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杭州電力華為SDH四級網集中監控分析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交通運輸時間:瀏覽:

  摘要:隨著傳輸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各類接入業務的飛速發展,網絡建設規模擴大、網絡結構日趨復雜、網絡維護工作日益增加,對于傳輸網絡的運行維護質量要求越來越高。目前杭州電力市局本地網和部分縣局本地網采用華為公司的傳輸設備,主要型號有OSN7500、OSN3500、OSN2500、Metro3000等機型。

  關鍵詞:SDH傳輸,四級網絡,集中監控,iManager U2000

  Hangzhou Huawei power centralized monitoring SDH four level network

  Wang Yuhui

  Hangzhou power supply company, Hangzhou communication Company Zhejiang 310009

  Abstract:This paper is the SDH system of Hangzhou electric power Huawei in local networks and partial county Bureau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local network using iManager U2000 to realize the centralized monitoring and control for four level network plan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Keywords: SDH transmission; four level network; monitoring; iManager U2000

  1、概述

  由于早期傳輸網絡的建設是隨著通信業務的發展分期分散建設、規模逐漸擴大的,形成了市局和部分縣局傳輸網分別具備都各自網管系統(主要為iManager U2000網管、iManager T2000網管或NES網管)的現狀,其中杭州電力市級本地網部署為iManager U2000子網級網管系統。網管都安裝在各自市局、縣局通信機房,監控所轄的傳輸網絡,網管間相互獨立,市局網絡管理無法對全網進行有效及時的監控,無法跨區域對網絡電路資源進行調配。本文介紹如何利用華為iManager U2000網管實現市、縣四級網絡范圍內華為傳輸設備的集中網管監控。

  2、四級網集中網管建設方案

  四級網集中網管系統改造的思路是:

  (1) 在杭州電力市局網管機房繼續使用現有iManager U2000網管實現集中網管;

  (2) 將杭州電力市局所轄的各縣局的本地網的華為設備統一接入集中網管;

  (3) 各縣局通過反拉終端形式接入網管,維護人員對所轄范圍內設備擁有相應的操作權限。

  依據華為設備網管系統通信的原理,網管集中監控改造需重點考慮以下5個方面:

  (1) 網管能力評估;

  (2) 設備ID規劃;

  (3) 集中接入的實現;

  (4) 網管權限指派。

  2.1傳輸設備網管系統通信原理概述

  SDH網絡中的通信主要有兩種方式:

  (1) 網管系統NMS(網絡管理系統)與SDH網元之間的通信:主要為以太網通信方式。

  (2) SDH網元之間的通信:主要為ECC(嵌入通信控制)通信的方式。

  以太網通信和ECC通信結合起來共同組成SDH管理網絡。與網管相連的網元稱為網關網元(GNE),其它網元通過網關網元與網管通信,這些網元稱為非網關網元。如圖1所示。

  圖1 SDH網絡中的通信方式

  SDH網元之間傳遞信息是通過ECC通信來實現,ECC的物理層就是DCC通道,即SOH中的D1-D12字節。可以選擇其中的D1-D3字節,即再生段,DCC速率為192 kbit/s,或者選擇其中的D4-D12字節,即復用段,DCC速率為576 kbit/s,用于網元之間的OAM信息交流??紤]到網絡規模和傳輸速率,選擇復用段的D4-D12字節,可以提供較高的傳輸帶寬。網管和非網關網元之間的通信是這樣的:首先網管和網關網元之間通過TCP/IP協議傳遞信息,然后網關網元和非網關網元之間就通過ECC通信,最終實現了網管和非網關網元之間的通信。

  2.2 網管能力評估

  部署iManager U2000實現集中網管監控全網設備,首先需要考慮的是網絡的規模和使用需求,以確定選擇相應配置的U2000服務器,首要考慮因素主要包括下面兩點:

  2.2.1 U2000管理能力

  iManager U2000管理能力是在保證規定性能指標的情況下所能管理的最大網元數量,即網元數量及硬件平臺性能兩個方面:

