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立足于審計視閾,以大疆創新為例對此展開案例分析,挖掘導致其內部腐敗滋生的根本原因,分析其內部存在的重大內部控制缺陷,以審計視角對其治理進行路徑探析。
關鍵詞:腐敗;大疆創新;審計治理
1.前言
2019年初發布的內部公告顯示,無人機巨頭大疆近期處理多名涉嫌嚴重貪腐的人員,并披露在2018年由于供應鏈貪腐造成平均采購價格超過合理水平20%以上,保守估計造成超過10億元人民幣損失,這一數字約為大疆創新2017年凈利潤的1/4,是2017年企業員工所有年終福利的2倍以上。大疆員工總數大約為14000人,一次反腐就揪出百人,看來這只獨角獸內部的腐敗問題相當驚人了。一路走向輝煌的大疆創新,一份內部反腐公告如同晴天霹靂,不禁讓我們深思:以創新為核心驅動發展的高新技術企業,其反腐治理應該如何展開?
2.大疆創新內部腐敗原因分析
2.1供應商認證及信息維護控制缺失
大疆創新的采購部門中,沒有形成統一的供應商信息決策體系,在供應商的選擇上傾向于采購人員的自主判斷,采購部門頻繁的人事變動以及企業內部推崇的賽馬競爭機制使得這一關鍵控制環節不能得到有效的執行,采購人員對供應商采取的“低價競爭”機制在短期能夠降低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但長期以來容易滋生采購回扣的腐敗現象。
2.2采購環節職責分離控制缺失
采購人員直接根據研發生產部門提供的請購單進行供應商的選擇,詢價職責與供應商的確定工作高度統一,基本是采購部門全權負責。大疆創新的企業文化特別推崇能力至上,對于業務能力強的員工往往給與其更高的權限,而忽視權力制約的基本要求,采購業務的承接基本由采購部門一把手處理,這使得審批程序形同虛設,由此產生的巨大漏洞致使采購部門腐敗嚴重,利用手中權力與供應商勾結,甚至搞皮包公司接單嚴重損害公司利益。
2.3材料質檢及控制機制缺失
研發部門與采購部門惡意竄通使得采購原材料價高但質量低劣,在產品不合格的情況下不進行質量檢驗,使得生產出的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在無人機用戶多次的投訴中引發思考:究竟是用戶操作不當還是無人機本身就存在質量缺陷?大疆CEO汪滔公開媒體曾聲稱研發部門官僚氣息極其嚴重,與采購人員聯結控制材料的采購及質量檢驗,而這可能與“外行領導內行”的管理模式有關,在管理層不精通研發技術的情況下,研發人員基于信息不對稱原理可能會尋求技術腐敗,而這往往通過采購與研發之間的勾結形式存在,因此,研發人員會利用手中特權,常以技術規格為要求指定供應商,或故意剔除正常的供應商以保留“關聯”供應商,長期拿回扣。廢品率的提高以及隱形回扣成本將導致大疆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幅度攀升,嚴重遏制企業的長遠發展。
2.4其他控制缺失
大疆采購部門和研發部門是企業反腐的兩個重要領域。除此之外,企業還存在著其他部門不同程度的控制缺失導致的腐敗,比如銷售、行政以及工廠等部門。在營銷方面大疆投入大量資金到產品的推廣及廣告上,加上企業80%的業務分布在國外,如何監管這些花費以及判斷花銷是否合理成為擺在大疆面前的一道難題。工廠方面涉及各項材料及服務的采購,其與采購部門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渾水摸魚現象普遍發生。企業的報廢品以及廢料回收等業務一般由行政部門處理,缺乏執行流程的監督很容易將企業財產流入私人腰包。因此,對這些部門業務流程的控制及監督也是極其重要的。
3.審計治理視角下企業內部腐敗的路徑探索
3.1健全供應商信息控制系統
(1)供應商信息的完善
大疆創新的產品采購大多以招投標的方式進行,對潛在供應商的認證不僅從材料的價格和質量入手,還應該核實供應商的企業性質、組織結構、廠址、違規記錄等基本信息全面了解供應商。對于中標企業應及時將該供應商的基本信息準確輸入系統儲存,這樣不僅可以減少企業契約成本,從長期來看還可以減少供應商選擇帶來的不確定風險。此外,在這個環節應采取監督檢查的方式以確定系統與實際采購的信息相吻合,防止發生電子數據與實務分離的舞弊現象。
(2)定期復核供應商信息
