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編者按:2021年4月29日,《鄉村振興促進法》(以下簡稱《促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我國第一部直接以“鄉村振興”命名的法律,也是一部全面指導和促進鄉村振興的法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制定《促進法》,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保障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的重要舉措;是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要支撐;是充分總結三農法治實踐,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三農法律體系的重要成果。會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農業農村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就《促進法》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現摘要刊登,以饗讀者。
問:能否介紹一下《促進法》的主要特色及其亮點?
答:《促進法》的特色及亮點主要體現在:一是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促進共同富裕作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導思想。
二是堅持鄉村全面振興。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整體部署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制度舉措。
三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干部配備優先考慮、要素配置優先滿足、資金投入優先保障、公共服務優先安排的要求,建立健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組織保障、資金投入、政策支持等制度政策體系。
四是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將維護農民主體地位、尊重農民意愿、保障農民合法權益擺在突出位置、貫穿法律始終,真正使農民成為鄉村振興的參與者、支持者和受益者。
五是堅持城鄉融合發展。順應農業農村發展要求和城鄉關系變化趨勢,協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促進城鄉要素有序流動、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問:《促進法》在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方面有哪些規定和體現?
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中,強調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保障農民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維護農民根本利益。
在促進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方面,規定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的一系列舉措,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有利于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機制,保障成員從集體經營收入中獲得收益分配的權利。
在鄉村治理方面,完善農村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健全村民委員會民主決策機制和村務公開制度,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在公共服務方面,提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明確要求,從傳承和發展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基礎教育和公共衛生服務保障,培養高素質農民,統籌規劃、建設公共基礎設施,發展農村社會事業等各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
在社會保障方面,完善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制度,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隨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年人以及殘疾人、困境兒童的關愛服務。保障進城落戶農民和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在鄉村建設方面,加強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和服務,嚴格禁止違法占用耕地建房。嚴格規范村莊撤并行為,嚴禁違背農民意愿、違反法定程序撤并村莊。加強鄉村生態保護和修復,采取措施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問:民以食為天,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必須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請問,《促進法》對此作出了哪些規定?
答:首先,將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納入法治保障。《促進法》明確,國家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采取措施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其次,為解決“兩個要害”提供法律支撐。保障糧食安全,要害是耕地和種子。法律規定國家嚴格保護耕地,嚴格控制耕地轉為林地、園地等其他類型農用地,要求各省(區、市)應當采取措施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規定國家實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同時,《促進法》明確,國家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質資源庫建設,支持育種基礎性、前沿性和應用技術研究,實施農作物和畜禽等良種培育、育種關鍵技術攻關,推進生物種業科技創新等。
再次,強化“三保”,實現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三保”就是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促進法》規定,國家實行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采取措施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和質量安全,并專門明確,分品種明確保障目標,構建科學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體系。
最后,大力發展“三品一標”,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也就是新“三品一標”。《促進法》對推進“三品一標”,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作出了明確規定,同時還對農業投入品使用作出了限制要求,規定不得違反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規定,不得超范圍、超劑量使用。
問:鄉村建設行動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請問,《促進法》對此作出了哪些方面的規定?
答:鄉村建設行動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也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促進法》主要從四個方面作出了規定:
規劃引領。明確要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循序漸進,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安排村莊布局,依法編制村莊規劃,分類有序推進村莊建設。同時,針對個別地方合村并居中損害農民利益的現象,規定要嚴格規范村莊撤并,嚴禁違背農民意愿、違反法定程序撤并村莊。
推薦閱讀:鄉村振興戰略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