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從語言符號論角度分析“網絡語言”中非語言符號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漢語言時間:瀏覽:

  網絡媒介呈現給我們的不是直接的語言,因為它不是以聲音為物質外殼的能指語言系統,而是被文字信息系統記錄反映的語言現象。網絡語言的第一次符號化是其聲音系統, 記錄網絡語言的文字信息系統是網絡語言的第二次符號化,即現階段所說的“網絡語言”不是通過網絡這個媒介直接以語音為物質外殼進行交際的網絡“語言”,而是“網絡語文”符號的符號系統。

  一、從語言符號論角度對“網絡語言”界定

  符號用以傳遞信息,與信息之間完全是一種替代關系。替代關系有兩個方面:一是代替者;一是被代替者,也叫被表示者。這種替代關系是約定俗成的。

  索緒爾作為現代語言學和符號學的創始人,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指出:“語言首先是一種符號系統。”將此概括為符號學的“模型”,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是由能指與所指構成的兩面心理實體,其中,能指是音響形象,所指是概念。②音響就是詞的聲音,概念就是詞的內容。

  語言符號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任意性。能指和所指的聯系是任意性的。單個語言符號最初的音義結合是約定俗成的,二者之間沒有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即能指對現實中跟它沒有任何自然聯系的所指來說是任意的(這種任意性的語言符號不包括為數不多的擬聲詞和感嘆詞,不是從語言符號組合角度而是從單個語言符號的角度來論證的)。不同語言可用不同的語音指稱同一事物,比如英語中的“sun”和漢語中的“太陽”。語言符號的這種任意性只是就最初創立時來說的,一旦符號進入交際,被社會認可并廣泛使用,特別是形成符號組合結構后,它就具有強制性。語言符號是任意性和強制性的對立統一。第二,線條性。語言符號在線性空間依次順延展開,如說“世界杯足球賽”時,若保持原意不變,只能一個個按順序說出來,不能重疊,不能倒置。第三,依存性。語言符號的形式與內容是相互依存的,當所指與能指分開考慮的時候,它們沒有任何初始的東西,沒有任何與一定事物相互聯系的基礎,所以只能從“差別”入手來考查它們的價值并規定它們的單位。這個特點與語言符號的任意性一脈相承。

  “網絡語言”是個相當含混的概念。于根元先生在《中國網絡語言詞典》中認為“網絡語言=漢字+數字+符號+其它”;鄭遠漢先生曾經分析了“網絡語言”的兩種所指,即:“與電子計算機聯網或上網活動相關的名詞術語”以及“網友們上網聊天時臨時‘創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號或特別用法”。 對照鄭遠漢先生的理論,何洪峰先生又提出了“網絡語言”的第三種所指,即網絡作為傳播媒介所使用的語言系統。依據索緒爾的經典語言符號論,我們認為,如果稱之為“語言”的話,那么它必須且首先是一種符號系統,這種成系統的符號也必須具有以上所提到的語言符號的特點。從現階段來看,“網絡語言”主要是從鍵盤敲擊方式鍵入語言這個角度來考查的。

  二、“網絡語言”中的非語言符號

  “網絡語言”中主要有兩類符號,一類是語言符號,一類是非語言符號。在第二類非語言符號中又主要包括表情符號和圖像兩種。如下

  語言符號

  網絡語言符號的符號系統 <  表情符號

  非語言符號 <

  圖像

  (一)表情符號

  表情符號不屬于語言符號,它是一般符號。

  網絡上的表情符號有兩種,一種由字或標點符號構成,另一種是圖標式的。它們都以象形為目的。如::-)這個符號中,“:”像兩只眼睛,“-”像鼻子,“)”像一只嘴角向上翹的笑著的嘴。如果將其翻轉90度,正是一個笑臉的象形。而圖標式的表情符號則更接近于實物了。

