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以“四川省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關系”為主題情境,將問題式教學應用于單元教學,在3課時中依次講述四川省交通從“蜀道難”到“蜀道通”、從“蜀道通”到“蜀道暢”再到“交通強省”的轉變故事,讓學生從運輸方式、不同空間尺度上深入認識交通與區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經歷從發現問題到分析、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同時,提出并例證了課時情境間要有關聯性、課時問題間要結構化、課時問題間解決途徑要多元化等問題式單元教學的關鍵點。
關鍵詞:問題式教學;單元學習;交通運輸
問題式教學是用“問題”整合相關學習內容的教學方式,《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強調要重視問題式教學[1]。單元教學是從整體角度出發,根據學習的內容特點、蘊含的核心思想方法及相互關系,整體設計和安排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2],包括強調知識模塊的學科課程單元和強調學生認知體驗的主題活動單元兩種基本組織類型。單元教學與問題式教學具有高度相關性,在某種程度上問題式教學可被看作是更上位的概念[1]。如何用問題式教學的思想指導單元教學?反過來,如何在單元教學的組織框架下,探索問題式教學設計與實施原則的優化?這是地理教師開展相關教學實踐非常關心的兩大基本問題。本文期望以“透析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的關系——以四川省交通變化為例”這一課程單元教學設計為例,為地理教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鑒。
一、單元設計概述
1.問題式單元教學的關鍵點
不同于傳統的提問式教學,問題式教學主張依托真實的、開放的、未必有“正確”答案的問題,讓學生在發現(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系統過程中,在知識的獲取和應用同步進行的過程中實現深度學習。問題式教學設計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情境化、教學情境問題化、基本問題系列化、問題分析任務化、問題解決遷移化等關鍵步驟[3]。問題式教學應用于單元教學領域,有以下幾個關鍵點。
(1)課時情境間要有關聯性。問題式教學需要創設承載教學目標的情境。地理教學情境種類繁多,好的情境要有時間、有空間、有情節、有問題。從學生的認知邏輯出發,單元教學中多課時的情境應該在時間、空間、情節、問題上具有一定的聯系,且聯系越緊密越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推進。
(2)課時問題間要結構化。在創設情境后,問題式教學需要將情境轉化為與本部分地理教學密切相關的、可研究、可解決的探究問題。教學中的問題存在等級差異[3-4],其中有本質問題(或稱核心問題等)和基本問題(或稱具體問題等)兩類很重要的問題。本質問題是指向該部分核心知識、能力和價值觀的具有一定統攝力的上位問題,居于其下位的是指向具體知識或具體解決途徑的若干基本問題。在單元教學中,應綜合考慮課標要求和情境特點,宏觀構建問題的組織。如在開篇提出本質問題,各課時將其不斷分解為基本問題進行解決;或從某一基本問題開始,隨著學習深入轉向其他基本問題,最終歸納出本質問題并實現對其的理解。
(3)課時問題間解決途徑要多元化。不同于單一課時設計,當學生圍繞某一學科知識模塊或某一主題活動開展單元學習時,歷時往往需要3課時或以上,其間需要教師設計若干基本問題。如果所有問題的解決都依循同樣的路徑,可能會讓一些學生,尤其是那些學科能力強和天性喜歡新奇的學生喪失探究的興趣。因此,在單元教學中要結合問題的特點,設計或放手讓學生選擇適宜且有一定差異的解決途徑,在不同的“挑戰”中完成探究學習,更好地提升能力和素養。
2.教學內容分析
交通運輸的基本含義是改變物體的地點或位置。人們日常的出行、所接觸的各種商品,都離不開運輸。交通運輸把社會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各個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既是重要的基礎產業,又為商品流通和人員流動提供基本條件,對于區域經濟、社會、政治、國防等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地理必修二的課標中對交通運輸部分的要求是“結合實例,說明交通運輸方式和交通布局與區域發展的關系”。課標以“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的互動關系”為基本立足點,要求學生:①能夠針對某一具體區域,分析得出人口分布、產業發展、資金、技術、自然條件等區域特征及其變化對交通運輸方式和交通布局的影響。②能夠結合實例和數據,歸納得出交通運輸方式和交通布局變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③基于對交通運輸與區域發展關系的理解,能夠對當前區域交通條件或其未來發展做出簡單評價和規劃。
3.本單元總體設計
依托與學生有一定情感聯系的鄉土或民族文化構建起的地理教學情境,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唐代詩人李白《蜀道難》一文,為學生構建了四川盆地與外界交通聯系艱難的共同傳統文化認知根基。然而大多數學生不知時至今日,四川省的交通運輸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交通運輸方式較齊全,且交通布局層次體系完備。故利用學生的認知沖突,將單元學習的情境空間選定為四川省,針對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從不同的空間尺度講述四川省交通運輸和區域發展之間發生巨大變化的故事,定能為前面從課標解讀出的抽象的教學目標提供具象化的承載情境。本單元總體設計如圖1所示。
本單元的本質問題是“四川省的區域交通運輸方式與區域發展之間到底是如何相互影響的”,其下的基本問題分別是:交通運輸方式都有哪些?交通運輸布局的含義是什么?區域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都發生了什么變化?區域交通運輸變化的原因?區域交通運輸變化對區域發展的影響等。
教學設計期望當教學情境在導入階段呈現后,學生提出“四川省交通運輸巨大變化產生的原因及影響”這一本質問題。隨后依次從四川省內部、四川省與我國其他省區之間、四川省與歐洲諸國之間三個不同的空間尺度出發,圍繞“從蜀道難到蜀道通”“從蜀道通到蜀道暢”,再到“交通強省”三種轉變組織3節課進行教學,在每課時內自然串聯起各種基本問題,最終實現對本質問題的理解。其中對不同問題設計了結合教師提供的資料分析、自主搜集材料分析、文字分析、圖像分析、圖像繪制等多種任務。
推薦閱讀: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職稱論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