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于2020年進行不同封閉除草劑與施用方式防除機插稻田雜草效果及安全性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芐嘧·丙草胺復配劑、丙草胺與丙嗪嘧磺隆混配機插同步噴施對水稻安全,但丙草胺與雙唑草腈混配機插同步噴施能降低水稻分蘗。隨灌溉水施用雙唑草腈對水稻安全,但雜草防效受田塊平整性限制,均一性差。插秧后15 d,各處理雜草株防效均大于95%。插秧后30 d,30%芐嘧·丙草胺同步噴施,闊葉雜草株防效雖下降,但禾本科雜草及闊葉雜草鮮質量防效均高于94%;9.5%丙嗪嘧磺隆+30%丙草胺同步噴施,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株防效均顯著下降,且對千金子和水莧菜株防效為100%。與常規2次封閉除草比較,機插同步噴施除草劑方式雜草防效較高,雖施藥成本相當,但除草劑用量低,且操作簡便、施藥均勻。
關鍵詞:機插稻;封閉除草劑;株防效;鮮質量防效;施藥量;施藥成本
作者:段云輝
通信:孫國俊
雜草是一類可以在強烈干擾的棲息地中繁殖和生長的獨特植物物種[1]。在作物田中,雜草與作物會競爭很多的非生物資源,如營養、光照、水,它們的存在通常會導致作物產量和品質急劇下降[2-4]。江蘇地處我國長江下游稻(Oryza sativa)-小麥(Triticum aestivum)[或油菜(Brassica napus)]輪作區,常年水旱輪作,且耕作干擾強烈,但農田雜草發生種類多、危害嚴重[5]。水稻直播栽培和小苗機插栽培方式更加劇了農田雜草的發生[6-7],跨區作業機械的收割也導致農田雜草和雜草稻的傳播蔓延[8],因而,在農業生產中為了保證作物的良好生長,就必須防控田間雜草的危害[2,9]。
化學除草一直是控制稻田雜草發生危害的高效手段之一[10],對此前人開展了大量研究。Godara等研究咪唑磺隆除草劑對旱直播水稻田闊葉雜草的防除[11];Grossmann和Jordan分別在1997年、1998年報道了二氯喹啉酸、敵稗對稻田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闊葉雜草的防控[12-13]。隨著除草劑長期單一的施用,多種雜草對不同作用機制的多種除草劑產生了抗藥性[14],如多種雜草對乙酰乳酸合酶(acetolactate synthase,簡稱ALS)抑制劑產生抗性[15];1997年,Lopez-Martinez 等報道了稗草對阿特拉津和二氯喹啉酸2種除草劑的抗性[16]。因此著手改良除草劑施用方法和防除雜草關鍵時機的研究隨之開展[17-18]。Singh等研究了多種除草劑復配對水稻田闊葉雜草的防控[19];Tuong等研究了除草劑結合稻田淹水控制雜草危害[20];Rashid等研究了丙草胺除草劑結合手工除草控制稻田雜草技術措施[21];劉偉中等研究了機插水稻“一封(化學封閉)一殺(莖葉處理)”“二封一殺”控制稻田雜草措施[7]。前人對農田雜草化學防除的研究雖然較多,但多集中于除草劑防除對象、效果和抗藥性雜草的治理方面,對除草劑施用方法和技術的探討不多。
研究地地處江蘇省常州市,是典型的稻—麥輪作區。傳統的手插稻由于栽插時稻苗苗體較大(65葉),栽插后有深水活棵、淺水分蘗的水漿管理要求,雜草種子因受栽插后水層限制,萌發出草時間遲,數量較少[22],栽插后7~10 d施用封閉藥劑,藥劑封閉效果相對較好。雖然早期的稻田封閉除草劑可能持效期較短,但絕大多數稻田通過“一封一殺”均能解決雜草危害。與傳統的手插稻比較,現在推廣的機插水稻,為適應機械化作業的需要,稻田整地耱平后須薄水沉實2 d后機插,小苗(3葉1心)機插后有薄水活棵、淺水分蘗的水漿管理要求,極有利于雜草種子早萌發、早生長,因此大面積推廣“二封一殺”機插稻田除草技術[7]。“二封”的具體做法:“第一封”:在耱田后立即噴施除草劑,其優點是可以及時控制雜草出苗,缺點是2 d后機插會破壞藥層;“第二封”:插秧后7~10 d,除草劑拌10 kg尿素撒施,其優點是可以再次及時控制雜草出苗,缺點是藥劑施用均勻性差。為解決機插水稻田除草劑使用次數偏多、施用量大、施用成本高和施用均勻性較差等諸多問題,本試驗在前期篩選高效長效藥種,在確定施用劑量和安全施用研究的基礎上,試圖更進一步研究不同配方除草劑的施用時機、安全性和簡便機械化施用方法,旨在降低除草劑使用量,提高雜草防控效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藥劑有30%芐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芐嘧磺隆2%,丙草胺28%),江蘇蘇科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4%雙唑草腈水懸劑,湖北相和精密化學有限公司生產;30%丙草胺乳油,江蘇東寶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9.5%丙嗪嘧磺隆懸乳劑,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生產;50%丙草胺乳油,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生產;53%芐嘧·苯噻酰可濕性粉劑(苯噻酰草胺50%,芐嘧磺隆3%),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插秧機為“洋馬 2ZGQ-6D(VP6D)”型6行插秧機,行距為30 cm,株距為12 cm。采用江蘇蘇科農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插噴同步施藥機安裝于插秧機插植臂后防護杠上,4個扇形噴頭噴霧方向一致,平行于防護杠,插秧時同步噴施除草劑。供試水稻品種為南粳46。2次封閉處理的第1次封閉用藥采用臺州市路橋奇勇農業機械有限公司生產的HX-16C騰飛牌電動噴霧器噴霧。
推薦閱讀:評農業工程和農業技術職稱的專業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