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要組織教師編寫以項目為引導、以任務為驅動、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的理實一體化校本教材,結合“雙證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把職業資格標準融入校本教材中,將電工電子技術應用人才培養標準按照職業特定技能標準、行業通用技能標準、跨行業職業技能標準和核心技能標準四個模塊來設計,突出與實踐技能相關的必備專業知識。
關鍵詞:一體化,高職教育,電子信息專業,教學模式
在搞好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教學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的訓練,以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拉近學校與企業、學生與職工之間的距離,這是高職教育的一個鮮明特征。
一、探索一體化教學的意義
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面向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需求,因此,構建一個以就業為導向、以職業為本位的符合職業教育目標要求的教學體系顯得尤為重要。這種教學體系就是一體化教學體系。一體化教學體系,就是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作為一個整體考慮,單獨制定教學計劃與大綱,構建職業能力整體培養目標體系,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落實來保證整體目標的實現。
通過一體化教學,可以達到以下幾個轉變:教學從“知識的傳遞”向“知識的處理和轉換”轉變;教師從“單一型”向“行為引導型”轉變;學生由“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教學組織形式由“固定教室、集體授課”向“室內外專業教室、實習車間”轉變;教學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體、網絡化、現代化教育技術”轉變——從而以“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體現職業教育的實踐性、開放性、實用性。
二、教學模式改革
隨著電子技術業的飛速發展、信息量的急劇增加、電子工藝技術的日新月異,特別是表面安裝技術迅猛發展并在電子產品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對職業學校關于電子信息專業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
經過幾年的探索,我們認為,要達到高職教育的目標,首先要真正構建一套成熟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1、培養適應一體化教學的“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指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職業資格,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教師。“雙師型”教師是教育教學能力和工作經驗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對提高職業教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一體化教學需要的是“雙師型”教師,沒有“雙師型”教師,理論和實訓還是割裂的。雙師型教師必須具有綜合職業能力,能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綜合職業能力不僅是操作技能或動手能力,還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態度等為完成職業任務所需的全部內容。
2、編寫一體化教材。一體化教學與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有相近之處,是目前高職院校正在積極實踐的一種培養職業技能的教學模式。但是,一體化教學過程要求理論與實訓設備完全匹配,需要配套理論與實訓一體化的教材,特別是將相關課程整合后的一體化教材。傳統的教材一般都強調理論的全面性和系統性,不能適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需要。
4、完善多元化的質量評價體系。考評是一體化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一體化教學在考評之前,教師要充分評估學生的實際能力,以防所編試題難度過大或難度過小,不能真正反映學生的學習效果。此外,一體化教師在平時上課時,要認真記錄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作業完成情況,這樣打出來的平時成績說服力強。一體化試題中理論宜占30%,實操宜占70%,以突出職業教育的技能特色。
三、一體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體化教學在電子信息技術課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體現了職業教育的辦學宗旨,突出了“技能訓練”這個職業教育核心,但是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具體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孫偉宏 從案例到反思: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8(2)。
[2]楊清學《電子裝配工藝》.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出版:1-138。
[3]徐國慶 職業能力的本質及其學習模式[J].職教通訊,2007(1)。
[4]姜大源 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