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自進入九十年代以來,多媒體技術迅速興起、蓬勃發展,其應用已遍及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正在對人類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文章發表在《江蘇高教》上,是中級教師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多媒體教育,教育不足
特別是由于多媒體具有圖、文、聲并茂甚至有活動影象這樣的特點,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它必然會對教育、教學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深刻影響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多媒體技術將會改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最終導致整個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甚至教育體制的根本變革。
目前,任職教育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任職教育相對學歷教育,具有新的規律和特點,這對每一位教育者,尤其是任職教育教員是一種嚴峻考驗。任職教育教員除了要有深厚淵博的知識,較高的道德素養,還要有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
一般的,多媒體課件制作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界面設計、布局設計、美工設計和交互方式設計等。對任職教育院校的教員來說,復雜的多媒體制作應用軟件,例如Director、Authorware、Flash等,大多數教員用得不多,也不太熟悉,很難用其來完成效果好的課件。應用最多的是 MicrosofeOffice、PowerPoint等軟件,這類軟件使用起來既方便又簡單。但是,很多教員在制作課件中仍然存在著一些誤區和問題。
一、課件沒有充分體現
以學員為主體學歷教育是教師為主體,教師主導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而任職教育是以學員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獨立參與學習活動,自主選擇學習內容,控制學習過程。某些教員講課時,將課件從頭播放到結束,不停地講課。教員認真準備的課,學員沒有聽進去。
二、課件沒有充分聯系任職崗位
某些任職教育教員在授課過程中將大篇幅的文字搬入課件中,講課時所說的內容和課件完全相同,即使沒看課件,給學員的感覺也是照本宣科地讀課件上的內容, 顯得教學內容枯燥無味,學生感覺沒興趣。我們應該正確使用多媒體課件,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建議課件上的文字不宜過多,只選擇重點的、需要特意強調的內容。
口頭講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講課方式。老師將內容吃透,用最淺顯的方式,通過口頭將其表達出來,真正將理論與崗位任職的實例聯系起來,而不能將課件當作課本,那樣就失去了多媒體課件的真正意義了。
三、課件素材選取不當
素材要和內容貼切,內容決定素材,決定表現形式。教師在制作課件時,應當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特點來選擇恰當的表現形式。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看教學內容是否需要,不要認為加入圖片就比不加好看,如果沒有和內容相關,合適的圖片,寧愿不加多余的圖片。
并不是所有的多媒體都必須加圖片、聲音、視頻、動畫,要看它是否和內容相符。有了合適內容的圖片,還要對其進行一般的處理,例如將圖片上與教學無關的內容要去掉、對圖片進行美化和修飾。當然這些內容的完成,需要在平面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中完成。
四、課件色彩搭配不協調
現在色彩越來越多地進入人們的生活環境,如廣告、服裝、汽車、建筑等,與我們生活最接近的日用品也不斷地追求色彩的變換。那么,色彩怎樣應用于我們的課件設計呢?不要認為色彩艷麗就是好看,素雅就不吸引人,有時恰恰相反。課件要看是什么內容、何種場合去決定使用何種色調。
有些課件讓人看了以后,眼花繚亂,不知道想表達什么意思。各種圖片、動畫都往課件中放,反而損壞了課件的意境?,F代研究表明,色彩會給人精神很多影響。例如色彩的冷暖、色彩的遠近和舒適感、色彩的輕重和軟硬感、色彩的易記憶性、色彩的聯想和象征等。人對色彩的情感也隨著年齡的差異、性別的差異、種族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五、視頻處理不完全
視頻播放經常是任職教員講課所需要的一種素材??墒?經常會遇到播放的視頻上有一些無關的內容,例如無關的廣告、下載鏈接、圖片等等,這些都應該處理掉,否則,將影響學員的注意力和多媒體課件的完美性,甚至使學員對任職教員教學態度產生懷疑。建議一般情況下,使用“格式工廠”。
“格式工廠”運用起來簡單方便,可以粗略提取,也可以對界面的大小進行截取。如果需要精確提取,再使用“格式工廠”就不十分準確了,而“繪聲繪影”可以精確截取到幀。打開“繪聲繪影”,在“編輯/Video”狀態下,加載視頻,選中視頻點擊右鍵選擇“單素材修整”,這時視頻已經變成了一幀一個窗口。利用“飛梭欄”進行快速搜索和精確定位,然后點擊開始標志,找到截取位置執行結束標志,最后,進行確認。
六、充分發揮軟件對硬件設備的性能提升作用
任職教育選修計算機課,上課人數有時多有時少。上課人數多時距離遠的學員就看不清屏幕上多媒體課件的細節了,這時應使用NetMeeting。授課過程中經常會講到細節的地方,遠距離的學生可能看不清屏幕,尤其是計算機課程,操作步驟比較多,例如運用Photoshop制圖,一個步驟沒跟上,后面就沒辦法做了,只有打斷老師或者等下課了再問老師。
核心教育職稱論文投稿:《江蘇高教》由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主辦,大16開,160頁,主編顧冠華,副主編邱梅生、沈廣斌,目前編輯部有編審(顧冠華、邱梅生)兩名、副編審(沈廣斌、肖地生)兩名。刊物由江蘇省高教局創辦于1985年1月,初為季刊,內部發行;1986年1月改為雙月刊,1987年1月起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2002年刊物合并到江蘇教育報刊社,開本改為大16開,頁碼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