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論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控制原理及應用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機電一體化時間:瀏覽:

  前言: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對不同學科的交叉與滲透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引起了工程領域的技術改造和革命。機電一體化作為機械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相互融合發展的結晶,打破了傳統的機械工程、建筑工程、控制工程等舊單元模塊的劃分,形成了集機械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技術為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

  1.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控制原理

  PC機控制一個機器運動是機電一體化技術典型的代表。就現代工業來說,基本上由PC機發出的電子信號,然后被機械識別,最后由電動機拖動。對于控制電動機的起動、停止、調速和制動,一般需采用接觸器或電子元件,通過控制電動機電路的通斷實現【1】。

  接觸器要控制電動機電路的通斷,主要是控制線圈的電源,即:接觸器的線圈通電,使其觸頭改變狀態,由原來的斷開的變成閉合,或者原來的閉合的變成斷開。由于計算機輸出的信號功率太小,而控制接觸器一般需要較大的功率才能工作。因此,為了實現對電動機的工作狀態的控制,需要通過斷電器或其它元件對控制信號進行功率放大,再用放大后的信號控制接觸器的通電與斷電。

  有觸點的控制系統是采用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的電路系統,是較早采用的控制方案,目前仍具有相當廣泛的應用;現在的控制系統很多采用晶閘管、晶體管等作為控制元件,稱為無觸點控制系統【2】。計算機輸出的信號同樣需要進行功率放大,然后控制允許通過的較大電流、能承受高電壓的晶閘管或大功率晶體管。通過控制信號控制晶閘管或大功率晶體管,實現晶閘管或大功率晶體管接通或斷開電動機的主電路,從而控制電動機工作。

  2.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縱觀我國機電一體化的發展歷程,可發現機電一體化在我國的起步發展是較晚的,為此,大量的基礎理論與技術未能得到較好的研究,國內也未能涌現出強大的自助研發能力,前期只能研究國外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從中獲得經驗和技術成果。但是,20世紀80年代起,機電一體化技術得到了國務院的重視,成立了專門的機電一體化領導小組,并納入了“國家863計劃”。在制定“九五”規劃和2010年發展綱要時充分考慮了國際上關于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動向,以及由此可能帶來的影響【3】。在國內,許多研究機構、高校設立專門項目、專業課程來研發、學習該技術,部分大型企業也對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表現。

  2.1 在現代機械制造業中的應用

  傳統的機械制造業是建立在規模經濟的基礎之上,靠企業規模、批量生產、產品結構和重復性來獲得競爭優勢,主要強調的是資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獲得高效率、高質量,其盈利來自于機器取代人,復雜的專業加工取代人工技能。而先進的機械制造業則不同,是以信息為主導,采用先進的生產模式、制造系統、制造技術、組織管理的全新機械制造業,具有網絡化、虛擬化、智能化、全球化以及環保綠色化的特征。現代制造業集成了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充分利用電子計算機技術,使制造技術提高到新的高度【4】,近年來,制造工程領域也相繼誕生了很多的新技術,如:計算機數字控制、現代集成制造系統、柔性制造技術等。

  2.2 在煤礦行業中的應用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向機電要產量、要效益是煤炭行業提出的新要求和目標。機電一體化在煤炭行業中有著小型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煤礦含有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一下幾個方面:(1)在線監控、故障自診、自動報警,即對煤礦機械的電動機、傳動系統、工作裝置、制動系統和液壓系統等的在線運行狀態監控,出現故障能動報警并準確地指出故障的部位;(2)節能降耗,提高生產效率,例如:井下使用的膠帶輸送機、通風機、提升機等,使用變頻起動、PLC控制系統,節電量就為30%左右,同時生產效率也大大提高【7】;(3)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煤礦機械實現自動化或半自動化控制,可以減輕操作者的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并減少因操作者的經驗不足對作業精度的影響。

  2.3 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

  機電一體化技術在數控機床及相應的數控技術中的使用,經過40年的發展,在結構、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等方面都得到了迅速提高【9】,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總線式、模塊化、緊湊型的結構,以單板、單片機作為控制機,加上專用芯片及模板組成結構緊湊的數控裝置;(2)能同時完成多個獨立加工任務或控制多臺和多種機床的能力,將刀具破損檢測、物料搬運、機械手等控制都集成到系統中去,實現了多過程、多通道控制;(3)WOP技術和智能化的運用,系統能提供面向車間的編程技術和實現二、三維加工過程的動態仿真,并引入在線診斷、模糊控制等智能機制;(4)系統的多級網絡功能,加強了系統組合及構成復雜加工系統的能力;(5)硬件體系結構和功能模塊具有層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標準,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戶的使用效益,實現了開放性設計;(6)數控功能、CNC系統控制功能,得到豐富和加強的大容量存儲器的應用和軟件的模塊化設計。

  結束語:

  機電一體化將會促使機械工業發生戰略性的變革,也會使傳統的機械設計方法、設計概念發生革命性的變化。本文對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控制原理及主要應用領域進行了討論闡述,大力發展新一代機電一體化產品,不僅是改造傳統機械設備的要求,而且也是推動機械產品更新換代和開辟新領域、發展與振興機械工業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郭致江.機電一體化技術淺析[J].中國電子商務,2011,2:102-103.

  [2]董金森,張小揚.論機電一體化技術[J].有色金屬加工,2009,38(1):51,55-58.

  [3]郝明煥,湯宏偉.機電一體化的應用[J].科技論壇,2011,(19):72-72.

  [4]陳冬,盧永霞,等.機電一體化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致富時代,2010,3:161-161.

  [5]黃麗軍.機電一體化技術及其應用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101,(28):26-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高邑县| 金昌市| 乌拉特后旗| 连南| 民权县| 团风县| 九江市| 诸暨市| 浪卡子县| 麻城市| 枞阳县| 庆安县| 祁东县| 麻城市| 汉沽区| 盱眙县| 乐都县| 芦溪县| 乌鲁木齐市| 蕲春县| 宕昌县| 石泉县| 双城市| 西和县| 绥芬河市| 垫江县| 孟州市| 广汉市| 定边县| 砀山县| 汤阴县| 白水县| 饶阳县| 闽侯县| 左云县| 南平市| 东丽区| 宜良县| 枝江市| 苏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