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該文針對我國煤礦綜采掘機電設備在生產中存在的相關不確定因素或危險因素,從管理、裝備和培訓等方面對其進行了相關的探討和分析。并且針對其存在的不足和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改進措施和方案。
關鍵詞:煤礦機電;綜采設備;事故原因;預防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fully mechanized coal mine in our country to di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the production of the existing related uncertainty or risk factors, from management, equipment and training of the relevant to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And according to the th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his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coal electrical machinery; Compound mining equipment;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 TU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0、 前言
煤礦機電系統,對煤礦生產而言,其規模是一個既龐大復雜的系統,又是一個重要的生產循環系統。煤礦機電設備系統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煤礦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且對煤礦的安全生產提供了保障和前提。要做好機電管理工作,必須從搞好安全、服務生產、降本增效、技術創新的角度人手,把工作方向和著力點放在提高安全裝備水平,引導生產力發展,要高度重視機電設備投入和先進技術引進。結合實際,通過提升運輸等固定設備的檢修工作,加強井下電氣設備和流動設備管理,提高機電戰線各級領導干部及管理人員、機電操作人員的履職質量。
一、機電事故發生的一些突出原因
1、機電專業隊伍不穩定、人才缺乏
眾所周知,煤礦既是一個艱苦行業,也是一個存在著高度危險的行業,而且工作的環境也相當差,相比其他行業在工人的收入方面也處于劣勢,所以對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熟練工缺乏必要的吸引力,使得煤礦經常出現招不到員工的現象時有出現,甚至有很多礦井多年來都招不到專業畢業生。基于以上這種情況,導致煤礦只好進行人才自我培養,但是由于煤礦在實行的一些不當措施后,使得這些培養出來的人才又去了好的單位,這樣對煤礦是一種損失,就對煤礦造成礦井專業技術人才的流失,導致的人才結構嚴重不合理,人才隊伍極其不穩定。
2、對機電專業管理人員培訓不到位
一些煤炭企業都成立了安全教育培訓機構,往往教育培訓沒少搞,經費沒少花,但收效卻不好。有句古語說的好:“好鋼要用到刀刃上。”這就充分說明了要對設備、人員的管理采用正確的方法和技術。表現為:①培訓方式落后,重理論輕實踐,學用不結合,針對性差;②教育形式單一、枯燥,職工不感興趣。
3、機電設備使用不規范
在煤礦生產中,在廣大職工,甚至某些領導的心理存在著一種“大生產主義”思想,也就是說比較偏重于對煤礦生產,而不重視對機電設備的投入,有句古語說的好:“磨刀不誤砍柴功。”再好的設備不進行維護和修理,也不可能一直生產、出煤,這種讓機電設備超能力生產,野蠻使用設備,最終導致的結果是機電設備出現故障,影響煤礦的生產任務,甚至有可能在機電設備的運行中,發生一些機電事故。
4、設備預防性維修、保養不到位
機電設備長時間運行和在機電設備運行中職工操作的失誤都會引起設備的損壞,這就要求對設備檢修必須做到認真、細致、全面?,F在的維修人員力量不足,再加上維修人員整體素質較差、設備陳舊、維修工作量大等,所以對設備的檢查維修只能是哪壞修哪,年檢月檢工作很難進行下去。存在“只要設備在自己負責的八小時不出問題”的消極意識。班班得過且過,對設備運行中的異常振動、聲音、氣味等不進行認真觀察,進行簡單處理后設備帶病運轉,導致一些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或者更換一個螺母就能解決的問題到最后不得不更換一臺電機,因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和造成機電事故的現象也曾發生。據統計,發生的機電設備事故約有75%~80%是由于操作不規范、檢修不到位造成的。
5、機電設備綜合管理不到位
對于煤礦綜掘機電設備的綜合管理水平過于低下、落后,基礎管理水平差,更談不上所謂的技術管理,還有機電設備的帳卡圖標等物品都很不完整,甚至就根本沒有,這嚴重影響了煤礦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轉與工作,另外對于設備的技術檔案之類的資料也很不全面,所以更談不上計算機管理,所以,綜掘機電設備的綜合管理在煤礦實施方面很不全面,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二、相應對策
1、加大投入。
隨著煤礦生產對機電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我們要不斷的設備的選型和運行進行優化升級,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控制和防止煤礦機電事故的發生,而與此同時,有效的加大對機電設備資金投入,從而提高裝備水平,維持設備的新度系數水平,這可以為煤礦機電事故的發生其很好的預防作用。在煤礦生產中我們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來提高主設備的可靠性。
2、扎實地做好設備綜合管理工作
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掌握設備動態,建立、保管設備檔案,辦理設備調撥轉移手續,掌握設備技術、性能狀態,編制審查機電設備購置、更新、改造、修理、配件計劃,掌握大修資金的使用,對設備實行全過程的管理。
3、實行計劃管理,強化綜合平衡
對于計劃管理,這是煤礦機電設備實現先進管理的首要管理方式,從而要做好煤礦綜掘機電設備的管理工作,并且要使得其實現協調、平衡這方面的工作,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入手。對于煤礦企業來說,首要的是要有一個有助于計劃管理很好實施的協調平衡機構;另外就是要對整個煤礦機電設備建立一個比較健全的綜合平衡管理制度;最后,必須要對煤礦綜掘機電設備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維修,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使得機電設備不影響煤礦的正常高效安全生產。
4、加強機電設備檢測檢驗工作
煤礦企業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主提升、主通風、主排水、壓風設備、供電系統保護、防雷接地裝置等進行定期檢測檢驗。不使用未按規定檢測檢驗或檢測檢驗不合格的產品。專門升降人員及混合提升系統每年進行一次性能檢測檢驗,其它提升系統至少每3年進行一次性能檢測檢驗:新安裝的主要通風機投入使用前,必須進行一次通風機性能檢測檢驗和試運轉工作。在用主要通風機、主排水設備至少每月檢查一次,水泵、水管、閘閥、排水用的配電設備和輸電線路,每年雨季前進行一次全面檢修,并進行一次聯合排水試驗。對檢測檢驗不合格的機電設備要按標準要求整改到位,將機電設備的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5、突出機電管理重點
就煤礦機電設備的本身而言,其礦井機電系統就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在進行機電管理工作時,必須要抓住重點,突出難點。在目前情況下,主要要從兩個方面對煤礦機電管理工作進行改革。第一,從安全可靠性上進行入手,對危及礦井安全生產的重要機電設備及電氣設備必須要進行及時更新和改造,對達不到標準的設備要徹底放棄。以此這樣逐步提高設備的安全可靠性,第二,其工作環節有三個重點,即操作、維護、修理3個環節,不遵章操作,就會發生事故,不檢查保養,不能發現隱患,不修理,老化磨損得不到補償。
三、結語
由于煤礦井下生產作業環境的特殊性,所以必須對機電設備的安全管理有進一步的嚴格要求,故煤礦綜掘設備的機電管理系統人員素質問題以及綜采掘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先進程度,是否進入制度化管理,這些因素都會將直接影響礦井的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平、陳健永,當前煤礦機電管理中的問題探析【J】,2006;
【2】張憲鋒、滕孝來、張憲明、陳冬梅,如何做好煤礦機電管理工作【J】,2008;
【3】黨宏文,現代化煤礦機電安全管理的思考【J】,2008;
【4】朱建軍,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2008;
【5】周多慧、馮德清,煤礦機電管理與安全生產【J】,2009;
【6】王光武,煤礦機電技術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