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能源時間:瀏覽:

  【摘要】:文中介紹了新能源,通過對新能源發展的現狀及趨勢分析,提出了新能源行業整體策略建議。

  本文選自:《中國礦山工程》雜志是由中國有色金屬協會主管,中國有色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主辦的公開發行的國家級技術期刊。《中國礦山工程》(原《有色礦山》)為雙月刊,創刊于1972年,是實用性很強的礦山工程雜志。主辦: 中國有色工程有限公司,周期: 雙月,出版地:北京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672-609X,國內刊號:CN11-5068/TF,復合影響因子: 0.351,綜合影響因子: 0.239,創刊時間:1972

  本刊是實用性很強的有色金屬礦山采、選綜合性期刊,其內容與礦山生產、設備應用情況緊密相連,本刊主要報道國內外礦山生產和科研成果,介紹國內外礦山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和加強科學管理、降低能耗等經驗,在各有色礦山、黃金礦山及其他有色企業有很大影響。

  【關鍵詞】:新能源,發展,現狀,趨勢

  新能源是指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等。中國風電資源主要是在東北、西北和內蒙古等地區,煤電資源主要在黑龍江、山西、內蒙古和甘肅西北等地。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川渝云貴以及兩湖兩廣地區。但是電力消費的中心卻是在沿海地區,所以說我國能源的產生地區和電力消費中心是不匹配的,這對電網搭設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驗。

  一、中國經濟整體概況

  1.中國經濟現狀

  目前世界經濟危機并沒有改變中國高速經濟增長的趨勢。中國未來經濟依然表現為高儲蓄、高投資、高資本與高速度,如表1所示。對于中國經濟的分析,主要從出口、房地產、內需三個部分剖析,這三個部分被稱為中國的三駕馬車,同時日益和國外接軌是中國經濟的主流趨勢。產業的發展是一個平滑增長的過程,它和消費能力、需求能力緊密相關。產業彌補式的增長特性使得在對待一個產業時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過分的打壓。但是中國經濟增長軌跡的變化將被緩慢啟動,調整的模式具有明顯的需求先導型、產業內部深化等特點。此外,中國經濟將步入一個較長時期的“次高速經濟增長時期”,人們原來所想象的各種增長模式大轉變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2.重點關注的新興戰略產業領域

  1)新能源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地熱利用、煤的潔凈利用、和新能源汽車等。此外,核電重大專項、大型油氣田和煤層氣開發、大型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核電站也頗受關注。

  2)新材料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領域:重點關注的對象包括傳感網、物聯網,集成電路、平板顯示、軟件和信息服務,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和成套工藝等專項。

  4)生命科學領域:關注的對象包括轉基因育種、干細胞研究,生物醫藥、生物育種,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新藥創新、重大傳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類與特征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新能源定義為:在新技術基礎上,系統地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具體來說,包括了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核聚變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來的生物燃料和氫所產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說新能源的兩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新技術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類可以分為三類:傳統生物質能,大中型水電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體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潮汐能)。據ICTresearch研究分析表明,未來的新能源有:波能、可燃冰、煤層氣、微生物、第四代核能源等能源。

  三、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國際能源署(IEA)對2000年~2030年國際電力的需求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來自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總量年平均增長速度將最快。IEA的研究認為,在未來30年內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比其他任何燃料的發電都要增長得快,年增長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間其總發電量將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將提供世界總電力的4.4%。ICTresearch認為,IEA的研究過于保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至少應占世界總電力的10%以上,要翻10~15倍。

  1.中國新能源市場特征

  中國風電資源主要是在東北、西北和內蒙古等地區,煤電資源主要在黑龍江、山西、內蒙古和甘肅西北等地。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區,川渝云貴以及兩湖兩廣地區。但是電力消費的中心卻是在沿海地區,所以說我國能源的產生地區和電力消費中心是不匹配的,這對電網搭設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驗。

  2.中國新能源市場現狀

  1)光伏:市場短期的陰霾不掩長期燦爛,光伏輔料的國產化機會備受關注。光伏行業正在經歷因產能擴張增速遠大于需求增速而導致的供給過剩,全產業鏈面臨價格下跌、利潤水平下降的壓力。ICTresearch認為短期內,從組件、電池片、硅片到多晶硅均面臨利潤被壓縮的壓力;但長期看終端價格的下降有利于更早實現光伏平價上網,ICTresearch維持行業長期高景氣的判斷。

  2)風電:行業整合加劇,行業龍頭優勢將愈加凸顯,關注風機材料國產化的藍海市場。短期供給過剩導致的全行業價格下行壓力仍將持續。政策面對于風電制造業門檻的抬高和行業規范化治理的重視,將有利于風電行業走出無序競爭,提升行業集中度,未來行業將呈現強者恒強態勢。

  3)核電:安全風險巨大,等待政策明朗。由于日本核電事故造成的深遠影響,各國相繼出臺政策計劃逐步退役核電站;國內政策并未改變目前的核電建設規劃,但建設進度可能放緩,未來審批標準將愈見嚴格。

