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三教”改革是當前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本文積極探索依托“三教”改革,在高職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教學中,通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開發立體數字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教學措施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借鑒。
關鍵詞:“三教”改革 網絡綜合布線 課程教學
課 題:本文系2020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立項編號2020SJA0655)“基于工程思維的高職網絡綜合布線教學實踐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事關職業教育“誰來教”“教什么”和“怎么教”問題的“三教”(教師、教材、教法)改革任務。“三教”改革是當前職業院校提升辦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切入點,其中,教師是根本,教材是基礎,教法是保障。
高職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是計算機網絡基礎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往的教學重視學生的操作環節而弱化了設計環節,雖然學生能熟練完成相關操作,但創新思維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當前社會需要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只有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才能滿足行業企業的要求。
“三教”改革對職業教育提出了要求,在高職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采取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開發立體數字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等措施有效促進“三教”改革的實施。
一、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三教”改革,教師是根本。教師要立足于當前職業教育發展和建設的需要,不斷更新理念,以生為本,探索最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具備企業和社會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實現職業學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教學目標,有效促進職教“三教”改革的實施。
教師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綜合素養、職業能力和職業精神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向學生滲透工匠精神、職業理想和職業態度的相關知識內容。同時要關注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培養。
工程思維在工程活動中處于中心地位,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貫穿于工程活動始終,滲透于工程活動各環節,對工程活動起著支配與指導作用,制約和決定著工程理念的水平。工程思維既是工程問題求解的過程,也是理想客體對象化、現實化的過程。網絡綜合布線是一門集設計與制作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企業需要的不是只會打線布線的操作工,而是有整體觀、能設計的綜合型人才。在高職網絡綜合布線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還要幫助學生形成工程思維方式,以更好地滿足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發展需求。
二、開發立體數字資源,助力教材改革
“三教”改革,教材是基礎。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是教學內容的支撐和依據,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教材通過“教什么”決定了學生“學什么”,直接影響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網絡綜合布線課程具有理解難、實踐難的特點,教師需將教材建設和專業教學資源庫、在線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平臺等信息化教學資源相結合,開發互相融合、互為補充的新形態立體化教材。
教師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在教材的改革中要凸顯實操性和技能性,重視實踐技能的培養,要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選取來自工作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依據工作項目設計教學項目。項目應依據學生的發展需要,選取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項目。例如,在“網絡綜合布線”的“配線子系統”項目中,教師可依托真實配線案例進行項目教學,根據實際需要配套開發立體化和動態化的信息化教育教學資源。針對教學難點,教師可制作Flash教學游戲??紤]到學生學習能力差異性以及教師的細節展示,教師可錄制微課視頻。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熟悉操作流程和相關工具的使用,教師可借助仿真實訓軟件讓學生進行無耗材模擬練習。為便于學生更有效地開展學習活動,教師可設計制作包括學案、任務單等資源的學習包,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
教材除了應具有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技”的載體功能外,還應具有職業道德、行為規范、社會價值觀等“德”的載體功能。教師要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入“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因素,注重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和引領,培養學生敬業愛崗、工匠精神、團隊精神,讓“德”培養隱藏在“技”培養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中,從而達成培養德技兼備、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目標。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力推教法改革
教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陶行知說過,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根據做的法子,事情怎樣做就怎么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推進教法改革。
(一)實施項目教學
基于項目的學習能使學生在真實的、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中發揮積極作用,允許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尋找自己的解決方案。在傳統的教學中,學生在完成配線系統任務時,只需按照任務書上圖紙要求實施即可,圖紙上已清晰標明了線路的走向,不需要學生自行設計。由于時間的限制,職業技能大賽也是采用這種形式。這樣雖有利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但不利于學生設計和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可引入具體裝修案例項目,結合實訓室設施,建立模型,將項目分解成設計、實施和檢測三個任務,按照布線實際工作流程進行項目化教學。
設計階段,教師在線連線客戶,由客戶提出要求和基本條件。學生根據需求,自行設計方案,以小組為單位,在經過現場勘查后,推舉出小組代表方案,參加小組間比賽。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各方案,選出最優方案作為班級唯一設計方案報客戶審核。在方案獲得通過后,制作系統圖、施工圖、材料表、預算表,再報客戶審核。
實施階段,學生根據既定方案進行模擬施工。學生先在仿真軟件上進行模擬操作,熟悉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流程;然后在實訓室內,根據模型,分組在仿真墻上完成相應操作。制作完成后,交叉完成學生間的評價,教師也參與評價,最終選出本班水平最高的團隊,代表本班參與項目布線工程施工。在實地施工過程中,施工團隊根據既定方案進行操作,其余學生在觀摩的同時,反思自身不足,以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