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公共信息系統不僅提供了行業的全面信息,還處于標準建設的前沿。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對信息標準化、規范化的要求,直接促進了行業信息標準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同時有了公共信息平臺,可以精確掌握市場動態,并通過對業務數據和商務數據的分析,產生企業的誠信數據,為行業管理提供誠信管理的抓手。
關鍵詞:交通物流,信息平臺,信息系統設計
0前言
信息化建設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開發和建設全省交通物流信息平臺是整合社會資源、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提高物流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突破口。把交通信息平臺的建設當作交通物流業的一個生產投入要素,大力提高信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減少信息傳遞環節和流程,力求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費用,傳輸高質量的信息。圍繞我省交通大物流重點推進工作,建成“浙江省物流公共信息服務系統”,通過公共物流平臺提供公共信息服務,實現企業間物流信息的互聯互通,推動物流信息化、信息標準化和企業誠信建設。
1建立交通物流信息平臺的必要性
1.1我省道路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與現代物流業的要求存在著很大差距
目前,全省有貨運企業2o多萬家,數量雖多,但散、小、亂的問題突出,信息化水平差異很大。一方面,有一定規模和經濟實力的企業正在開發或者已經開發了信息化管理系統,但都是自成體系,信息沒有統一的標準,無法共享;另一方面,大量小規模甚至作坊式的貨運企業或貨運代理,由于自身的條件所限,業務處理還停留在簡單的手工操作階段,缺乏進一步發展和行業競爭的能力。為了提升我省物流行業在全國的競爭力,迫切需要加快物流信息化和信息標準化的進程。
傳統的行業管理手段主要在政策、法規、標準、制度、資質等方面,而信息和誠信管理是我們今后的重要手段。要想切實履行好管理職能,首先要擁有第一手信息。如何通過信息系統自動獲取信息不僅是管理理念的提升,也是管理手段的提升。本系統的建設和推廣,可以體現政策的引導作用、市場規制建設的規范作用和誠信管理的監控作用。根據物流先進國家的經驗,通過公共服務,建設交通公共物流信息平臺是卓有成效的抓手,可以實現物流行業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化快速普及、物流信息標準化和共享,更可以創新行業管理模式和促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通過本系統的建設,可以抑制企業重復開發和低水平循環,降低企業信息化的成本,快速推進物流企業信息化進程。在推進企業信息化基礎上,構建網絡化的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實現貨物運輸全程可視化,有利于提高道路物流企業的營運效率和社會資源的利用率,包括單據自動傳遞減少了數據的重復錄入;信息先于貨物到達便于合理安排運輸、倉儲;提供貨物的跟蹤和查詢功能提高了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1.2建立交通物流信息平臺系統是實現道路貨運全方位、立體控制乃至提高行業整體效益的重要物質基礎
道路貨運承托雙方達成運輸協議,利益機制趨使雙方要求在較大范圍內相互選擇,尋找理想的合作伙伴。要對貨物和車輛實行動態跟蹤,動態管理,必須借助于物流信息系統。所以,建立物流信息系統是提高行業整體效益的重要物質基礎。現有運輸企業通訊和管理手段落后,既不能及時獲取貨源和運力信息,也不能實施對車輛和貨物的動態管理,導致運輸企業的實載率過低。
1.3建立交通物流信息平臺系統是道路運輸結構調整、提高運輸效率的有效途徑
當前,運輸企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尋求新的突破和升級,向現代物流業的方向發展。運輸企業融人現代物流的前提是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運輸信息系統,廣泛采用先進信息技術和管理方法,如計算機系統的推廣使用、配送網絡的大規模建立和合理布局、信息技術的應用等。沒有物流的信息化,根本談不上物流的現代化。信息技術也是提高物流服務效率的重要技術保障。
2交通物流信息平臺的設計目標
按照我省建設大物流重點工作推進目標,結合我省目前的交通物流現狀,交通物流信息平臺系統建設的總體目標是為建立全省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道路運輸市場服務。主要有以下四點:
1)大幅度提高行業信息化水平。行業信息系統使用率提高30%,主要指中型以上道路物流企業使用信息系統,500家以上企業完成信息化的建設、升級和改造。
2)基本完成行業信息標準化建設。企業之間流轉的貨運單據實現標準化,物流企業將利用信息化大大提高運營效率,物流企業和工商企業的數據能實現交換。
3)促進貨運企業向集約化和協同化發展,有效節約社會資源。公共信息系統將連接省內主要的道路物流軟件、其它物流工商信息平臺、大型工商企業。實現信息在整個供應鏈內的流轉,支持企業根據獲取的信息對各項業務進行有效安排。
4)提高政府行業管理水平。利用公共信息系統提供的平臺,政府對行業公共政策制定,以及對行業的監管將更加科學、有效,政府可以從本系統獲取第一手的統計數據,基本建立物流企業的誠信評價指標體系,從而更好的指導行業公共政策的制定。
3交通物流信息平臺的實施與規劃設計方案
3.1實施方案
公共信息系統的建設劃分為貨運平臺建設期、物流平臺建設期和全面市場推廣期三個階段。
1)貨運平臺建設期
建設重點在交通行業內,主要實現交通運輸信息化、信息標準化和系統內信息交換,建設任務可以概括為1+1+N,即1個物流展示平臺,1個交換中心和若干個貨運企業標準版軟件。
通過貨運企業標準版軟件和物流展示平臺吸引物流企業分批加入公共信息平臺。通過一期的建設可以完成貨運行業的信息化建設、相關貨運信息標準建設和初步構建物流平臺。
2)物流平臺建設期
建設重點是在物流鏈上其它非物流企業與公共平臺聯網,平臺實現物流信息服務和增值服務功能。建設任務是建設一個公共信息系統管理中心、多個行業應用服務平臺。
通過二期的建設可以完成交通業和其它行業聯網,并為交通業提供開拓商機的作業平臺。
3)全面市場推廣期
公共信息平臺在投入使用后,隨著建設運營主體依靠高效優質的物流信息服務實現自我積累和自身發展,將逐漸進入成熟階段。在其它省市也分別建立了信息服務中心,多信息服務中心的格局已經形成。
用戶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平臺按照“誰受益、誰付費原則”,出臺使用平臺的相關服務費用標準,按照市場化運作,實現平臺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