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學科核心素養被提到重要位置,各學科教師都十分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教學開展過程中,主要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尊重學生意愿、豐富教學內容和轉變課堂角色等途徑來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體育教學;有效途徑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對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學科核心素養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為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各學科教師應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是落實學生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觀的基本要求,也是培養健康合格人才的重要出發點,體育教學也不例外。體育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方面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僅對學生增強身體素質具有良好影響,而且對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據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使用,通過學科學習在思想意識、心理狀態、心理技巧等方面逐步形成的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這些能力是學生成長為社會人,適應社會發展所必備的品質與能力,并能使學生在實踐中形成良好的人格和素養,最終立足于社會。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深入要求。在教育教學方面,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視角,即在教學過程中形成更加高效、開放、優質的學科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拓展學習,養成自學能力,培養學科素養樹立科學正確的價值觀念。
體育與健康學科核心素養對于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長遠影響。新課程標準構建了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三方面學科的核心素養。首先,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通過潛移默化的形式,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增強體質并能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其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夠讓學生在體能釋放的過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避免消極懈怠和焦躁不安的情緒。最后,要在體育教學中領悟體育鍛煉過程中心理上的釋放和矯正,通過長時間鍛煉觀察身體的積極變化,從而形成學生堅強的意志品格、頑強進取的拼搏精神和健康積極的人生觀。
二、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醫學技術的發展,學生對感冒發燒之類普通疾病的防御不再依靠自身免疫力,而是靠打針吃藥來解決,對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的重要性也逐漸淡忘,導致免疫力不斷下降。加上受社會多元化發展趨勢的影響,學生的思維意識和心理狀態也越來越令人堪憂。這些現象出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社會發展帶來教育方式的變化和教育誤區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疏于體育鍛煉,心理調節能力變差,個性心理發展不健康。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對學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的缺陷、偏差也有很好的矯正作用。
體育核心素養正是對當下這些教學弊病和教育誤區的掃盲和去除,是從根源上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體育核心素養之所以會受到重視,主要原因是由于學生缺乏體育鍛煉所引起的心理和身體素質的明顯差異,以及輕視核心素養所帶來的各種弊端。客觀來講,體育核心素養要求體育課堂教學向更深方向發展,從對學生身體的塑造轉向對學生心理的建設。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是對體育一個全新視角的觀察,也是對優質化教育、人性化教育在更高層級,即精神層面的要求。體育核心素養包含著許多積極向上的自我調節方法,正確健康的體育鍛煉,可以使學生培養頑強的意志力、積淀正確的人生態度、追求卓越及勇往直前的體育精神。
三、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途徑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使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身心得到協調健康的發展,對于教師和學校來說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另外,以學科核心素養為理念的教學培養體現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的效果各不相同。如何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個性、因材施教,也是一個需要長期關注的課題。
(一)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
在核心素養視角下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教師的引導作用可謂至關重要。大部分學校體育教師通常被視為一個很清閑的崗位,體育課大多流于形式,只是停留在教學表面,很多學校在課業任務繁重的時候經常會自行取消體育課,而日常能維持下來的體育課內容也只是繞操場跑步、立定跳遠、自由活動等簡單項目,敷衍了事。在枯燥乏味的教學中,學生鍛煉的積極性得不到調動,對體育精神的感觸更是少之又少。如何讓學生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感知體育鍛煉的深層次內涵及身心帶來的變化和益處,就要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首要依靠的就是體育教師個人的引導。
重視體育教學和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從根源上重視起來。如,對在校體育系師范生的培養,日常教學安排上要符合體育學科課程標準,注重開放性和對這些未來教師整體素質及能力的提高。對于在職體育教師,學校和教育部門要經常組織專業培訓和團隊建設活動,為教師個人專業素養的提高提供豐富的源動力,使教師做到教學相長。同時,教師自身要不斷進取,提高思想覺悟,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查漏補缺的習慣,接受和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善于借鑒新穎的教學方式,吸收優勢,彌補缺陷。在教學過程中善于觀察學生的變化和需求,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法,對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及時發現并改善。
(二)完善學校體育設施建設,促進體育日常化
在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體育教學要想具備獨特的吸引力,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加到體育鍛煉中來,多樣化的體育設施和完善的鍛煉場地就是吸引學生的一個“法寶”。學校塑膠跑道、草坪、運動場館以及學校體育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可以使學生在課業緊張之余進行日常簡單的放松鍛煉,從而為學習過后高速運轉的大腦及時補充氧氣,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可以說,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不僅依賴于任課教師的質量,而且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推薦閱讀:《環球體育市場》(雙月刊)創刊于2008年,是由上海體育學院主辦。主要欄目:環球資訊、高管論壇、足球產業、體育科技園、體博會專題、產業動態、特別關注、體育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