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普及,計算機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之處越來越多,計算機專業也成為了學生選擇最多的專業,C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專業中的核心課程,筆者教過很多屆的學生C程序設計,對于C程序設計教學的難點有著深刻的體會。在本文中,筆者以自身的經驗為依據,首先論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的重要性,接著介紹了教改在實踐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筆者從增強教師教學教學能力、豐富教學方法與考核方式兩個角度提出了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與實踐的建議。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C程序設計;教改與實踐
前言:
由于市場需求的推動,計算機專業是當前非常熱門的專業,但是傳統的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其原因是社會對先進知識需求的加強,學生對實踐教育需求的指數增長。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成為了當前教育教學的主要改革方向與目標。怎么進行C程序設計教改?向哪個方向進行改進?是我們所有計算機專業老師需要思考和解決的。
1.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的重要性
計算機在生產生活應用逐漸擴展,促使了計算機專業如火如荼的發展,作為計算機專業課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C程序設計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核心課程。計算機專業具有就業率高,工資薪酬,工作方式與工作時間靈活,注重實踐等特點,因此,計算機專業的報名人數逐年遞增,造成了相當大教學壓力。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畢業后,離不開設計程序,制作軟件,這就需要相當熟練的C程序設計能力,因此,改革當前注重理論教學的教學模式,逐步改革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才是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方向。除此之外,計算機專業的C程序設計課程還具有獨有的特點。首先,C程序設計課程是一門關注實踐的課程,過多的理論無法提升學生的操作水平,更無法幫助學生真正掌握C程序設計課程的知識點。只有以實踐為核心,以實踐為目標,在鞏固學過的理論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應用能力,才能真正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度。不僅如此,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是學生未來步入社會,實現人生理想,為祖國做貢獻的重要提升方式。
2.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需要解決哪些現有的問題
2.1教師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學經驗不足
當前,實力強大的企業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一般都會采用最先進的C程序設計軟件,因此在培養中需要為學生教授先進的C程序設計軟件與操作技術,需要幫助學生建立先進的知識體系。在筆者的各地走訪過程中,筆者發現,各地的計算機教師對于當前最先進的C程序設計軟件與操作技術的教學處于很模糊的狀態。很多老師的教學都會出現內容錯誤,或者教授內容過時的現象。教師們教了很多年的經典的C程序設計軟件及其操作方法,他們的教學方法通常都是針對經典的C程序設計軟件,在教授最新的計算機軟件時,如果將這種方法直接運用在新的計算機軟件的教學上,可能就達不到應有的教學目的。再加上很多老師自己的學習模式還仍舊是原來的通過書本來學習,而非常新的軟件通常沒有配備相應的教學書籍,老師對于當前先進的C程序設計軟件的操作變革一知半解,這就為教學帶來了巨大的難題。
2.2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學手段與方法單一
當前大部分學校的C程序設計課程采用的都是簡單的傳統的授課方法,即將課程分為兩類,一類是理論課,一類是實踐課。通常情況下,理論課的課時安排比實驗課多,理論課的考核所占比重比實驗課重。這就導致了學生對理論更加關注,而事實上,只有通過實踐的不斷鍛煉,學生才能真正掌握理論課程的知識,真正做到知識的熟練運用。很多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單一,只有簡單的PPT與老師的講解,缺少多樣化的形式,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更難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由于計算機專業本身具有抽象的特點,尤其在C程序設計課堂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將會十分淺薄,教學效率十分底下,教學資源得到了浪費。在考核時,大多數學校都采用單一期末考試的形式,考試內容也大都是理論課的知識,這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是非常不利的。只有將考核比重進行調整,增加實踐能力在考核中的比重,增加創造性創作在考核中的比重,才能真正培養出實用型人才。
3.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與實踐
3.1增強教師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的教學能力
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就要從提升教師的教學方法入手。比如在課程的開始,老師要帶領學生對書本進行一個較慢速度的回顧,給提升課程一個緩沖的階段。在預熱授課中,要教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方法,通過這兩種辦法,來將學生們參差不齊的學習水平拉到一個起跑線上。在課程的進行時,要關注同學們的學習狀態,針對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授課速度。在基礎知識回顧后,要空余一段時間給基礎薄弱的同學進行課后的自我學習,接著,就需要開始進行一定深度的程序設計實踐教學,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與掌握。對于C程序設計課程,要不斷在課程的推進過程中穿插著復習,由此就要求課程的進度要合理,基礎與提高之間一定要有空余期,來幫助學生銜接知識之間差異與知識之間的邏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也要增加教師所能教授的課程門類,提高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C程序設計課程的主要任務不是增強學生的理論素養,而是要為學生以后在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做鋪墊,幫助學生掌握未來可能的從事的方向與從事的職業所要求的操作能力。最后,C程序設計教學老師要提高講解新軟件的實際操作的能力,幫助學生在實操方面有一個穩定而堅實的基礎。
3.2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考核方法培養C程序設計的應用型人才
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要求老師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與最終的考核方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學生的創造力與學習質量。在教學方式上,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首先翻轉課堂要求改變原有的知識學習與教授方式,將知識的學習放在課程的前面,讓學生通過老師布置的任務與學習資料進行自我學習,老師需要在布置任務的同時給學生講解整個C程序設計的知識體系與知識框架,并通過各種形式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中,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更深入的探討,課堂的開展主要是以討論為主,老師通過提問引發討論,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形成自己的見解,從而進行各種思想的碰撞。在課堂的最后,老師負責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講解,并布置下一次的自主學習知識。翻轉課堂的安排,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有利于幫助不同水平的學生達到同樣的學習高度。
4.結語:
由于我國的互聯網企業數量在不斷飆升,計算機專業在當前的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從人才的需求方面來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斷上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與實踐是老師與學生進一步提高專業能力的必經之路。同時,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學體系的完善也是我們國家教育進步的必然要求。只有解決好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C程序設計教改與實踐所面臨的問題,才能真正提高我國的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婷.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教學改革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10):182-184.
[2]姚慶玲.“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09(19):69-72.
推薦閱讀:人才培養論文題目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