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其與教育領域的融合,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開展教學活動也變得越來越普遍,有利于將教學內容直觀化、具體化,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要部分,引入現代教育技術、探究德育教育新的開展方式成為小學德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方向,能有效彌補傳統小學德育教育的不足,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本文分析了小學德育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現代教育技術;道德品質
隨著教育的創新、信息技術的發展,現代化教學技術已經逐漸走入學校教育中,促進了教育現代化發展。小學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點,開展德育教育是為了培養小學生心理素質、思想素質、政治素質、法紀素質、道德教育素質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認知。但在目前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制約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高效開展。小學德育工作者應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探究德育工作新模式,不斷提高德育工作效果,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一、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絕對主導,學生主體性地位被忽視
在以往的小學德育教育中,大部分教師都認為小學生年齡過小,認知水平和自控能力有限,因此僅僅將其作為德育教育的對象和客體,以教師為絕對主導,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導致德育教育無法使學生信服,不利于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
2. 德育教育內容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德育實踐需求
小學德育教育所使用的材料過于陳舊,存在與時代發展脫節的問題,很難滿足當代小學生的思想認知需要,給學生一種內容空泛感,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導致學生思想道德認知水平發展緩慢。此外,傳統的德育教育存在一刀切的問題,忽視了不同小學生的個體發展需求,限制了實際德育教育效果。
3. 德育教育方法單一,缺乏實效性
傳統的小學德育教育多側重于理論教學,對于學生道德行為規范的培養重視不足,且采取的德育教育方式多為課堂說教,局限在校園中,與現實社會脫節,缺乏適應性和實效性,無法引起學生共鳴。再加上小學生生活經歷少,在掌握道德知識后缺乏生活實踐,導致其無法內化德育知識,使其成為道德修養。
二、小學德育教育中現代教育技術的具體應用
1.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多元教學互動
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中,德育工作者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德育思想,在結合小學生認知能力的條件下,掌握學生道德品質成長的關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多元化教學互動,將德育課堂交還給學生,創設多元課堂德育環境,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進行隱性德育教育滲透,降低學生的抵觸感,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和自我意識,讓學生能夠主動獲取知識,內化為自身的修養。例如在“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好學生”的內容教學中,教師應摒棄單純進行“助人為樂多么多么好,是小學生應具有的品質”之類的說教,采取現代信息技術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教學之前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或合作探究,尋找助人為樂的相關素材,并讓學生在課堂上表達和辯論,總結出助人為樂應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的“助人為樂觀”,并引導學生形成鄙視虛假和不誠信行為的觀念。
2. 充分利用網絡德育資源,強化德育針對性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在小學德育教育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德育資源,通過互聯網收集德育教育相關的圖片、文字、視頻等,利用電子白板展示,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變傳統德育教學資料陳舊、學生德育知識學習興趣不強的狀態。例如:在“形成健康的財富觀”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搜尋小學生感興趣的德育相關資源,比如TFBOYS參加慈善晚會的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然后通過明星捐款用于慈善的事例讓學生形成正確、健康的財富觀,懂得要對社會抱有一顆感恩的心。此外,教師還可以針對小學生認知水平和德育發展,設計微課輔助教學,結合德育教學內容設計成助人為樂、熱愛祖國、感恩孝道等主題德育微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德育需求,促進所有學生道德修養的提升。
3. 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全方位的德育體系
要提高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效果,就不能將德育教育工作局限于學校教育中,需要結合社會、家庭等構建全方位的德育教育體系,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德育氛圍,從而實現家庭、學校、社會共同合理,實施德育教育的局面,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覆蓋面,促進小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通訊軟件與學生家長實時交流學生的思想狀態和實際學習情況,幫助家長選擇合理的德育教育方式,強化家校關系,共同實現對小學生的德育教育目標。
此外,教師還應與社區部門交流,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德育實踐活動,如:社區志愿者上門服務、社會環境整治等,然后通過網絡直播平臺在班級中直播,激發學生德育實踐的積極性,便于教師及時全面掌握學生的德育實踐情況,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
總之,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創新,小學德育教育工作者應在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中積極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探索德育新方法,實現德育教育目標,提高德育工作實效。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多元教學互動,利用網絡德育資源,強化德育針對性,借助信息技術構建全方位的德育體系,以此構建德育教育新模式,讓小學生在良好的德育氛圍中提升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 陳朋濤.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小學德育工作探索[J].中國農村教育,2018(7).
[2] 邵振飛,孫麗萍.小學德育教育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4).
[3] 張會梅.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
推薦閱讀:《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曾用刊名:吉林商專學報;吉林商業高專學報,1985年創刊,(季刊)是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主辦的學校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