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對初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了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全面加強素質教育,深化教學改革,拓寬教學空間,創新教學思路,強調個性化和創新化。對此教師必須要做好自身工作,在初中政治教學中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深化教學改革,合理地引入新聞時事,并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這樣才能達到最根本的教育目標。這對于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其政治素養來說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傳媒評論》原:《新聞實踐》(月刊)創刊于1986年,由浙江日報報業集團;浙江省新聞研究所主辦。本刊為新聞專業刊物。
一、初中政治教學現狀
1 .教學內容存在問題
政治教材本身比較嚴肅,主要局限于文字,內容復雜繁瑣、深奧且抽象,學生很難對其產生太大的興趣。同時教師在制定教學內容的時候也存在很大問題,這樣一來課堂教學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僅局限于書本教學,不能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課外知識,導致學生知識面過于窄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課堂學習效率。對此,教師有必要做出適當的改變。
2 .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政治教學普遍都是理論性內容,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延續了傳統教學思想,“滿堂灌”式教學占據了很大比例,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一直被動地接受知識,書本內容本就很枯燥無味,再加上傳統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變得更加機械枯燥,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思想政治意識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換一種角度來說,如果學生對于政治課的抵觸心理一直不能得到及時地緩解還會影響到高中的政治學習,阻礙了學生日后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政治結合新聞時事教學的重要性
1 .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鮮的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枯燥無趣的內容則會挫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初中政治教學與新聞時事的結合可以引入一些新鮮的新聞內容。初中生好奇心較強,因此在閱讀之后有助于調動良好的學習積極性,與此同時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自主學習。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政治九年級上冊第八課《中國人中國夢》的時候,教師可以進行如下設計。
(1)引入新聞時事:2008北京奧運的成功舉辦點燃了祖國上下每個人的心,整個中國都在沸騰!中國也由此實現了第一個奧運夢。
(2)提出問題:中國成功舉辦奧運會有什么意義?2008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除了是全國人民的驕傲之外,對于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來說有著怎樣的意義?
(3)背景材料補充:改革開放以來,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使我國經濟獲得了飛躍。我國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在科技領域中獲得了豐碩的成果。這些振奮人心的歷史瞬間,不僅彰顯了我國綜合實力的同時,也體現了國人們不怕困難、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精神,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中國奇跡。通過觀看視頻,激發青少年崇尚科學、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熱情,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通過這樣一個新聞時事的引入點燃學生心中的愛國情懷,同時充分激發其好奇心,使其在積極思考問題的同時對于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進行接下來的學習。
2 .有助于創設鮮活的教學背景
初中政治這門課程具有很強的時代性,但是從教材的角度來分析,其內容的設置總是帶有一定的滯后性。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該放寬眼界,打破教材的思想束縛,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入新聞時事,利用時事新聞特有的聚焦性和真實性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也能構建出鮮活的教學背景,讓學生可以更進一步了解社會,了解國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覺悟。
3 .有助于促進學生的理解深度
對于初中政治教學來說,“講道理”不如“看實踐”,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合理的引入新聞時事,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發展現狀,實現有別于課本的理解和認識。這樣一來,通過自主的分析和探究,相較于教師的傳授來說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知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初中政治教學來說,新聞時事的引入十分重要,對于拓寬學生視野,強化政治水平來說有著重要作用。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合理開展時事教育,優化課堂教學策略,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