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中國外貿有望再創新高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國際貿易時間:瀏覽:

  2020年,中國外貿猶如坐上過山車,跌宕起伏。

  上海明傲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盧旭東從事外貿審核及咨詢服務17年,對3月中旬的市場突變印象深刻——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原本業務繁忙的外貿工廠,陸續開始接到歐美客戶要求取消訂單的電話,有的甚至在貨物已經裝運后才被告知中止合作,就連老客戶的應付款也面臨無法收回的風險,“那一段時間是非常恐慌的”。

貿易論文發表

  彼時,種種跡象預示著2020年不容樂觀。新冠肺炎疫情能否在夏天結束仍是未知數,武漢封城后社會生產生活全面停擺,中國在頭兩個月罕見地出現了貨物貿易逆差。世界貿易組織緊接著在4月作出預測,全球貿易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大崩潰,將萎縮13%至32%。單邊主義興起,中美摩擦升級。飛機限飛、輪船停運、海外碼頭無法順利接貨,不安感籠罩著大半個外貿行業。

  一年過去,中國外貿不降反升,出現超預期增長。海關總署于1月14日公布,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另據國家統計局1月19日公布的數據,2020年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GDP增長0.7個百分點。

  外貿為何能夠逆勢上揚?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主任許英明對《財經》記者表示,從供給看,中國在較短時間內較好地控制住疫情,復產復工較為迅速,而一些生產大國尚未大范圍復產復工;中國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不斷鏈”確保產能的穩定甚至增長。

  從需求看,國際需求受疫情影響有所波動,但基本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抗疫物資需求大幅增加,且疫情發生后部分國家采取了措施刺激需求。此外,中國各級政府及時制定實施了金融、稅收、通關等方面的穩外貿舉措,為外貿反彈提供了助力。

  2020年前十個月,中國進出口占國際市場的份額達到12.8%,創下歷史新高。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1月18日表示,貨物與服務貿易凈出口在過去一年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正,中國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在30%以上,比美國、日本高。盡管“三駕馬車”中的消費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但進出口的作用依然相當重要。

  訂單從取消到暴漲,防疫物資與“宅經濟”拉動出口

  2020年,中國貨物貿易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前十個月,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達14.2%,創歷史新高。但年初剛開局,出口便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強烈沖擊。武漢封城,疫情在全球蔓延,1月至2月,中國服裝、紡織品、塑料制品、家具、鞋靴、箱包、玩具、鋼材、手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等商品的出口均出現20%左右的下滑。

  盧旭東還記得,傳統外貿訂單在2020年3月加速流失,但KN95口罩等防疫用品的需求卻源源不斷。最多時候,他在一天內接到過幾十家外貿公司的咨詢電話,要求對接口罩工廠。對市場敏感的外貿企業及時調轉航線,跨行轉型口罩生產,先入局者獲利頗豐。3月底至4月中上旬,熔噴布、口罩機的價格一路炒高,口罩生產廠商數量倍增,賣方市場逐漸轉向買方市場,產品得以快速供應國外市場。

  防疫物資與“宅經濟”用品的出口扭轉了前三個月中國出口連續的負增長,2020年4月,出口同比增長4%。同時,由于防疫物資的生產經驗不足、標準參差不齊,西班牙、捷克等國家退回中國出口的試劑盒,荷蘭退回60萬個中國口罩產品,引發了海外市場對中國防疫產品質量的質疑。4月底,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門對非醫用口罩和部分醫療物資出口實施黑白名單管理。此后,具備資質、符合標準的企業成為中國防疫物資的出口主力。

  上半年,盡管機電產品出口以及紡織服裝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處于下跌態勢,但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筆記本電腦、手機出口都在增長。

  年中,全球貿易釋放出觸底反彈的信號,中國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出口繼續保持正增長。但同時,仍然有不少經濟學家擔心,海外其他國家在下半年復工復產,以及“宅經濟”用品的飽和,將拉低中國出口增速。

  9月,伴隨國內社會生產生活基本回歸正軌,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中的新出口訂單指數達到50.8%,在年內首次進入景氣區間。令盧旭東和許多外貿人沒有預料到的是,秋冬疫情反復,印度、孟加拉等國無法保障按時交貨,國際品牌將大批紡織訂單轉交中國生產,中國紡織企業在下半年意外迎來一波趕工潮。11月,中國紡織品出口同比增長33%,按美元計價,當月中國出口同比增長21.1%,創下2018年來的最高單月增速。

  從全年來看,中國出口在一季度大幅回落,二季度止跌企穩、三四季度全面反彈。傳統優勢產品出口繼續保持增長,2020年機電產品出口10.66萬億元,增長6%,占出口總值的59.4%。其中,筆記本電腦、家用電器、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0.4%、24.2%、41.5%。同期,紡織服裝等七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3.58萬億元,增長6.2%,其中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1.07萬億元,增長30.4%。

  中國出口增長為何能強于預期?宏觀層面,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主任東艷向《財經》記者指出,中國有效控制了疫情,確保供給能力的快速恢復;中國完備的產業體系、科技創新能力等顯示出應對沖擊的韌性;中國政府推動貿易投資便利化、擴大出口信保規模、促進出口轉內銷、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等舉措促進了“穩外貿”。

  微觀層面,京東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分析,這主要得益于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醫療器材需求激增;疫情阻礙正常生活與社交,線上化設備需求量大增,帶動中國電子產品出口的增加;海外供需不匹配,各國應對疫情出臺的各類財政補貼支持了居民消費,而生產能力恢復緩慢,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均出現居民消費高于生產的情況,進口也有所加大;此外,發達國家大規模的刺激支持房地產市場上行,帶動中國房地產相關的家具出口。

  推薦閱讀:貿易戰影響分析論文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曲沃县| 长阳| 密云县| 临汾市| 眉山市| 陈巴尔虎旗| 武穴市| 克什克腾旗| 普宁市| 林州市| 合江县| 噶尔县| 龙游县| 崇阳县| 弋阳县| 马山县| 永修县| 鹰潭市| 昆山市| 宝坻区| 共和县| 临西县| 海原县| 尖扎县| 巴东县| 淮南市| 长阳| 嘉黎县| 浪卡子县| 巴彦淖尔市| 临城县| 宣汉县| 黄梅县| 波密县| 石河子市| 巴彦淖尔市| 漾濞| 乾安县| 滕州市| 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