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課程是實現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是集中體現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載體,因此,課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純粹主觀意志的產物,而是人們對特定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作的主觀反應。文章發表在《滿語研究》上,是幼兒教師評職稱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數學,練習設計,審視數學
整個教育發展史的事實表明,社會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的變革,以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變化,都將引發學校教育的重大變革。剛剛過去的20世紀之所以被人們稱做教育改革的世紀,其原因也在于此。
作業練習, 是教學流程中重要的一個環節, 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 其效度如何, 直接關系到數學教學質量的高低.
合理的練習是學生學習數學, 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 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 作業應是一種生活, 是一種活動, 著眼于學生的發展,而非單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復。
作為新課標下的數學練習設計,應如何體現它的效度,突出現實性、發展性和活動性?我認為:
一、崇尚自主,凸顯練習的“民主自由”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自主練習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體學生自主學習。教育的核心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教師作為習設計的策劃者,必須尊重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做練習的主人,做自己的“練習”。
這樣的練習,學生的思維是自由的,活動是自主的,雖然有些學生說的尚需斟酌,但他畢竟去思考了,努力了,這就是成功。
二、開放課堂,倡導練習的“百家爭鳴”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課堂練習是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知識,培養思維品質的具體措施,練習要刻意減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練習的開放性,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廣闊、更靈活。
所謂開放性的練習其實是相對于條件完備、結論確定的封閉性的問題而言的。其特征是一般沒有現成的算法與確定的答案,要求解題者去假設、猜想、驗證,并要求解題者善于聯想、敢于創新,具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能使思維輻射到與問題相關的一些知識點上。
因其特點,開放性練習情節更富有挑戰意味,令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更能激起兒童潛在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有鑒于此,它的設計一要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二要能具有讓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個性的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數學思想,獲得成功的體驗,其根本目的是要為學生的思維發展服務,促進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
如一年級學習了元、角、分后,某教師設計了這樣一次開放性活動練習:向學生展示商店的場景,擺出各種物品供學生購買,假設每生準備5 元錢,4 個學生為一組,每組要商量如何買才比較合理而又能合心意。這一過程中,一要算好總價,二要注意數量,三要注意品種,對一年級學生而言,應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由于學生是在具體的情境中(模擬商店),學生心情激動,思維活躍,又有群體合作,創新的火花自然激發,居然每一小組完成的都很出色。
教學實例證明: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一個更廣闊、更開放的練習空間和時間,能使學生在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的同時,不斷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三、立體整合,步入練習的“你中有我”
練習設計要顧及整合性,課程標準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強調課程與課程之間的整合同構。數學本身與其它學科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因此,我們的數學練習也應考慮到整合性。如一位教師教學“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一課時,出示這樣一首古詩:“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色。”問題:
(1)哪一個字出現得最多?
(2)“春”字共有幾個?
(3)“春”字出現的次數占全詩總字數的幾分之幾?
(4)找一首詩,某一個字出現的次數至少占全詩總字數的1/5。
這似數非數的練習,新穎獨特,既讓學生品味了中國語言文字的美,又拓寬了學生數學學習的視野,為學生構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體化的有助于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環境。
總之,新課標下數學練習的設計應是集生活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文字于一體,反映現代技術、現代文明和現代教育觀的數學教學活動的內容之一,關注的是學生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和發展。可以說,數學練習的設計也體現了一種文化。
高級教師職稱期刊發表推薦:《滿語研究》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譽。滿族語言文化研究是國內外學術界關注的重要學科與學術熱點,極具民族文化特色與國際學術交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