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特殊兒童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存在著缺陷或障礙,律動教學作為特殊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開兒童心靈的鑰匙,而手勢語作為律動教學中重要的溝通方式,關系著教學的效果。文章從律動教育的概念和內容入手,闡述了律動教育對特殊兒童的重要性,從直觀化形象化教學、感知韻律和節奏、教授動作三個方面,分析了手勢語在特殊教育律動教學中的運用,并總結出律動教學中手勢語的作用。
關鍵詞:特殊教育 律動教學 手勢語
一、律動教學的概念與內容
律動教學是指系統性地開展舞蹈、音樂、基本體操和游戲等活動,打開兒童的心靈,促進兒童身體和心理各方面健康全面發展。律動教學對象通常是幼兒、低年級學生和特殊兒童,以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體驗情感。律動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律動知識和技能,開發智力,鍛煉身體,使學生身體和心理得到協調、均衡發展。律動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聽覺、視覺、觸覺、振動覺等,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協調能力,通過模仿與練習,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空間定向能力,培養學生對韻律的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此外,律動教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與教師和其他學生的互動、交流與合作,提升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的良好品質,塑造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品格。
二、特殊教育律動教學中手勢語的運用
在律動教學過程中,手勢語是教師與特殊兒童溝通的主要方式。由于特殊兒童在身體或心理等方面存在著缺陷,反應能力慢,理解能力差,需要教師運用恰當的手勢語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
(一)運用手勢語直觀化、形象化教學
目前,在律動課堂上,教師多使用多媒體播放音樂、影視作品進行教學,豐富課堂內容和教學組織方式。但是多媒體只是律動教學的輔助工具,不能代替教師在課堂中的組織和指導作用,對于聽覺有障礙的學生,教師的手勢語在課堂中的作用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部分學生除聽力外,視覺、嗅覺、觸覺都非常健全,也有思想和感情。他們聽不到聲音,無法感知音樂的內容,不能感受音樂中所飽含的感情,這就需要律動教師運用一定的手勢語幫助他們理解課堂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授內容時,會做一些形象的手勢語,生動地表現教學內容,加強視覺表現力,幫助學生理解、強化記憶
(二)運用手勢語感知韻律與節奏
在律動教學中,通常會用到音樂,通過音樂的韻律和節奏,讓學生感受音樂,體驗情感。對于聽力有缺陷的學生,通常聽不到音樂,無法感知到韻律和節奏,更不能體驗樂曲中的情感。律動教師的手勢語能夠幫助學生感受節拍,對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律動教師運用節奏指揮鏡面手語,跟隨音樂節拍用手勢語比劃出表示1/4或1/8節拍中的節奏,并用腳踩鼓來表示節拍的強弱。學生只需觀看教師的節奏指揮鏡面手勢語,并感受強弱鼓點的變化,運用視覺與感覺完成韻律和節奏的感知,以彌補聽覺上的不足。比如:教師手上比劃的拍子數快,腳踩鼓點強,學生能夠感知出歡快的樂曲;手上比劃的拍子數慢,腳踩鼓點弱,學生能夠感知出舒緩的韻律。當學生熟悉教師的手勢語后,就能通過感知音樂的律動和節奏以把握音樂的內涵。對于還有殘余聽力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用心聽節奏、看手勢、聽鼓點,強化節奏訓練,發揮殘余聽力的潛能。
三、手勢語在律動教學中的作用
在特殊教育中,律動教師運用手勢語,以手代口講授課堂內容,增加學生感知音樂和表現舞蹈動作的能力,手勢語在律動教學中的具體作用如下:
(一)提高教學效果
由于特殊兒童身體或心理存在缺陷或障礙,尤其是聽力存在缺陷的兒童,他們聽不到聲音,在律動課堂上,無法理解課程內容,更無法感知韻律和節奏。此時,教師的手勢語就成為與學生溝通的主要工具。節奏指揮鏡面手勢語能夠讓學生通過視覺感知節奏和韻律,加強對音樂的理解。雖然聽力有障礙的學生,其視覺、觸覺和感覺都是健全的,手勢語此時就相當于教師的語言,可以形象化地展示課堂內容,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感知韻律和節奏,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此外,手勢語的教學效果比口語的教學效果更好,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處于具體思維快速發展的階段,手勢語形象化地展現教學內容,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增加課堂的互動,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教學效果明顯,也是學生喜歡參與的教學方式。
(二)增強學生參與性
律動課堂不同于其他課堂,需要學生參與到舞蹈動作學習與練習中,甚至有時要學生自己編排舞蹈動作,這些都需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完成教學任務。特殊兒童身體或心理上的缺陷或障礙,增加了他們參與舞蹈表演的難度,尤其是聽力有障礙的兒童,他們無法跟著節拍展現舞蹈動作,增加了課程的難度,對學生的自信心也有一定程度的打擊,導致他們不愿意參與課堂教學。動作鏡面手勢語是一種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通過鏡面形式進行動作示范的教學方式,學生無需考慮左右方向等問題,只需跟著節奏照著教師的動作,既是學習也是練習,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教師也可清楚地了解學生的進度,及時指導并糾正錯誤。
結語
特殊兒童在身體和心理上存在缺陷或障礙,他們的教育問題更應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律動教學對于打開學生心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對于聽力有障礙的兒童來說,律動教師就需要運用大量的手勢語,采用鏡面手勢語的方式講授課堂內容,幫助學生感知音樂節奏與韻律,指導舞蹈動作學習與練習。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更能增強學生參與性,最終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增強自信。特殊兒童的健康成長發展,需要教師的努力,更需要社會的支持,以推動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婷婷.淺談聾生律動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3(2).
[2]鄔云燕.了解聾生心理 合理使用手勢[J].內蒙古教育,2010(4).
[3]葉素娟.如何開展聾校的律動教學[J].南京特教學院學報,2008(2).
[4]顏笑濤.淺析如何提高聾生律動教學效果[J].教師,2013(2).
[5]高育紅.淺談如何在特教學校中上好律動舞蹈課[J].赤子,2013(19).
[6]張雅琳.共“舞”精彩人生――淺新聾較律動教學的幾點方法[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3(1).
[7]彭文平.寓美于教生成無聲――談聾校律動教學中提高聾生的舞蹈表現力[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1(8).
推薦閱讀:《現代特殊教育》——中國發行量最大的特殊教育專業期刊 讀者對象:特殊教育學校、有特殊兒童少年就讀的普通學校和康復機構的教師及其他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