  4)新型電池: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量產啟動可期,關注電池材料商的業績釋放。政策方面目前以示范運營先行,ICTresearch認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已經為新能源汽車運營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充電/換電模式并行,為新能源汽車運營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設施。

  四、細分產品詳細分析

  1.世界光伏市場發展歷程

  在能源緊缺、節能減排的格局下,太陽能的安全、無污染和資源無限等優良屬性注定了太陽能必將成為人類的終極能源。光伏行業在政策扶持、成本下降、能源優勢三大因素的引導下將長期高速發展。如圖1所示。

  2.中國與世界光伏市場規模現狀

  如圖2、圖3所示,中國2015年光伏裝機量要達到10GW,這是因為中國政府對日本地震十分重視,重新檢討了能源結構,把新能源(PV)看做了重點。除了ICTresearch傳統意義上要求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以便在有限的財政補貼內最大限度的推動光伏發展外,另外一個因素是電網建設。這主要是要解決長距離輸送的問題,就是電網的建設(電網的覆蓋范圍要包含新疆、內蒙等)和輸電成本的下降(主要包含超高壓輸電和直流輸電等技術的突破)。隨著今后國家輸電網絡的完善,給西北地區大規模光伏電站建設打下基礎。但是,2011年多晶硅、硅片附加值、電池片附加值、組件附加值等各光伏產業鏈走勢低位盤整。

  3.光伏市場主要驅動因素及博弈方式

  2011年8月1日,發改委網站正式發布非招標光伏項目實施統一上網電價。發改委將根據投資成本變化、技術進步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如圖4所示。

  2011年8月12日,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在京發布《中國光伏發電平價上網路線圖》。《路線圖》分析,按照以下假設:2009年光伏上網電價為1.5元/kWh,以后每年下降8%;火電上網電價以后每年上漲6%。則到2014年,中國工商業用電價格首先超過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率先實現“平價上網”。

  4.光伏市場的細分產品現狀

  光伏逆變器是光伏系統核心功率調節組件,占整個并網光伏系統成本的10%~15%,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目前全球逆變器市場主要被SMA所控制,市場份額高達40%以上;KACO,FRONIUS,SIEMENS等第二梯隊廠商占據了全球約30%的份額。目前,國內光伏逆變器生產企業處在成長階段,發展潛力很大,但行業集中度高,進入難度大。

  5.風電市場現狀及分析

  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在經歷了從2006至2009年連續4年翻倍成長后,2010年新增風電裝機容量為1892萬kW,再創歷史新高,如圖7所示。中國風能市場在未來幾年行業增速將會下降,出現風機產能過剩嚴重的局面,風電采購電價補貼也將取消。ICTresearch預計從2012年開始,中國風電建設速度進入穩定增長期。

  6.新型電池市場的細分產品現狀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開展兩年多以來,示范推廣已初具規模。截至目前,25個試點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超過1萬輛,其中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超過1千輛,建成充/換電站近100座,充電樁4500多個,示范運行總里程超過33000萬公里。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任務艱巨,還有較大的挑戰,需要加強協作,共同推進。

  2011年,國內鋰離子電池的累計產量達到約22億只,同比增長22%;鎳氫、鎳鎘等堿性二次電池的累計產量為約5.8億只,同比增長20%,鉛酸蓄電池累計產量為12000萬千伏安時,同比增長9%。從單月的情況來看,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速從高位逐步回落;鎳氫、鎳鎘等堿性二次電池月產量增速觸底反彈。鉛酸電池的月產增速呈下降態勢。

  動力電池市場的放量仍需等待。對于市場最為關注的動力電池市場,ICTresearch認為前景不容質疑,但其放量啟動的時點應該2013年左右。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正處在基礎設施的完善、相關標準的確定和商業模式的確定等階段,相關利益集團之間的博弈和定位的過程還都沒結束。因此其真正啟動拐點的到來仍需要一定的時間。對于空間同樣廣闊的儲能市場,ICTresearch認為其發展時點應該在動力電池大規模應用之后,目前受制于高成本而難給行業帶來實質影響。

  五、行業整體策略建議

  在面對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新能源的產品廠商較多,種類較多,技術發展也比較快,所以競爭會比較激烈。因此,如何把握客戶的需求,如何應對來自國際市場的金融壓力,怎樣去尋求更好的合作伙伴,怎樣保持成本領先,技術領先,并具有環保優勢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應該深思熟慮的方面,解決這些問題,才能領跑新能源這個行業。

  參考文獻

  [1] 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馬重芳,大眾用電,2007.

  [2] 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報告.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牟定县| 尉犁县| 丹东市| 资溪县| 大冶市| 吐鲁番市| 岳阳市| 双牌县| 安多县| 东莞市| 涟源市| 宁安市| 博客| 杭锦旗| 崇阳县| 青铜峡市| 盐城市| 华池县| 广灵县| 抚顺市| 汶上县| 济源市| 兴国县| 蕲春县| 潍坊市| 沁源县| 秦安县| 隆回县| 大丰市| 浏阳市| 睢宁县| 鹤庆县| 吉林市| 彝良县| 卢龙县| 泰兴市| 综艺| 谢通门县| 石棉县| 绥德县| 揭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