供應商信息復核的重點應聚焦在信息的變動上,運用大數據的的創新模式以及審計程序的實質性分析方法進行檢驗。對于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價格變動可以結合大數據宏觀分析此材料的漲跌幅度、供需變化以及行業競爭優劣勢等,在保證質量合規的情況下,以此基礎分析價格變動的合理性并采取適當的解決措施。此外還應注意供應商除產品之外的變化,類似廠址以及公司組織結構的調整等變化也是評估供應環節風險的重要事項。企業除了重點分析供應商數據變化之外,還應留意諸如價格等長期不變的數據。外部環境瞬息萬變,產品價格可能會隨著供需關系、生命周期等因素變化,對于長期不變的價格信息,亦可以采取類似的程序及方法分析原因并作出合理判斷。
3.2落實職責分離設定
在采購環節,做到采購人員與復核人員的職責分離,采購部門在收到請購單時,只能對經過恰到批準的請購單匯總并制定采購計劃,經復核人員(職責分離)復核后執行采購計劃。復核人員應復核采購過程、供應商變化以及采購訂單的授權等情況,確保采購環節各流程得到規范的執行,預防采購人員權力外溢帶來的風險。此外,大疆創新還應明確落實研發人員的具體責任有助于產品創新工作的順利開展,還可以與其他部門建立穩定有序的聯系。適量減少研發人員的決策權在某種程度上能減少研發與采購串通牟利情況的發生,所以研發部門應設立加強質量監督與控制的崗位(可能是管理層),專門檢驗設計產品的質量合規性并制定采購計劃,層層向上審核與批準。同時在進貨質量檢驗環節,應使質檢人員與研發人員區別開來,使研發人員真正做到“重研發、輕決策”。銷售、生產等部門應定期制定預算計劃并記錄實際發生額,同時復核與制定工作職責分離。工廠、行政以及售后等部門應規范崗位職責權限,明確落實權責主體,實現“有責可查”的戰略目標。
3.3設立審計委員會全面監管
審計委員會主要審查公司內部控制,包括財務、運營和合規控制以及風險管理,并監督企業內部設置的規章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地實施以及自我評價情況。其對成員專業勝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首先精通財會。審計委員會定期對企業資產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進行檢查與審計,評估企業財務狀況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并針對高風險領域(比如采購及研發)進行特殊審計處理,以防產生重大財務舞弊風險。其次是精通產品研發。技術腐敗是高新技術企業普遍存在的詬病,極高的技術護城河使得外行對研發環節的監管顯得乏力不足,因此對企業研發領域的監督及評價是企業治理的一大難題,本文建議可以采用兩種方式進行審計委員會人才的選拔,即對外聘用相關技術專家和對內根據研發績效向上提拔人才。最后是精通公司治理。其主要職責包括對企業內部組織機構合理設置以及規章制度的評價等。此外,審計委員會可以下設內部審計部門進行職能分工,定期評估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并對內審人員進行專業培訓以更好地完善內部監督體系。
4.結論
大疆創新作為典型的非上市民營高科技企業,因其超前的創新理念以及科技實力而享譽盛名,但其對內部控制建設的疏忽導致腐敗蛀蟲滋生,因此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迫在眉睫。本文從審計視閾對其腐敗原因進行深度分析,并識別關鍵的內部控制缺陷,對內控缺陷提出針對性建議,找出一條合適的治理企業內部腐敗的路徑。
參考文獻
[1]王杏芬,金鑫,曹茹玥.審計視角下企業管理層腐敗治理路徑探索[J].會計之友,2017(13):97-102.
[2]周美華,林斌,林東杰.管理層權力、內部控制與腐敗治理[J].會計研究,2016(03):56-63+96.
作者簡介:王海博(1996.08-),男,重慶人,重慶工商大學會計碩士,研究方向:會計。
推薦閱讀:《山東審計》目前已停刊,具體復刊時間以雜志社官方消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