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有關當前生育保險的新應用管理措施及技巧有哪些呢?不同地區的生育保險管理制度又有哪些呢?應該怎樣正確使用這些保險管理條例呢?文章選自:《天津社會保險》,《天津社會保險》本刊主要推向理論研究工作者、社保經辦工作者.實現全民社會保障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的研究與實踐;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提高參保率等方面的經驗性文章與理論探索;反映參保單位做好社會保險參保工作,維護職工權益。
摘要:生育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規定,在勞動者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力暫時中斷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一是生育津貼,二是生育醫療待遇。其宗旨在于通過向職業婦女提供生育津貼、醫療服務和產假,幫助他們恢復勞動能力,重返工作崗位。
關鍵詞:生育保險,保險管理,論文發表
一般的二級醫院順產收費1500元左右,剖腹產收費3000元左右,B超、彩超、各項抽血化驗檢查費用合計大致需要1000元左右,三級醫院收費更是驚人,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的生育費用標準與實際所需差額達50%以上,遠遠不夠生育的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藥費等實際開支。生育醫療服務不規范由于生育保險個人不負擔醫療費的特點,雖然定點醫療機構理應按照協議的內容為生育女職工提供醫療服務,但也存在一些不規范的醫療行為。據調查得知,我市某些定點醫療機構在生育醫療服務中存在一定的不規范行為,主要表現在:(1)檢查和治療項目次數的擴大化;(2)過多的使用和重復收取一次性醫療用品的費用;(3)降低出入院標準,任意延長待產時間和產后住院的時間;(4)藥品的升級使用,有的剖宮產術后為預防感染,竟然使用三聯以上的高檔抗生素;(5)不執行物價部門核定的價格標準,診斷治療費價格任意漲價。新生兒醫療缺乏保障目前,我市的生育保險還沒有將新生兒納入保障范疇,而且其它醫療保險也沒有對新生兒的醫療提供保障。據調查了解,多數新生兒一出生,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一部分醫療費用,少數情況嚴重的還需要花費巨額的搶救費用。據了解,新生兒發生醫療費用項目大致有以下幾種:(1)新生兒住院診察;(2)新生兒護理;(3)新生兒復溫;(4)新生兒暖箱;(5)新生兒行為測定;(6)新生兒疾病篩查;(7)嬰兒室人工喂養;(8)小兒頭皮靜脈輸液;(9)新生兒輻射搶救治療;(10)氧氣吸入;(11)新生兒復蘇;(12)新生兒搶救等。
生育保險問題出現的原因分析
1.企業職工流動性高據調查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的職工特別是外來務工人員都沒有享受到生育保險所帶來的福利。主要原因是這些外來務工人員流動性很強,常常在不同企業內工作,有些人甚至一年內換了好幾份工作。生育保險費用,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企業是為盈利而存在的,沒有企業愿意做虧本買賣,如果企業為這些外來務工人員的生育保險費用買單,但他們卻又立即離開了公司,那么企業必然會遭受損失。因此,企業基本不愿為這部分人繳納生育保險費用。
2.生育保險待遇與醫療費用增長不協調自2009年4月《洛陽市職工生育保險待遇和結算管理暫行辦法》出臺以來,我市生育保險基金一直按照“定額管理、項目結算”的原則,對生育保險支付項目進行待遇支付和結算,幾年來一直未作調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提升,當前企業職工工資水平、生活水平和衛生保健水平都有了大幅度提高,醫院的各項檢查費用也隨之增加,但女職工的生育保險補償費用卻一直未能及時跟上調整。女職工在懷孕期間的各項檢查、醫療費用與報銷費用嚴重不平衡。
3.部分用人單位重視程度低,職工個人參保意識差對用人單位而言,繳納養老保險金可以穩定職工隊伍并吸引人才,但是對于生育保險制度卻基本上不予以重視。因為生育保險費由用人單位繳納,用人單位要考慮到成本列支,女職工在生育和哺乳期間,要中斷勞動,離開就業崗位,使所在單位承受支付保險待遇、承擔頂崗損失的代價;而女職工少和多數女職工已過生育期的用人單位認為參保不合算,更加不會按全部職工工資支付生育保險費。為數不少的女職工對其自身享有的受法律保護的特殊權益缺乏了解,有的女職工認為生育孩子是自己個人的事情,用人單位能夠給產假已經很不錯了,根本沒考慮企業還應該為其參加生育保險,也不奢望在生育期間可以享受生育津貼和報銷生育醫療費用。一些外來工、農民工、季節性用工的參保意識差,只顧眼前利益,認為拿到現錢最實惠,而不考慮是否繳納生育保險費。部分大齡女職工對生育保險認識不夠,認為自己已超過生育年齡,難以享受生育保險的有關待遇,不愿繳納生育保險費。
