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隨著我國基本建設管理理念和模式發展,原來部分實力較強的設計、施工企業調整其在產業鏈中位置,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這些企業的管理理念、資質能力、人才結構也由于不適應業務,要進行調整,進而逐步發展成為與國際接軌的較大型工程公司。近年來,這些工程公司發展呈現出延伸價值鏈、資源全球化、分工專業化等特征,管理思路也呈現明顯變化。
一、工程公司現狀
始自20世紀90年代的云南魯布革水電站建設,是我國工程管理理論和實踐的一個里程碑式事件。自此,我國基本建設模式和項目管理方式不斷優化。90年代末,從國家建設部出臺《關于推進大型工程設計單位創建國際型工程公司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開始,我國一部分實力較強的傳統設計、施工企業走向開展工程總承包、發展工程公司的道路。
(一)市場發展狀況
工程總承包模式逐步被市場認可,更多的甲方接受并采用項目總承包組織模式。近1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新興產業發展,以新能源、煤化工、自備電站等領域為代表,工程總承包業務快速發展。按2011年度國內工程公司EPC總承包合同額統計,前100家企業的國內工程總承包營業收入合計3050億元,年平均約30.5億元;前10家企業的國內工程總承包營業收入1338億元,年平均約134億元,國內總承包業務經歷了10年從無到有的快速發展。
(二)工程公司轉型情況
伴隨總承包業務發展,工程公司建設、轉型也成效明顯。
1.工程公司實力顯著提升
從事傳統設計、施工業務時幾乎規模相近的企業,開展總承包業務后,實力、效益已遠超同類企業,讓沒有開展總承包業務的企業望塵莫及,部分企業后悔不已。
2.工程公司業務范圍迅速擴大
工程公司不僅從設計、施工單一業務發展為開展設計、施工、采購、調試、運營為一體的總承包類業務,還從單一行業發展為在多行業如電力、石化、煤炭、新能源等開展業務。
3.不同類型工程公司在不同領域占據暫時優勢
設計企業轉型的工程公司在設計技術復雜、工藝流程較長的項目如化工、電力、冶金等行業,具有優勢;施工企業轉型的工程公司則在土建類別占比較高的項目上具有總承包優勢。
二、發展趨勢
(一)業務沿全價值產業鏈延伸
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形成總承包能力,工程公司以工程總承包能力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開始動搖,全產業價值鏈理念逐漸成為新條件下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工程公司置身于超出競爭對手范圍的大環境中,將客戶、供應商、金融機構,乃至政府部門、非營利組織納入企業框架,通過企業自身價值鏈與相關方價值鏈的有效耦合,創造新價值,如BOT模式即是沿價值鏈延伸的一項成果。
(二)做全球資源的共享者
技術方面,為降低研發成本和風險,同時保持技術領先優勢,更多企業開始注重從獨立的技術創新到全球技術資源的共享。
對人力、設備、材料的采購,具有國際視野的工程公司也更加注重在國際比較優勢市場中獲取,顯示出對全球資源的駕馭能力。
(三)業務分工日趨專業化
工程公司建設初期,企業內部一般設置有設計、采購、施工管理,以及技術、工程管理等專業部門,打造完整的項目管理功能。工程承包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工程公司對于能夠從市場自由獲取的資源,則將其從企業核心業務中剝離,集中精力打造核心競爭優勢,如把設計、采購、施工管理、技術研發等職能剝離,將其打造成專業化的組織。除滿足本企業項目建設、管理需求外,還可以獨立承攬業務,向社會提供專業化服務。
(四)更加注重風險控制
相比于傳統設計、施工業務,工程總承包風險急劇上升。一個失誤或意外事件都有可能導致項目虧損甚至企業破產倒閉。因此工程公司把控制項目風險放在突出位置,設置專業人才,建立風險手冊等完整程序進行風險評估和控制。
三、管理對策
(一)“能力建設”是核心
無論是獲取市場、全球組織資源、實施項目管理,還是風險控制等環節,無一不體現工程公司的競爭力,這都需要企業提高自身的能力建設。要提升能力、轉變意識、提高素質,歸根結底還是人的能力建設問題,通過(下轉第15頁)(上接第13頁)人的能力提升,帶動機制體制創新,不斷完善自我、提升工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二)注重提升整體管控力
新的競爭形勢下,項目須要計劃、組織、協調、管控各種人、財、物、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的廣度、深度很大,必須具備極強的管控力度,才能確保項目成功。
(三)強化市場的引領作用
要從注重對自身技術、素質管理、成本控制等因素的追求,轉向到投入更多精力關注市場需求上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能夠順應市場發展趨勢,了解業主的潛在需求,無論是D-B、EPC、EPCM、E-P、P-C哪種模式,不拘一格,以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為目標,組織工程承包業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四)借助信息技術提升競爭力
項目管理中,設計、采購、施工管理等內容千頭萬緒,建設信息數量龐大且復雜,管理過程許多因素互相制約,相互關聯。借助信息技術建成一套符合工程公司業務發展需要的信息集成系統,則能顯著提升項目執行能力。該套信息系統將合同階段形成的約束條件輸入給設計部門,設計部門形成的數據信息作為采購、施工、試車的依據文件,施工、安裝完成后,依托信息系統形成數字化工廠交付給甲方。
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下發展壯大起來的工程公司,在快速變化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參考文獻:
[1]黎庶. 基于供應鏈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協調管理[D].長沙:中南大學,2010.
[2]王國賢,陸惠民.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戰略聯盟的構建[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8.(6):35-38.
[3]王恩英. 國際工程承包風險預警系統的構建[D].成都:西華大學,2009.
[4]趙平.建設工程項目總承包風險管理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06.
[5]梁麗華.工程總承包風險控制體系構建及其應用研究[D].保定:華北電力大學,2011.
[6]連香姣,傅玉成.國際承包風險的層次分析法[J].建筑經濟,1997(3).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