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雙師型”教師指同時具備教師資格和職業資格,從事職業教育工作的教師。“雙師型”教師是教育教學能力和工作經驗兼備的復合型人才,對提高職業教育教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發表在《現代中小學教育》上,是教師職稱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高職英語教師,師資建設
“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對專業課教師的一種特殊要求,即要求專業課教師具備兩方面的素質和能力:
一要類似文化課教師那樣,具有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水平,有較強的教學、教研及教學能力和素質;
二要類似工程技術人員那樣,有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一定的組織生產經營和科技推廣能力,以及指導學生創業的能力和素質。
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對職業教育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職業教育迎來了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廣闊的發展空間。現代化建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要求給職業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研究和實踐主要是為了適應對這類人才的培養,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實踐教學的“雙師型”教師是高職教育中一種理想的教師類型。高職外語教育擔負著語言知識傳授和語言實踐技能培訓的雙重任務。“雙師型”高職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是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雙師型”教師的內涵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由于職業教育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環節,職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很難滿足企業的需求。為此,提出了職業教育轉向以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的職業教育理念。“雙師型”教師這一概念就是在此背景下產生的。
到目前為止,對于“雙師型”教師還沒有統一的定義。《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指出,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參加工程設計和社會實踐,鼓勵從事工程和職業教育的教師取得相應的職業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培養具有雙師資格的新型教師。由此可看出,教師擁有雙證(即教師資格證和技術等級證),就可稱“雙師型”教師。這與雙證書的界定一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曾指出“雙師型”教師(既是教師,又是工程師、會計師等)隊伍建設是提高高職高專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可以看出,“雙師型”教師是既具有教師,又具有工程師或會計師職稱的教師,此為雙職稱說。還有一種雙素質說,即“雙師型”教師既具有教師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又具有技師(或其他高級專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與能力的教師。
二、建設“雙師型”高職英語師資隊伍的必要性
1.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不僅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基礎,同時是具有一定技術的技能型應用人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由偏理論型轉為重視技能型人才。所以,無論從職業教育的要求還是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來看,都有必要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化的發展,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社會上也越來越迫切地需要既有專業知識又能熟練運用英語的人才。因此,社會的發展和職業教育的發展對高職英語教師就提出了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能教授公共英語,還要能教授專業英語。教授專業英語就必須懂得某一方向的專業英語知識,如計算機英語、商務英語、物流英語等。只有高職英語教師具備“雙師”素質,才能滿足高等職業發展的要求。
2.高職英語教師自身發展的要求。終身學習可以使高職教師適應工作和職業變化,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對本學科相當熟悉,具備基本的英語專業知識,同時還要知識面廣博,綜合能力強。此外,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作為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師,還應掌握除英語學科之外的其他學科的專業知識,使自己努力朝“雙師型”教師方向發展,以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要求。
三、當前建設“雙師型”高職英語師資隊伍存在的問題
1.對“雙師型”英語教師的思想認識不夠。建設“雙師型”高職英語師資隊伍,是適應時刊發展的要求,是培養高技術應用型人才的要求,是高職院校生存和發展的要求,也是高職英語教師自身發展、適應時代和職業變化的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到來,科學與技術的關系將越來越緊密,技術的價值將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職業教育也會逐步受到更高的重視,對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要盡快認清這一形勢,正確認識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自覺、主動地從公共基礎課教師轉變到“雙師型”高職英語教師角色上來,樹立正確的轉型意識,從而推動“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2.具有“雙師型”資格的高職英語教師數量太少。首先,高職英語教師來源比較單一。如今,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學歷人才的增加,各高等院校提高了教師準入門檻,絕大多數高職英語教師是直接從高等院校英語專業畢業,來自于企業、有專業實踐經驗的英語教師十分缺乏。而高校英語專業畢業的老師,理論知識豐富,完全勝任高職公共英語課,但卻沒有實踐經驗,缺乏專業技能,指導實訓課就會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很難滿足高職人才培養的目標。
四、建設“雙師型”高職英語師資隊伍的途徑
1.高職院校要建立“雙師型”英語教師培養機制。高職院校要制定相關政策,有計劃、有目標地對英語教師的職業發展做出統籌規劃。學校應該幫助教師結合自身學業特點和專業特長盡快確立專業發展方向,使不同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形成優勢互補,師資力量呈現不同的層次性。鼓勵擅長學術研究的教師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能帶動本校的整體英語科研水平。
2.鼓勵高職英語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高職院校可為英語教師聯系教學專業對口的企業,推薦英語教師潛心深入到企業,結合學科專業,進行行業實習和技能培訓,獲取實踐經驗和提升行業技能,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雙師型"高職英語教師。例如,計算機英語教師可進入IT行業,旅游英語教師可進入旅行社,飯店英語教師可進入國際酒店等。
3.高職英語教師要加強繼續教育。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要加強繼續教育,努力使自己朝“雙師型”高職英語教師的方向發展。通過繼續教育,掌握一些專業知識,使自身知識體系更加完善,從而更有信心地去指導學生實習、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其中,考取職業資格證書是提升英語教師專業技能、促進英語教師朝“雙師型”方向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
建設“雙師型”高職英語師資隊伍,是高等職業發展的要求,也是高職英語教師自身發展、順應時代和職業變化的要求。高職英語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參加企業實踐,獲取專業知識,逐步實現向“雙師型”教師的轉型。高職院校要建立“雙師型”英語教師培養機制,制定相關政策,逐漸建設一支“雙師型”高職英語師資隊伍。
教育核心論文發表期刊:《現代中小學教育》創刊于1985年,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東北師范大學和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主辦的教育理論刊物,月刊,公開發行。本刊在21世紀將立足基礎教育實際,圍繞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中的焦點、熱點、重點、難點問題展開報道和討論,主要刊登探討教育理論,反映最新政策導向,改革實驗動態,又側重教育教學的指導與應用,突出應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