  (1)網元數量

  一套iManager U2000可管理的網元數由其License確定,將縣局網元統一接入iManager U2000需要增加相應的License數目。

  (2)硬件平臺性能

  不同的服務器硬件平臺對管理能力會有所影響,所以需選擇合適的硬件平臺。如果服務器端上同時運行客戶端,會大大降低服務的管理能力,所以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分開獨立運行。同時因各縣局通過反拉終端形式接入網管,還要考慮iManager U2000服務器的客戶端接入能力。目前杭州市局iManager U2000的服務器端最多支持6個客戶端同時接入操作,杭州市局和縣局總共所需的客戶端數目為5個,可以滿足需求。

  2.3 ID調整及規劃

  華為設備每個網元必須有一個獨立的標識符——“網元ID”,網元ID由“撥碼ID”和“擴展ID”兩部分組成:“撥碼ID”通過在網元主控單板上撥碼開關設置,“擴展ID”由軟件設置,默認情況下為9。網元之間的ECC通信及網管在界面/數據庫中是通過網元ID識別進行的,作為檢索的關鍵字標志網絡中每個網元,所以在同一網管上所有網元ID不能重復。

  由于四級網所屬的各市縣的傳輸網建設時沒有統一規劃,存在整個四級網內部分網元ID重復,需要對全網網元ID進行調整。根據華為網元ID實現原理,網元ID的調整可以通過重撥主控撥碼(硬件方法)或重設擴展ID(軟件方法)兩種方法實現:

  (1)重撥主控撥碼(硬件方法):要對全四級網內所有華為設備統一規劃重新分配“撥碼ID”、“擴展ID”取默認值“9”。

  優點:本地網內部ID資源統一規劃分配集中管理;后期維護中涉及主控板的維護操作(如更換主控)相對簡單。

  缺點:在方案的實施階段重撥ID將對每一個網元進行操作,工作較為繁瑣,對于155/622H設備(42系列SCB板)須中斷業務。

  (2)重設擴展ID(軟件方法):要對全四級網內所有華為設備以各市縣為單位重新分配“擴展ID”

  優點:方案的實施相對簡單,保持原“撥碼ID”不變,只需規劃和操作擴展ID即可。

  缺點:由于“撥碼ID”對應著設備的MAC地址,重設“擴展ID”并不能改變設備的MAC地址,當作為網關網元的設備存在相同的“撥碼ID”時,即存在了相同的MAC地址,網管與網關網元的以太網不能正常通信,仍需要調整“撥碼ID”;另一方面相對提高了維護難度,對于機房設備維護人員如需進行主控板更換等操作時須掌握命令行設置擴展ID的使用方法。

  通過對兩種方案的比較,決定采用“重撥主控撥碼(硬件方法)”。此方案雖然在方案實施的階段工作量較大、耗時長、對業務有影響,但在以后的維護工作中優勢比較明顯,一方面有利于全網設備的規范管理,另一方面降低了維護難度。基于網絡現有的情況,同時考慮到盡可能降低工作量,全網ID將遵循以下原則進行規劃:

  (1)以市局、縣局為單位分配適當的ID段,依據杭州電力華為網絡現狀,市局保留現有的ID段不變,縣局ID段如與市局有沖突的則整體更換至新ID段,否則縣局ID段也保留不變。

  (2)每個ID段的分配基于現有網絡情況并考慮未來幾年的發展,目前市局考慮預留300個ID,各縣局預留100個ID。

  2.4 網管通信的實現

  依據傳輸設備通信特點,網管計算機可以通過廣域網或局域網連接多個網關實現對多個傳輸網的管理,目前杭州電力華為網絡可以用到的連接方式主要包括:

  (1)集線器+E1:當iManager U2000網管距離網元很遠,且有E1傳送網絡可以使用時,可以使用集線器+E1方式實現網管遠程管理。

  (2)集線器連接方式:當iManager U2000網管與網元距離很近時,組網方式可以通過集線器實現。

  2.5 網管權限指派

  各縣局通過客戶端方式接入網管,為各縣分配相應的維護管理賬號,并將其權限限制在對所轄范圍內設備操作權。在iManager U2000中可以通過創建相關用戶,并通過用戶權限的微調實現。用戶權限微調,可參考的方法為:

