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前言:在目前的社會當中,因為整個社會對計算機基本技需求量在不斷的增大,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都在進行計算機的刻苦學習。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為以后的繼續深造以提高其技能以便學有所用,可以為自己的未來人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在本人多年的計算機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本人總結了些許的體會,主要是以下的幾個方面。
1.對于學生心態的科學指導
作為計算機學習方面,由于學生基礎差,對事物的理解較淺。在學習中容易形成兩個極端:第一個就是在學習簡單內容時就認為計算機非常簡單,認為不用花太多心思就能學懂而最終不能達到目的;第二個就是在遇到稍微難學或難懂的知識時就立即松懈,認為計算機非常難。這些都會造成學生在學習中自身障礙。所以我們要對于學生的這種心態有一個非常好的了解,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對癥的下藥,讓自負的學生腳踏實地,讓自卑的學生,可以更好的骨氣學習的信心。而且作為實際教學的我們教師,也要在實際教學當中最開始就講明計算機專業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自我定位,讓他們明白自己學習的目標與目的所在,不讓他們盲目的學習。
2.教學模式
2.1 教學設計
首先認真分析將要講授的內容,確定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點以及重點和難點。接下來設計教學過程(備課)時,關鍵是設計對學生有一定吸引力的一個或多個“任務”,要求它能基本涵蓋教學內容的各個知識點。其中教學目標是設計“任務”的依據,也是課堂小結的主要內容。
2.2 教學過程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因地制宜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學一定要留有適當的時間進行知識點回顧和總結。第一個優點是可彌補以任務為中心的教學的系統性和條理性的缺失,第二個優點是可彌補由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造成的部分學生知識點的疏漏。在具體做法上,根據所學知識的復雜程度可采用口述回顧、畫知識結構圖等方式。若有可能,也可讓學生先試著總結,以培養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但教師在最后一定要把好關,即把知識點陳述完整。
3.教學措施
3.1 分析講解與學生模仿操作相接合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先展示一個已完成的或基本完成的作品并講解其制作過程,要學生模仿著去做。對于那些具有一定動手能力的學生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先為該教學內容設計一個具體的任務如制作賀卡,課堂上通過講解這張賀卡制作過程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首先,學生們看了展示的一張精美的賀卡,頭腦里會對將學的知識有何實際應用有一個初步的印象。這時候,教師再分析這張賀卡的結構,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選圖形,哪部分是圖文框,哪些地方可用其它形式替代。通過教師的分析,學生對文本框、圖片、圖文框、自選圖形等概念就有了直觀的認識。接下來教師再講解如何利用這些知識修飾、美化賀卡各部分的詳細操作方法。由于教師在備課時已經有所準備,因此對學生可能出錯或易混淆的地方做到有所準備,教學時,重點突出。而且授課順序就是制作賀卡的順序,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教學,學生學習的效果非常良好。
3.2 教師點撥,學生嘗試
對于那些已有完成該任務的基礎知識的學生,可采用以下的方式。如果是有教學任務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模式,我們設計了在、每個教學單元內、每堂課內各教學單元之間乃至整個教學過程中層層推進、環環相扣的“任務”,通過這些任務來達到教學目標。一般的“任務”都是由教師在課前編好程序,上課時先讓學生看到程序的運行結果。然后在教師的點撥下,讓學生嘗試著編出程序。例如在計算機硬件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計算機系統和學校聯系起來。將計算機系統比作一所學校,操場、宿舍、教學樓、食堂等比作硬件系統,而將全校師生可以比作軟件系統,因為他是維持學校運轉所在。全校師生軟件系統中教務處可以比作系統軟件,各個班級可以是應用軟件,由教務處(系統軟件)來安排教師工作,分班,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計算機系統結構。之后教師可以把計算機和人體來比喻一下。用鍵盤和鼠標把信息輸到計算機內,這兩個部件就如同耳朵和眼睛。大腦就是記憶運算部件,就好比是計算機的主機。最后的運算結果就通過顯示器和打印機顯示出來,這就是電腦的手和口。主機內部除了有運算器外,還有一個"倉庫"又叫存儲器,一個"心臟"中文名字叫中央處理器,英文縮寫:CPU。形象的類比,可以讓學生明白復雜、抽象的機械原理。在展示了計算機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圖片,并用計算機讓同學來辨認各部件讓同學有一個感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看一看主板、CPU、顯示卡、擴展槽、硬盤、內存條、軟盤驅動器、電源及插接口等。通過圖片和實物的展示來講解計算機的知識,讓學生了解硬件系統的各個部分及其特點。
4.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教學當中,特別是現在目前的教育體制當下,作為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最大可能的正確引導以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明確目標,培養創新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對于學習才會具有非常大的興趣。因此,我們要在不同的場合對于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激發和培養。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要更大可能的開展多種競賽活動,讓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培養好的興趣和創新能力。競賽要先給出要求及題目,讓學生在精心準備的情況下,使競賽有一個良好的效果。
結束語:
以上就是本人多年計算機教學實踐的一些體會,這些教學體會在廣大的計算機學生當中有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它可以使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的學習程度更深,掌握的只是更加扎實,還有讓他們更能很好的應用這門知識,還有它可以使學生更加喜愛和了解計算機這門技術,也能讓他們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快樂的所在。
參考文獻:
[1] 李全設.談計算機課程教學的特點和講授策略.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