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篇新聞職稱論文發表了新聞播音員對新聞刀劍的作用以及時代特征,新聞傳播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和鮮活,新聞播報也在上輩藝術家的基礎上進行了方式和風格上的創新,論文分析了播報員對新聞文字稿件的能動作用,以及體現的時代特征。
關鍵詞:新聞播報,播報員,新聞職稱論文
一、新聞播音話語應生活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這使得新聞傳播內容更加豐富、更加鮮活、更加面向社會、面向大眾,同時,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因此,不管從傳播內容還是受眾需求出發,那種端著架子、生硬刻板、灌輸式的播音話語已不適應現代人的收聽、收視需求。新聞播音工作者應在繼承老一輩播音藝術家創作精髓的基礎上,立足實際,創新播音話語方式和風格,使新聞播音的話語方式更加生活化,向“家常話”、“平常話”轉變。
(一)新聞報道的理念與價值取向的變革,要求新聞播音的話語方式更加貼近大眾,貼近生活。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宣傳思想工作提出了一項重要要求,即宣傳工作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遵循這一要求,如今的新聞報道內容大到國家大事、小到柴米油鹽,更加關注百姓情感、關注大眾生活。因此,我們的新聞語言表達也一樣,要在“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良的作品鼓舞人”的大前提下,以受眾和社會需要為本位加以改進和創新,使其更加貼近百姓生活實際,以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二)社會轉型期間出現的浮躁心態和心理壓力,使得“輕松、親切、自然”的生活化的播音話語方式更能贏得受眾的喜愛。新聞本身是一種信息傳播,始終都要考慮傳播對象和受眾心理。人們在緊張工作和快節奏生活狀態的雙重壓力下,已不愿再置身于說教式的媒體宣傳中,而更愿意選擇在一種平和輕松的氣氛中獲取新聞,了解信息。這就要求播音員在播音創作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實際心理需求,以一種生活化的、親切自然的播音風格把新聞信息“傳送”到受眾心里去。
(三)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要求新聞播音話語方式更趨生活化。在當今這樣一個報紙、廣播、電視、網絡等信息源非常豐富的年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更為多樣,濃烈的“播音腔”只能趕走受眾,而不能引發受眾關注。為了吸引受眾,播音員要靜下心來,深深扎根于生活之中,扎根于群眾之中,汲取生活中的新鮮營養,想群眾之所想,以受眾滿意不滿意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利用廣播電視的優勢,發揚平實誠懇的作風,激發自身強烈的播講愿望,創新播音風格,以生活化的語言,拉近與受眾的距離,產生與受眾之間的親切交流感,從而引發共鳴,吸引受眾。
二、播音員對新聞文字稿件的能動作用
播音員在新聞播音話語方式的創新和改革中要充分發揮能動作用。播音員播音是要以稿件為依據的,那么,在播音的過程中如何發揮自身功能,對新聞文字稿件進行“貼近生活”的處理呢?我想,除了一些播音藝術創作和播音技巧的運用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則,就是我們要了解廣播電視“稍縱即逝”的特點,要知道播出的聲音對于受眾來說是用來“聽”的,這區別于報紙的“看”。所以,我們在播音創作的過程中,要保證播出去的內容讓受眾聽得清楚明白,這樣,我們遇到一些具體情況就知道該怎么處理了。
當然,一般說來,播音員的創作是以新聞稿件為本,播音員只能在已有的稿件基礎上發揮能動作用。所以,其表現只是新聞播音話語方式創新和改革的一個因素,同時,還需要文字編輯記者的共同努力。我們要在長期的學習和工作中勇于探索,積極實踐,共同努力,使新聞播音話語與時代同步前進。
三、新聞播音話語方式應體現時代特征
播音是極富時代氣息的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發展,各個時期的播音話語方式及其風格都呈現出不同的樣式,新聞播音更是如此。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中華民族的發展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人們歡欣鼓舞、喜氣洋洋,對未來生活充滿無限期待和希望。那個時期的播音話語是愛憎分明、剛柔相濟、嚴謹生動、親切樸實的,是充滿激情的、鼓舞人心的話語。
(一)新聞播音話語要平實,新聞是對客觀事實的報道和反映。在共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播音員要以作為一名社會人和新聞人的責任感,摒棄裝腔做秀、夸張渲染,根據新聞內容,把握自己的情感、態度和尺寸,以莊重、嚴謹、平實的語言風格,準確傳達出新聞的真實內涵。
(二)新聞播音節奏要明快,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也日益加快,希望在更短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信息。那么,我們的新聞播音在“色彩明亮”的基礎上,語速要有所加快,同時要有新鮮感和推進感。當然,現在也出現一些新聞節目為了強調信息量,播音大大“提速”,播音員見字出聲,而播出的內容含混不清。所以,我們在播音實踐中,不能一味求快,要以受眾的感受力為尺度,選擇合適的語速,再加以播音技巧的運用,使受眾能夠聽得清楚、聽得明白,最大限度地提高傳播質量和效果。
(三)新聞播音要平和自然,播音員是新聞信息的傳播者,在強調新聞宣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今天,播音員要以“內容為先”,并在情感上靠近目標受眾,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播音創作活動中,注重意思表達,讓受眾通過播音員的話語很愿意、很容易地接收并理解新聞信息 。
推薦閱讀:《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96年,由北京廣播電視大學主辦。是由國家新聞出版署批準出版發行的正式出版物,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8-7468;國內統一刊號CN11-3663/G4。本刊為大學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歡迎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