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傳統意義上,談話節目主持人的功能主要是組織、理解、現場調度、主題引導;現在,越來越多的談話類主持人已突破了穿針引線的發問者角色,逐漸向節目的參與者、觀點的展現者轉變。主持人如果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就不能融于談話的氛圍,無法激發參與者的興致而始終游離于節目之外。有思想并善于表達自己觀點的主持人,才可以掌控并引導談話節目。
1.話題
話題是節目制作的根本和核心,話題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談話節目的成敗。話題“新”即時效性是談話節目的首要“賣點”。但在科技迅速發展和媒體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單靠“新”已不足以取勝,并非所有的新聞事件都可以成為好的話題。
談話節目的話題應符合受眾需求,并且容易引起思想的交鋒。爭議才是賣點,話題必須具有可討論性,才會引起大家的興趣。觀眾在嘉賓的交鋒、爭論中找尋自己觀點的支持者,獲得認同感,掌控評判權。電視是大眾媒體,話題的選擇應貼近大眾,貼近社會熱點事件,觀點獨到。否則,無論它意義如何重大,也難以喚起百姓的關注。一些關乎民生的事件,最能喚起大多數人的共鳴。
2.主持人
主持人是電視欄目的代言人,主持人的個性決定了節目的個性,主持人的知名度決定了節目的知名度。主持人是談話節目的主線,節目的思想內涵、藝術品位、信息數量等,都是由主持人在與嘉賓和觀眾的交流中實現并最終完成的。
談話節目中的談話,應該是談話參與者平等而充分的交流。主持人不應只是信息的索取者,也應成為信息的提供者。
3.嘉賓
嘉賓是話題的闡發者和升華者,好的嘉賓能使節目事半功倍。要根據話題內容來選擇嘉賓,嘉賓的身份最好切合話題內容,以便讓他們一展所長,自如發揮。
目前,新聞談話節目的嘉賓主要是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社會名流。他們有善變的口才、豐厚的學識、扎實的專業背景,還有豐富的表現力。電視的特性決定了選擇嘉賓最重要的考量標準是其表現力和口才。因為有時間的限制,嘉賓必須快速展現自己的觀點,并吸引別人的注意。我們常會碰到這樣一些嘉賓,他們的筆頭功夫很好,可上了電視卻不能言簡意賅地表達,影響了其觀點的呈現。嘉賓的搭配也很重要。演戲需要對手戲,談話節目也一樣。嘉賓有激情型、理智型、善辯型,對不同類型的嘉賓進行差異化地搭配,這臺戲才會出彩。
一個嘉賓在做了一陣節目之后,很快就會有重復的東西出現,并會越來越像媒體人,自身性格化的東西會削弱。所以,輪換嘉賓是一個欄目必要的。
4.互動
電視已進入“大眾麥克風”時代。再精彩的演出,沒有看客,沒有掌聲,演員就會失去激情。談話節目如果沒有和觀眾的互動,欄目也就失去了活力。
在新聞談話脫口秀中,上述四個要素一般有三重互動模式:主持人與嘉賓的互動、嘉賓與觀眾的互動、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主持人與嘉賓的互動,是三重互動方式中最重要的一環。主持人的角色,一是作為旁觀者放松嘉賓情緒,使對方進入談話氛圍,二是作為參與者介入談話,激發嘉賓智慧,不斷引導話題。嘉賓與觀眾(現場和場外)互動中,觀眾絕不僅僅是被動的傾聽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他們可以向嘉賓提問,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與嘉賓交流。主持人在與觀眾的互動中,要善于利用現場調控者的角色地位和優勢,針對嘉賓的談話內容,適時引導觀眾介入,形成熱烈的談話氣氛。
如何互動?互聯網為我們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互動平臺。視網互動的好處,不僅在于讓觀眾參與節目,也讓話題與觀點更具廣度與深度,更顯豐富與客觀。談話節目引入網絡觀點可以讓主持人的提問更具民意,以補充嘉賓觀點,給大眾更多話語權。江蘇城市頻道晚間新聞談話節目《新聞夜宴》專設了一名首席記者,他除了介紹本檔節目所涉及的新聞背景外,另一個重要的任務是充當網友觀點的代言人。他會把本次節目的網友觀點收集起來呈現在節目現場,讓現場嘉賓和屏幕前的觀眾觀點進行交鋒、碰撞,從而豐富節目,傳達一種普遍的價值認同。
新聞談話節目四要素互為制約,牽一發而動全身。主持人掌控著話題的選擇、嘉賓的引導和談話的進程,任何一個環節的失誤,都會影響節目質量;而忽略觀眾隱性的參與,則從根本上失去了節目談話的針對性。我們常常看看這樣的現象:(1)尷尬的話題。有的談話節目或囿于政策尺度而縮手縮腳,或調查研究不深而使得話題少有人關心,或一味媚俗導致節目極端化。尷尬的話題,只會導致無助的主持人、無奈的嘉賓和沉默的觀眾;(2)偽談話。主持人由于經驗的不足、理念的偏差等原因,平等的交流淪為主持人和嘉賓之間“擠牙膏”式的問答,被動的應答抑制了思想火花的碰撞;(3)偽溝通。讓人質疑其新聞談話的真實和有效。新聞節目不能講真話,只會流失受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