  (1)創建“設備集”定義不同的設備集,區別各縣設備的范圍;例如:創建“設備集—XX縣局”:定義其成員為XX縣局所轄設備。

  (2)創建“操作集”定義不同角色細節的操作權限;例如:創建“操作集—操作員”:定義其成員為網元配置、電路創建、查看告警、瀏覽性能事件。

  (3)創建用戶,通過選定“設備集”確定管理的范圍,通過選定“操作集”賦予在相應范圍內的操作權限。例如:創建用戶“XXXianJu”,分配對象為“設備集—XX縣局”權限為“操作集—操作員”,這樣用戶“XXXianJu”具有了對XX縣調所有設備網元配置、電路創建、查看告警、瀏覽性能的權限。

  3 、網絡改造實施步驟

  整個方案的實施大致可以分為:ID調整階段、硬件安裝調測階段、網管割接階段。

  3.1 ID調整階段

  主要完成:設備ID的更改,同時按統一的命名規范修改網元名稱。ID更改以同網關網元所屬系統為單位進行。實施的大致過程為:

  (1) 實施期間保留原有縣局網管不變,重撥主控ID前備份網元及網管數據庫。

  (2) 操作前確認已排除網絡上的異常告警。

  (3) 為防止意外,應攜帶相應的主控板備件到達現場,注意軟硬件版本。

  (4) 為保證對網絡的實時監控應首先對網管遠端非網關網元更改,最后修改網關網元ID。

  (5) 記錄原ID設置,重撥ID,操作過程應注意規范的操作。

  (6) 重撥ID后在網管上重建網元并上載網元數據。

  (7) 在網管上修改網元名。

  (8) 確認無異常,備份網管側數據。

  (9) 如撥碼后主控不能正常重啟,使用備件,撥原ID撥碼,通過網管下載數據。正常后進行4~8操作。

  (10) 調整完成后備份網元及網管數據庫。

  3.2 硬件安裝調測階段

  主要完成:市局iManager U2000網管服務器及市縣局客戶端的軟硬件安裝。(此過程可與ID調整同期進行)

  3.3 網管割接階段

  主要完成:網管切換、全網網元的上載、U2000相應用戶的定制。應在全網ID調整結束且網管系統調試正常的前提下進行。實施的大致過程為:

  (1) 斷開原縣局網管,將各網關網元連接至市局iManager U2000網管服務器,上載網元數據;

  (2) 定制用戶:通過創建不同的用戶,實現各市縣管理人員在相應范圍內的權限;

  (3) 各縣客戶端采用相應的用戶賬號連接iManager U2000網管服務器;

  (4) 網絡正常后備份網管數據;

  (5) 杭州電力四級網集中網管實現后結構如圖3所示。共有1個市區局和4個縣局。

  4、結束語

  利用華為iManager U2000網管實現四級網內華為傳輸設備的集中網管系統,一方面可以滿足網絡集中化管理的需求,為后續更高層級的集中監控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部署四級網絡的集中網管系統可以充分發揮地市級維護人員的技術優勢,使整個網絡的技術支撐更有保障。

  參考文獻

  [1] 王曉明。SDH傳輸設備維護手冊。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7

  [2] 韋樂平。光同步數字傳送網(修訂本)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

  [3] 李興明。SDH網絡管理及其應用。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

  [4] 曹理,華為接入網傳輸集中網管的實現,江西通信科技,2003.3

  [5] 華為光網絡培訓手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潍坊市| 博爱县| 新蔡县| 眉山市| 玛多县| 保康县| 新河县| 新建县| 抚顺市| 镇安县| 禹州市| 嘉鱼县| 通榆县| 沈丘县| 长葛市| 厦门市| 定安县| 颍上县| 运城市| 巴楚县| 甘孜| 望江县| 西华县| 固安县| 海淀区| 醴陵市| 封开县| 寻乌县| 德令哈市| 长治县| 贞丰县| 鱼台县| 晋江市| 沁阳市| 公安县| 新邵县| 中阳县| 雷州市| 扬州市| 北票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