  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是語音與意義的統一體,語音與意義之間的結合是任意的,它們之間的聯系是約定俗成的。從這點出發,表情符號是一種對現實人物表情的摹仿,它沒有固定的語音,只以一種可“意會”的形象出現,對網絡交際起著補充說明和具體化語境的作用。因此,從符號理論出發,這種表情符號只具備一般符號的特征,即替代性:用一種可替代物替代另一種可替代物,它們之間不存在諸如語言中任意結合、約定俗成及互相依存的特性。所以,網絡語言中的表情符號只是一種非語言符號。

  (二)實物圖像

  實物圖像不屬于語言符號,也不是一般符號,它只是以實物圖像形式對文字信息的替代。

  通過以上分析,非語言符號有以下特點:

  第一,注釋性。非語言符號不是文字信息,在一般情況下,不能單獨充當有價信息在人們的網絡交際中起溝通作用,它的存在,完全是對網絡交際的補充和說明,即表達一定思想感情或補充一定的語境信息。如:當我們看到一句話后面的:),就可以得知網絡交際者鍵入信息時的心情,雖然這種符號不是網絡交際所必須的,但它在這種無聲的、通過“打字”進行交際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即時性。非語言符號特別是表情符號具有即時性,它表現交際中的即時感受,即在網絡語言交際的同時,這些表情符號與文字信息共生,只說明文字信息的“共時”語境。

  第三,形象性。表情符號是對現時表情的摹仿,生動形象,個性鮮明。

  由此,我們可以歸納出語言符號與其它一般符號的本質區別:

  (一)第一性與第二性。語言符號是第一性的,其它符號是在語言符號的基礎上形成的。當人們掌握了語言后,一般符號只有在人們彼此商議約定俗成之后才能起到符號作用,才具有意義。一般符號離開了語言就不能表達意義,而語言中的單位如句子、詞、語素等都表示一定的意義。

  (二)單一性和多樣性。語言符號是單一的,它唯一的物質形式是語音。語音是語言的第一次符號化,語言的書面形式——文字是語言的第二次符號化,即符號的符號。而一般符號可以是聲音、光線、圖像等各種形式。

  (三)多義性和單義性。一個語言符號可以表示多種意義。我們看到,語言中詞的多義性是十分普遍的,比如“深”一詞有五個互相聯系的意義:1、從水面到水底的距離大。如:井很深。2、深奧。如:書很深。3、深厚。如:情很深。4、時間長。如:夜深了。5、濃重。如:顏色深。而一般符號大多都是單義的。

  (四)變化發展的規律性和無規律性。語言符號是符號系統,系統內部復雜且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這種發展變化有極強的規律性,是語言自身發展和人們社會交際發展的必然結果。一般符號經人們約定俗成后,音義比較固定,一旦有所改變,也是人為干預的結果,它自身不具備自我發展的規律性。

  (五)動態的和靜止的。語言符號在廣泛的社會交際中是動態的,一般符號只在一定范圍內固定靜止地使用。

  索緒爾的經典語言符號論是我們考查網絡語言的重要理論,現存的“網絡語言”是語言符號的符號系統,它包括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是一種特殊的混合符號系統。

  注釋:

  ① 劉潤清.西方語言學流派.[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② 胡明揚.西方語言學名著選讀.[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參考文獻:

  [1] 鄭遠漢.關于“網絡語言”[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2,(3).

  何洪峰.從符號系統看"網絡語言"[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

  于根元.中國網絡語言詞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1.

  宗麗.李菁.符號理論觀照下的網絡語言[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陵市| 义马市| 潼南县| 万源市| 安多县| 离岛区| 增城市| 沙河市| 监利县| 阿合奇县| 烟台市| 和平县| 应城市| 白银市| 东丰县| 澄迈县| 澄江县| 凯里市| 蒙阴县| 博乐市| 岑巩县| 夹江县| 闽侯县| 甘孜县| 碌曲县| 阆中市| 库尔勒市| 五大连池市| 土默特左旗| 玉田县| 延庆县| 安丘市| 茶陵县| 徐汇区| 渭源县| 西宁市| 兴国县| 金昌市| 盐城市| 仲巴县| 潮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