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小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發表范文(兩篇)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下面是兩篇小學課堂教學設計論文范文,第一篇論文介紹了小學數學練習課的設計,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練習課中學習和掌握知識,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第二篇論文介紹了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策略,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策略進行探究,研究出高效、可行的課堂設計策略。

小學教學設計

  《小學數學練習課的設計》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在練習課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教學設計方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練習課學習中掌握知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練習課;設計策略練習課是培養學生鞏固知識、運用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能力訓練的關鍵步驟。因此在設計練習的時候,我們要根據教材提供的內容,對教材里的習題做適當調整、組合、補充,使之能從基礎性、層次性、多樣性等方面適應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需求。

  如何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習題課,讓數學練習散發出新課程的氣息,下面談一談個人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一、聯系實際,注重基礎性

  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練習設計,注重練習的基礎性,可以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的訓練有利于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對學習數學更感興趣、更有動力。在設計練習時,我力求把握基礎,使練習有助于學生對數學基礎知識的認識,對學習方法的鞏固,使學生在輕松掌握基礎知識之后,有能力和信心去解決更高層次的題目。

  例如,在教學“分數除法應用題”時,我提問:“我們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男生25人,女生20人)“根據這兩條信息,你們想到什么?”(男生人數是女生的5/4,女生人數是男生的4/5)“根據以上信息,大家能不能選取其中兩條,提出一個問題呢?”通過學生自己提問,讓他們在提問中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并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通過這樣的練習,讓學生都有信心設計出與他人不一樣的問題,不僅培養了學生思考問題的全面性,也提高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探索精神。

  二、捕捉難點,注意層次性

  練習課的設計要合理地選擇范例和練習題,既要有典型,也要有難度,從而達到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目的。在設計練習課時,不管是練習內容的選取還是練習形式的呈現,我都盡可能地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知識水平的差異,進行不同層次的設計,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重點、有自己的難點,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感到有“事”可做。

  例如,在教學《克與千克的認識》這節課后,我根據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一些錯誤,比如把5千克61克換算成了561千克,通過適當針對性的鞏固練習,讓學生掌握質量計量單位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與換算。又如在教學《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時,發現有學生在計算“數中間有0”時容易出錯,比如六十億零二寫成600002,把萬級上的“0”漏掉了,這種錯誤情況存在較多。因此我通過各種變換練習,讓學生一步一步地掌握知識點,并學會靈活應用,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掌握知識要領,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三、動手操作,注意思想性

  數學練習的設計一定要貼近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要能夠讓學生在解題中潛移默化地感受到生活和數學是融為一體的,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例如,在進行《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的探究時,我設計了這樣一道習題:假如我們班36人去“瘦西湖公園”參觀游覽,門票每人80元,40人及以上可以享受八折優惠,你認為怎樣買票最合算?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生活經驗不同,所以設計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全班36人沒有達到40人,不可以享受八折優惠,只能買36張,所以共花80×36=2880元。第二種方案:我們可以先買40張享受八折優惠,需要花80×40×85%=2720元,比第一種少花錢160元,所以就買40張。第三種方案是買40張花去2720元,然后把剩下的4張賣給其他游客,可以得到80×4=320元,相當于買36張只花了2400元。這道題的練習具有很強的實際意義,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生們在答題時既緊張又興奮,充分體會到了“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四、新穎生動,注意趣味性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好奇的、好動的、好玩的。設計練習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多找新的練習形式、新的題型,避免陳舊、呆板、單調重復的練習模式,保持練習的形式新穎、生動有趣,讓學生有自主的選擇權,選擇他們自己認為生動的、有趣的題目。

  在練習中,我有意設計一些改錯題,讓學生在找錯誤的同時,也提醒他們自己千萬不能犯同樣的錯誤;有時也設計一些判斷題,在判斷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多樣性、新穎性,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通過設計操作實驗題,達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感官參與能力的目的。而那些好動的學生更樂于在課堂上動手實驗,在愉快的心情下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訓練;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我有時也設計一些生動有趣、形象直觀的數學練習,如猜謎語、講故事、做游戲、直觀演示、模擬表演,摘取智慧星、各類小競賽等,讓學生感覺自己在做練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同時由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練習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加強聯系,注意綜合性

  數學是其他很多學科的基礎,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前提。所以,數學練習設計可以不僅限于數學這一門學科,也可以讓學生通過數學去領略其他學科的精彩。我們在設計練習時,可以充分利用數學的這一特點,適當地在我們的數學練習中穿插一些其他學科知識,豐富我們數學練習的內涵,以學生已學科目的知識為基礎,以情景主題為背景,設計一些可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題目,以培養學生更廣闊的視野。

  例如:在學習“分數”時,我把數學知識與語文知識結合起來,在優美的詩中來學習計算百分數的問題: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只花。(1)這首詩,看看哪些字出現得多?(數字)(2)數字出現的次數占全詩總字數的幾分之幾?(3)課后找一首詩,使某一個字出現的次數至少占10%,然后有感情地朗讀。放學后,學生既要找詩,又要讀詩,還要計算,通過找、讀、算,學生收獲頗豐。