4.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力度不夠生育保險醫療服務質量是生育保險社會化管理的中心任務,是切實保障女職工生育醫療待遇落實的關鍵。當前,由于各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技術水平、收費價格等存有差異,同時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管力度不夠,導致生育醫療服務中有不規范行為的存在,生育醫療服務質量水平參差不齊。
加快生育保險建設的幾點建議
為進一步推進我市生育保險工作,加快我市生育保險建設,改善我市企業職工的生育保障情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穩步擴大覆蓋范圍,保證基金的應收盡收為了提高生育保險基金的保障能力,首先,必須擴大覆蓋范圍。因此必須利用各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增強人們對生育保險制度的了解,為生育保險制度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逐步將各種形式的用人單位以及各種形式的用工納入范圍。充分利用“五險合一”的社保管理模式,持續推進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個險種捆綁式收費制度,全面擴大覆蓋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其二,加大生育保險基金征繳力度,充分利用稽核系統核查繳費基數,提高基金收繳率,做到應收盡收。其三,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通過多種渠道籌措資金,解決困難企業繳費難的問題。其四,有效地加大清欠力度,不斷增大基金的總量。對每個欠費單位,根據欠費多少和其還款能力,確定還款時間。個別還款暫時有困難的企業,可經過協商與其訂立還款協議,在一定的時間內全部還清。以此保證參保人員能即時足額享受到各項生育保險待遇。
2.加強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的銜接做好生育保險管理工作,要借鑒醫療保險管理的先進經驗,充分利用醫療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加強對生育保險基礎資料的管理,做好與醫療保險相銜接。參照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確定生育醫療費用的支付范圍。同時,還要結合生育過程中的高風險,以及生育醫療費用發生的特點,建議將超出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通過醫療保險予以報銷,科學合理地讓女職工享受到生育保險的優越性,不必為高額醫療費用而擔心。
3.強抓落實,提高生育醫療服務質量水平生育保險制度施行以來,生育醫療服務水平總體上是好的,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仍需要今后加以改進并抓好落實。一是與各生育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簽訂合同,將服務質量列入合同中,規范生育醫療質量標準,全方位核查定點醫療機構對生育保險政策的執行情況;二是突出參保職工維護自身消費利益和社保部門對生育定點醫療機構的監控作用(有職工醫院的企業,工會女工委要經常檢查醫院對生育女職工妊娠中的健康指導情況),動態觀察醫療機構的生育醫療費用發生的是否合理,對不合理的醫療費用不予支付;三是實行公示制,要求醫療服務機構定期向社會公示提供醫療服務項目、定額結算標準和項目結算法,提高社會監督的透明度。
4.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生育保險意識加大對女職工生育保險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對維護女職工生育權利的認識。使全社會都能認識到,女職工作為社會生產和人類自身生產的特殊群體,對人類生殖繁衍做出了特殊貢獻,充分認識到女職工生育不僅是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保護母親就是保護下一代,就是保護整個民族的興旺發達。對生育女職工給予必要的社會保障,不僅是女職工受益,也是整個社會受益。做好了生育保險工作,才能使女職工平等地參與社會競爭,才能更好地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5.將新生兒醫療費用納入生育保險,逐步提高生育保險的保障水平當前,生育保險的保障水平遠低于實際生育負擔。生育保險并沒有真正完成它的社會任務。因此,需逐步增加生育保險支付項目,適當提高保障水平,增加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的報銷限額標準。另外,建議將新生兒納入生育保險的保障范疇,對新生兒用藥及新生兒搶救等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予以報銷,改善目前新生兒診療無保障的現狀。同時,還建議對參加生育保險的男職工在配偶生育期間給付生育護理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