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造成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哪些,不同癥狀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呢?又該怎么去護理呢?當遇到這類病人時應該怎么去做呢?正確認識呼吸衰竭及加強對其護理及管理等等。《護理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護理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護理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護理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摘要:按動脈血氣分析分類 ①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無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見于換氣功能障礙(通氣/血流比例失調、彌散功能損害和肺動-靜脈樣分流)的病例。②Ⅱ型呼吸衰竭 系肺泡通氣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單純通氣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換氣功能損害,則缺O2更為嚴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氣量,必要時加氧療來糾正。
關鍵詞:呼吸衰竭,臨床護理,護理制度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 (1) Ⅰ type of respiratory failure Oxygen free CO2 retention, or lower (Ⅰ type) with CO2 in ventilation dysfunction (ventilation/ratio, dispersion function damage and pulmonary blood flow dynamic sample - venous shunt) cases. (2) Ⅱ type of respiratory failure Alveolar ventilation system deficiencies caused by lack of O2 and CO2 retention, pure air is insufficient, lack of O2 and CO2 retention levels are parallel, if with ventilation function damage, the lack of O2 is more serious. Only increase the alveolar ventilation, if necessary, add oxygen cure to correct.
Keywords: respiratory failure, clinical nursing, nursing system
按病程分類 按病程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類病因的突發原因,引起通氣,或換氣功能嚴重損害,突然發生呼衰的臨床表現,如腦血管意外、藥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樞、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時搶救,會危及患者生命。
1 一般護理
(1)做好基礎護理,重視口腔、皮膚的護理防止并發細菌感染,加重病情,預防醫源性感染;(2)為了便于搶救,應住單間,并保持病室空氣新鮮,溫度與濕度適宜。備好各種搶救物品和藥品,如呼吸器、吸引器、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呼吸興奮劑、強心利尿劑等;(3)保證營養攝入,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4)禁用或慎用鎮靜劑,以防抑制呼吸。
呼吸衰竭是各種原因引起的肺通氣和(或)換氣功能嚴重障礙,以致不能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在海平大氣壓下,于靜息條件下呼吸室內空氣,并排除心內解剖分流和原發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況后,動脈血氧分壓(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壓(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為呼吸衰竭(簡稱呼衰)。
1).血氣分析
靜息狀態吸空氣時動脈血氧分壓(PaO2)<8.0Kpa(60mmHg)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7Kpa(50mmHg)為Ⅱ型呼吸衰竭,單純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則為1型呼吸衰竭
2).電解質檢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酸中毒時,常伴有高鉀血癥;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謝性堿中毒時,常有低鉀和低氯血癥。
3).痰液檢查
痰涂片與細菌培養的檢查結果,有利于指導用藥。
4).其他檢查
如肺功能檢查、胸部影像學檢查等根據原發病的不同而有相應的發現。
2 保持呼吸道通暢
(1)稀釋痰液;(2)刺激咳嗽;(3)輔助排痰;(4)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靜脈輸入氨茶堿,擴張小支氣管,使呼吸道通氣增加,應注意速度不宜過快,濃度不宜過高,否則可出現惡心、嘔吐、心律失常,甚至心室顫動。
3 呼吸興奮劑的使用及觀察
應用可拉明注意劑量不可過大,出現多汗、嘔吐、面潮紅、面肌抽搐、煩躁不安要減少用量,減慢速度。洛貝林過量時可致心動過速,呼吸麻痹、血壓下降等。氨茶堿劑量過大可引起惡心、嘔吐、心動過速。若有條件可以抽血監測藥物濃度。靜脈滴入時宜緩慢,以防心律紊亂。
4 給氧
(1)Ⅰ型呼吸衰竭無二氧化碳潴留,中樞對二氧化碳有正常的反應性,根據缺氧的輕、中、重度程度,可分別給予低濃度到高濃度吸氧,即1~5L/min;(2)Ⅱ型呼吸衰竭病人低氧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中樞對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主要靠缺氧來刺激,只能采取控制性給氧,即持續低流量吸氧,1~2L/min;(3)急性呼吸衰竭,如呼吸心跳驟停、電擊、溺水、中毒后呼吸抑制,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等,應給予50%以上高濃度氧或行高壓氧治療。
5 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
(1)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固定要牢固,松緊適宜,防止脫落或扭曲。(2)保持氣管切開傷口處清潔,每日更換敷料1~2次。(3)充氣氣囊每4h放氣一次,以防止氣囊長期壓迫氣管黏膜,引起潰瘍或壞死。為防止氣囊以上部位分泌物流入下氣道,加重感染,氣囊放氣之前應吸凈口咽部的分泌物。(4)吸痰時要注意無菌操作,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用畢煮沸消毒。吸痰動作要輕柔、迅速,避免黏膜損傷,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s,以免加重缺氧。痰液粘稠時,吸痰前先注入生理鹽水3~5ml,以稀釋痰液。吸痰后可滴入抗生素以防止感染。(5)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后,上呼吸道的濕化作用喪失,吸入氣體必須加溫濕化,可采用蒸氣或超聲霧化吸入等措施,防止痰液干燥結痂。
6 監測血氣分析與電解質
及時糾正酸堿失衡與電解質紊亂。
7 防止誤吸
神志清醒的病人在進食時采取半坐臥位或坐位,減少食物嗆入氣管的機會。如有吞咽障礙或昏迷病人采取側臥位,頭偏向一側,及時吸凈口咽部位的分泌物,給予鼻飼或靜脈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