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了解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之間的差異能更好地把握音樂作品中語言方面的要求,應避免用生活語言的規律來處理歌唱語言,更不可把二者等同混淆,只有自我要求嚴格、把握作品準確才能進行更規范的演唱,才能充分發揮歌唱藝術無窮的魅力!
1生活語言
日常生活中語言的組織,我們更多的會傾向于隨意性、自由性,在表達思想或者與人進行交流的時候會不受任何語言格式和腔調的限制,只要語言流暢表達意思清楚,相互就能達到語言交流的目的。日常生活中的生活語言通常是人與人之間的說話,包括最基本的聲母,韻母,聲調練習還有繞口令,臺詞等都是一些常用的生活語言。
2兩者之間的關系
歌唱語言是生活語言與歌唱藝術的完美結合,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種語言形式,它和生活語言有本質上的區別,卻又具有與生活語言相同的語音結構、語法規則及語言規律。然而,歌唱藝術并不是單純的語言活動,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也存在著諸多的異同點:
2.1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在組織形式上的異同
歌唱語言就其基本語言形式而言,與生活語言并無實質差異,它們具有相似的語言表達體系,倘若我們撇開歌唱藝術的音樂形式只保留歌唱的語言形式,那么歌唱語言的基本形式,即歌詞的語言表達便與生活語言具有很多共同規律。
(1)共同點:首先,歌詞的語言表達與生活語言一樣,都是通過語言聲響來傳遞情感,達到相互溝通了解和表達人們心中的喜怒哀樂的目的。在歌唱語言的運用中,少不了生活語言的元素,它們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卻又有各自的立足點。
(2)不同點:在生活語言中,語言的表意功能明顯超過了美學功能。生活語言注重的是語言的實用性和通俗性等,而不是語言的美學意義。而歌詞在語言上雖不及詩詞曲賦那樣嚴謹、規范,但是歌詞終究屬于特定的語言藝術形式,終須受藝術語言的各種規范要求的制約。
因此,在歌唱語言中,需要注意語言的優美,需要強調語言的音韻、聲調、節律、音色效果兼顧詞作的可讀性、可唱性和欣賞性。語言要精煉、概括,表達要準確、清晰,還需要語法、詞語、句段的結構規范和完整,更需要以歌唱藝術的審美標準和審美規律來制約和規范其語言的組織與表達等等。
2.2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在語音聲響表現形式上的差異
(1)音值差異:通常情況下,生活語言的語速都會比歌唱語言要快。這是因為生活語言大都比較隨性自由,表達時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制約。而歌唱語言在表達時因為要和作品中旋律、節奏、情感相配合才能完成藝術表現力,所以它固然會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2)音調差異: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的音調的差異,實際上是指嗓音高低變化的不同。一般情況下,說話時嗓音的音調變化不太大,音域相對較窄,除非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會有某種情緒的注入使它會有些許的高低變動。而歌唱語言就大不相同。它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較大幅度的變化。在演唱時,歌唱語言的音調由于必須和音樂作品中旋律因素、風格因素、節奏因素、情感因素相吻合,因此在眾多因素的作用下,為了更好的詮釋作品,音調必然會有較多變化。
(3)音強差異:歌唱與說話時的語言表達在音強方面同樣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說話都是在自然本嗓的基礎之上,聲音的大小幾乎都與自身習慣有關,有的人講話鏗鏘有力,以至于離很遠的距離都能聽到,有的人講話卻似“小橋流水”般輕聲細語。但大多數人講話的音量都在這兩者時間。而歌唱中的音量往往要比生活語言大得多。這是由于歌唱中有腹部氣息的支撐,在表現作品中又有各種感情的變化,這就需要演唱時強弱對比明顯,所以音量強弱的變化也比生活語言要多得多。
(4)音色差異:歌唱語言與生活語言之間最顯著的差異莫過于音色差異了。歌唱中的音色作為音樂藝術的一個分支,從理論上講對它的研究是一段相當復雜的過程。音色是各種不同的人聲在音響上的特色,然而在歌唱中,優質的音色與共鳴,是保證音量可控、音色優美以致達到歌聲優美的標準,準確的歌唱發聲,是為了提高歌唱的表現力、感染力,而好的音色卻是完整表達音樂作品的前提。作為一個歌唱者,每個人的音色都是與生俱來的,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音色是完全相同的,這是任誰都無法改變的。
但如果擁有了好的音色,再經過系統專業的發聲訓練,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從而才能形成自身生理音色條件下的獨特音色。生活語言是一種最平實的語言,相對于歌唱語言中的音色而言,生活語言中的音色則要簡單的多、單一的多。無論我們如何改變,生活語言都不會像歌唱語言般嚴謹、規范,但生活語言又是實用性最強,表達意思最清楚的一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