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從案例的來源上看,老師為了降低難度,往往先對案例進行一些調整,使案例內容更貼近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但是這也帶來了一些弊端,如案例失真、內容跳躍過大、前后矛盾等等。這就要求老師在選材過程中嚴格把關,確保案例的質量。 其次,案例教學雖然比較靈活,但在內容和時間上分配不夠合理,有待改進。討論時同學們的思維有時過于發散,不能把握住重點,這要求老師正確發揮其引導作用。
案例教學法,是指運用精心選擇的案例,通過教師積極引導和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系統理解臨床醫學理論知識、掌握臨床基本技能和邏輯思維方法的一種教學手段[1]。臨床醫學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醫學生需要通過為期5年的學習與實踐才能正式走上工作崗位。所以,在校學習期間如果能夠將臨床真實案例與理論教學有機結合,將對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教科書上的知識,培養學生們對醫學的興趣以及建立良好的臨床診斷思維都具有很大的意義[3]。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案例教學法自從國外引進以后,逐漸在國內各大院校開展實施起來。我院經過幾年的摸索與實施,在案例教學工作中已經取得了初步的認識。下面是自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在醫學生中所做的一些調查。調查對象為隨機抽取的200名學生,其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采用調查問卷法,共發問卷200份,回收率100%。整理問卷結果,統計學生對案例教學的滿意情況,并根據調查結果對相關因素進行分析。
2 結果
2.1 200名學生對案例教學滿意度情況的調查結果
2.2調查結果分析
3 討論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醫學生對案例教學很滿意者占69.0%,一般滿意者占18.5%,不滿意者僅占12.5%,總體滿意率高達87.5%,這說明醫學生對案例教學總體認可度較高。但調查分析顯示,對案例選材和時間分配不滿意者較多,各占74%和63%,這可能是案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有待日后的改進。
3.1 案例教學的實施對醫學生的意義
案例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它更以學生為中心,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而老師只是充當一個“配角”而已。它能夠充分調動同學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它能夠增強學生對醫學的興趣,討論會使使很多枯燥的醫學問題變得生動而有趣,便于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案例教學通過分組討論,互問互答,自由搶答,歸納總結等多個環節,不僅培養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增強了同學們展現自我的信心。案例教學有利于培養醫學生的臨床診斷思維,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了解醫生的診斷思路,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臨床診斷思維[3],為將來走向臨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