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能源種類繁多,而且經過人類不斷的開發與研究,更多新型能源已經開始能夠滿足人類需求。根據不同的劃分方式,能源也可分為不同的類型。文章發表在《人民長江》上,是能源工業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能源農場,能源植物
對于煤價并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表示,從市場化角度來看,煤價有必要進一步放開?但在煤價市場化的同時,下游電力市場的改革也需要跟上?電價也要有彈性,實現煤電價格聯動。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中國對能源的需求將會不斷增加,自1993年以來,中國石油進口量急劇上升,2006年進口量超過8000×104t,半數以上從中東地區進口,對國際石油市場的依賴性與日俱增。據預測,到2030年我國進口石油在消費中所占的比例有可能達到84%。從世界石油戰略角度看,這種進口結構風險很大,我國能源安全已面臨嚴重挑戰。因此,加強生物能源的研究與開發,建立能源植物開發種植基地,對于實現我國能源安全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1 “能源農場”
1973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臨時停止了向美國出口石油,為了解決能源短缺問題,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的化學家卡爾文提出了“能源農場”的概念。
1.1 能源農場的概念及種類
所謂“能源農場”,就是各國依據具體國情,為開發能源,解決能源危機,而開發建設的以種植高光合效率的植物為主,以獲取能源為目的的生物質生產基地。“能源農場”通過對土地進行合理規劃,盡可能利用山地、非耕荒地和水域,選擇適合當地生長條件的生物質品種,大規模培育、繁殖生物質,以獲得足夠數量的高產能植物,并加工成可利用的能源。
1.2 國內外對“能源農場”的研究情況
目前國內外對“能源農場”的研究,主要是以研究能源植物為主。
能源植物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合成較高還原性烴的能力,可產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產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的植物。廣義的能源植物包含所有的陸地和海洋植物。狹義的能源植物指植物本身(不是籽粒)含有油脂或石油類似物質的植物。
(1)國外。
1986年,卡爾文博士為了解決當時美國面臨的石油短缺問題,對石油植物進行選種栽培,并在加州福尼亞種植了大面積的石油植物,每1hm2可收獲120~140桶石油,他的成功,在全球迅速掀起了一股開發研究石油植物的浪潮。此后,科學家們在世界各地相繼發現了一些“柴油樹”、“酒精樹”和“蠟樹”。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發現了40多種“石油”植物,主要集中在夾竹桃科、大戟科、蘿摩科、菊科、桃金娘科以及豆科上。
(2)國內。
在中國對能源植物的研究起步稍晚,主要集中在1990年以后的十幾年內,雖然發展速度較快,但與世界先進水平還有很大差距。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小桐子、光皮樹、綠玉樹等富含油脂的能源植物和木薯、甘蔗、甜高粱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能源植物上。
2 我國農村建立“能源農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能源農場”作為能源植物種植的產業化模式,是能源植物可持續發展的最好途經之一。
2.1 必要性
在貧困的農村山區,尤其是周圍有大量荒山荒地的農村地區,由于生態環境惡劣,不能用來種植糧食,導致這些地區的農民可耕地面積少,糧食收成有限,生活相當貧困。如果將這些自然資源合理利用,種植能源植物,開發“能源農場”,就既能恢復植被建設,改善其生態環境,又能增加農村就業機會,提高農村人民的生活水平,振興農村經濟。
2.2 可行性
(1)土地資源。
中國土地面積遼闊,除現有的耕地、林地和草地作為傳統農業外,南方有近3億畝宜農宜林的荒山荒地,北方有15億畝鹽堿地,這些荒山荒坡和鹽堿地、荒灘、沙地都可以用來種植能源植物。由于我國農村的可耕地面積有限,沒有空閑耕地種植能源作物,而木本油料植物又具有野生性,耐旱、耐貧瘠的特性,于是,利用農村大面積的荒山、灘涂等不與糧食生產爭地的“能源農場”發展能源作物便成為未來極有潛力的發展趨勢。
(2)能源植物資源。
中國擁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寒溫帶及高原高寒區域,植物區系成分復雜、種類繁多,其中能源植物種類之多在世界上屈指可數。到目前為止,含油植物資源有151科、1553種含油植物,其中種子含油量在40%以上的植物有154種。
3 對我國農村發展“能源農場”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3.1 存在的主要問題
(1)能源植物尤其是木本能源植物的生長是有一定過程的,從開始的種植到最后的成熟并投入使用,一般需要經過幾年時間。由于“能源農場”需要大規模種植,因此前期的投入需要足夠的資金和勞動力,這通常是農民負擔不起的。所以從大量能源植物資源中選出速生的或含油量高的品種勢在必行。
(2)我國目前對能源植物的開發利用才剛剛起步,對能源植物資源的種類和分布情況還未進行過全面細致的調查,尤其是適用于“能源農場”的能源植物的收集,因此建立“能源農場”這樣的產業化發展基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3.2 建議
(1)依據南北地域特點,選擇可重點發展的能源作物,多目標選擇有發展潛力的能源作物。依據我國能源作物的分布、地域要求及其特點,建議北方重點發展甜高粱,南方重點發展能源木薯與能源甘蔗。同時,針對這3種能源作物,組織整合國內相關研究力量,選擇高產優質品種實施重點突破,開展規模化、規范化種植能源作物,建立我國能源作物研究平臺。
(2)由于我國地少人多的特殊情況,為了盡量避免與人口爭糧,與糧食爭地,我們應盡快推廣適于山地種植的、非糧食作物的能源植物的開發和運用,同時還應該對藻類等水生植物進行積極的研究,因為相比陸生植物來說,水生植物的生長速度極快,成長周期要比陸生植物短得多,且產油能力更勝一籌。
工業論文網站發表推薦:《人民長江》于1955年創刊,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辦的水利水電技術綜合性科技期刊,2008年改為半月刊。主要內容為宣傳長江治理與開發戰略規劃,報道治江工作重大進展與建設成就,總結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實踐經驗,交流國內外水利水電先進技術。近年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圍繞“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的治江理念,重點對長江流域的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進行了宣傳報道,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實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