  通過設計貼近生活、注重基礎的適度練習,分清難點,明確重點,可以使我們的練習課更具有層次性,讓不同的學生都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總之,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和組織練習,做到精選、多變、巧練,通過點——線——面不同層次的練習,學生能夠理解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也能夠培養自身的數學應用和創新能力。

  作者:張桂珍 單位:江蘇省高郵市北海小學

  《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策略》

  課堂教學設計是指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綜合考慮課程要求、教學目標和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對教什么內容、如何教等進行安排的過程。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進行教學時的參考模板,對課堂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們初中數學教師必須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策略進行探究,研究出高效、可行的課堂設計策略,以適應時代的要求。

  一、重視課堂教學設計,貼合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有些數學教師認為課堂教學設計就是“備課”,往往敷衍了事,有些教師的教學設計通常只涉及本堂課教什么內容、如何教,而不涉及到為什么教這個。由于缺少對教學設計的重視,不貼合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時往往會偏離教學目的,教學過程往往根據教師的經驗進行,教學方法不切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課堂教學設計,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以教學目標為基礎,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明確教學要求,全面理解和分析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內容來設置提問方式,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選擇恰當的教學工具,創新教學方法,為更好地達成教學目的做鋪墊。

  二、注重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

  1.創新提問方法

  課堂提問是一種普遍的教學方法。教師采用提問方式科學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答案,總結一般性的規律。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教學的提問方式較多為“是不是”、“能否”、“對不對”,缺少對學生的啟發性,學生只是簡單的回答是或否,沒有進行獨立的思考。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應當深入探究問題,提問學生“是什么”、“為什么”,在學生的獨立思考之后,引導學生總結規律,得出結論。例如,在教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這一課時,我先帶學生回顧了全等三角形的定義,然后在黑板上畫了兩個各邊長都對應相等的三角形,提問學生“這是不是全等三角形?”學生回答“是”,于是我接著提問“為什么這兩個是全等三角形?”學生回答“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定義,這兩個三角形能夠完全重合,所以我認為這兩個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我順勢又問“你們怎么知道能重合?”一位學生在思考后回答“因為第一個三角形的每條邊在第二個三角形里面都有同樣的。”通過這個過程就能引導學生推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律,減輕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

  2.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當綜合考慮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學內容、學生的興趣以及教學環境。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增添教學樂趣,使教師的教學如魚得水。

  例如,在進行《正多邊形與圓》的新課教學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準備了圓形紙片,上課時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探究如何在一個圓內畫出正方形、正五邊形和正六邊形。學生討論激烈,也想了許多方法,有的學生想到把紙片折疊來得到正多邊形,有的同學用筆在紙片上畫線不斷調整來得到多邊形,最后在我的提示下,其中一個小組想到將圓心角平分來得到正多邊形。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學生互相交流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提高了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應當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理解學生的層次性,教學設計要體現公平性

  教育應當是公平的,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理解學生的層次差異,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師不能以有色眼鏡對待學生,教學設計既要包含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激勵,設計一些具有難度的題目,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也要體現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的鼓勵,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

  4.靈活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教學具有動態性,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學設計發展,隨時會出現突發狀況。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注重靈活性,充分考慮多種情況,提前制定解決方法,在實際教學出現狀況時保持鎮定,根據教學設計從容應對。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對實際教學的一個提前規劃,具有前瞻性。我們數學教師應當努力探索,不斷優化現有的教學設計策略,保證教學設計的公平性、靈活性,在實際的教學生活中,結合教學目標,創新教學設計方法,使教學效率達到最優。希望本文的論述能夠給廣大的初中數學教師一點啟發,進而更好地投身于初中數學的教學事業之中。

  【參考文獻】

  [1]楊麗紅.新課程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分析[J].數學教育資訊,2013(1).54-56.

  [2]李雪清.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新科教,2009:32-33.

  [3]呂洪娟.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97-99.

  作者:周茉莉 單位:江西省豐城市孺子學校

  推薦閱讀:《小學教學設計》是以小學語文教師和教研員為主要對象,以教學設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教學類期刊。2001年創刊,它立足前沿,科學指導,啟迪思維,實用性強,深受廣大一線教師和教研員的喜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平县| 云龙县| 申扎县| 博爱县| 安义县| 丽水市| 肥东县| 浠水县| 马鞍山市| 南木林县| 荃湾区| 古田县| 镇赉县| 怀远县| 民权县| 南皮县| 门源| 深水埗区| 吉木乃县| 乌兰察布市| 神木县| 洱源县| 南川市| 阿鲁科尔沁旗| 都江堰市| 越西县| 海安县| 喀喇| 旌德县| 天柱县| 平潭县| 黄浦区| 罗山县| 海丰县| 昌图县| 沛县| 怀仁县| 额尔古纳市| 中西区| 麻江县| 胶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