主控制造價及企業自主報價和公平競爭。工程量清單是國際通用的工程招投標方式, 其實質是最低報價中標,而且是建立在發育完善的市場和工程擔保制度基礎上的。這種招投標方式是我國招投標制度改革的方向,應積極推行。但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應充分考慮我國的國情, 不能脫離我國當前市場的實際一哄而上。目前, 我國的建筑市場尚在發育和逐步完善,市場主體各方的行為還不規范,工程擔保制度也未建立起來,雖然招投標法和質量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企業不得以低于成本價中標,但由于企業的個別成本的涵義目前尚無定論, 國內絕大多數施工企業尚未建立起系統的報價資料,在此情況下要完全按照國際慣例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 以最低報價中標是不現實的, 可能造成不正當競爭或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工程量清單報價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由國家制訂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統一的項目劃分, 統一的計價方法和統一的計量單位, 各省、 市制訂適合本地實際的工程量清單報價的計價依據及計價方法, 逐步推行工程量清單報價的招投標方式。
4、規范管理,建立有形工程造價咨詢市場
目前, 各項政策法規的實施, 靠的是管理部門的監管和咨詢單位的自律,但是監管仍存在局限性,自律難以真正實現。因此,除政府投資的大型項目可以有政府造價管理體制部門全方位參與管理外, 其余與工程造價有關的業務可以推向咨詢市場, 以激活工程造價管理機制。成立有形市場后, 由于工程結算審核要進入該市場, 政府代表的監力度和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從而形成一種全新的監管機制; 企業如不自律,政府就強之以法, 從而更充分的發揮出政府對工程造價的宏觀調控職能,真正起到維護造價咨詢工作嚴肅、 公平、 公正性的作用, 有形市場的建立不僅能為所有工程造價咨詢單位提供一個良好的公平競爭環境, 屆時, 還能有效制止國外建筑企業的不公平競爭行為。
5、加強全國建設工程造價信息網絡的建設及應用
為了確保編制工程概算的質量, 除了要有足夠深度的設計圖紙及其說明外,還必須具備正確反映工程造價的信息。信息化工作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礎,工程造價信息化應該圍繞為工程建設市場服務,為工程造價管理改革服務這條主線, 組織技術攻關, 開展信息化建設及應用的更大發展。
總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目標在于提高工程效益。 合理確定是有效控制的基礎,有效控制是合理確定的保證,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前面兩者達到了有效的搭配與補充,才能夠抵達最終的目標。 我們要勇于探索,敢于開拓,主動轉變觀念,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工程造價業的發展,為開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新局面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杜尚啟. 也論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現狀與發展[J]. 民營科技, 2009,(04)
[2] 汪華. 淺談施工中對于地基基礎工程的造價管理[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26)
[3] 黃朝仙. 淺析完善建筑工程造價管理[J]. 科技資訊, 2008,(09)
[4] 張政利. 關于建設工程造價控制的探討[J]. 科技資訊, 2008,(09)
[5] 林創裕. 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探究[J]. 科技風,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