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英語這門學科也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基礎課程。而今的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更需要高精尖的技能型人才來促進經濟發展,滿足企業的建設發展的需要。因此不斷提高高職教育人才的專業技能水平以及綜合素養是適應時代變化發展的重要體現。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實踐,對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進行了積極研究,希望進一步分析,能夠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從而也進一步保障高職英語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就業;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引言:
高職英語是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高等英語教育,旨在訓練其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語言交際能力和應對各種涉外局面的語言應用能力,高職英語強調語言的實用性。高職英語教學要探索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所以應該重視改革傳統的應試型英語教學方式。具體分析如下。
一、加強優質師資力量的建設,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
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技能水平決定著學生學習的質量與水平,高職英語教師不應該僅僅作為教師,還要作為學生的技師,去訓練學生對英語的應用能力,與學生所學的專業相結合,制定合理、科學、實用的教學計劃,設置適用性與技能型雙高的實踐課程,從而滿足未來學生就業的需求。實行校企聯合的教學模式,學校定期組織英語教師深入企業進行觀摩學習,及時掌握英語應用技能的第一手資料,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4]。選擇合適、先進的教材,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他們對聽說讀寫譯的應用能力。
高職學校的學生對于學習態度以及習慣養成各有差別,再加之英語注重實踐應用,因此著重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幫助他們逐漸形成英語思維,提高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從而為提高英語學習應用技能打下鋪墊。另外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就業競爭力,在課程設置時可以根據不同行業的英語要求,強化學生對就業崗位的能力培養。比如旅游英語專業的教學重點,就是加強對英語口語與英語思維的訓練;商務英語專業的教學應該側重講解商務禮儀方面的英語以及國外商務禮儀的知識,以及對商務單據與信函的處理技能學習;對于工科英語專業的教學應該注重提高對比如:機床、數控、汽修等操作說明與設備機器的安裝說明的閱讀能力。
二、優化教學環境,創建新型的分層英語教學方式
外語的學習更加需要一個好的語言環境的熏陶。因此學校應該積極創辦英語比賽或者活動來創建英語學習氛圍,比如:英語角、英語風采大賽、英語協會、英語演講、英語詩歌創作大賽等,充分將英語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不僅提高學生的英語興趣,還自然而然提高了他們的英語應用水平,拓展了英語思維與知識。此外學校還應積極組織學生校外實習,通過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使學生在英語應用崗位上,深入了解行業的英語知識與工作環境,鍛煉自身的崗位英語應用能力,真正使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繼而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教學理念,提高英語教學水平,滿足未來就業發展的需求。
鑒于高等職業教育教育招生的生源存在的英語水平的參差不齊的狀況,如果按照正常的專業進行分班教學的話,將會導致的結果就是英語成績較好的學生不能夠滿足自身學習英語的需求,而英語學習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卻聽不懂自己所學的知識。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能夠在高職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打亂原有的班級劃分,按英語入學成績的高低進行分班、分層英語教學,這樣的好處就在于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夠學到自己想要學到的知識,英語基礎較好的同學能夠在英語進度和廣度更寬的班級里進行英語學習,而英語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可以和自己學習英語的成績相當的之間進行學習和彌補自己的英語水平。這樣就能夠在潛移默化中讓英語成績不盡相同的同學獲得自己想要學到的英語知識,達到為未來就業服務的主要目的。
三、勇于探索科學性強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教學效果有直接關系,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高職院校的教學要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的實際應用為目的,開展科學的、實用的、動態的教學,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具體教學方法如下:
1.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
現代職業教育英語所面臨的背景之一就是信息化大環境。在信息化環境下,學生和教師面臨著同樣的信息資源,因此,教師在備課的時候應把重點放在該專業具有前沿性的一些焦點問題上。課堂上,教師要設計多個教學情境,組織學生參與討論發言,及時予以總結得出結論。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幫助者,教師要充分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來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學習的目的。
2.建立和豐富英語學習二課堂
二課堂是語言學習的有效延伸,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鞏固起著重要的作用。可設立英語學習教學實踐周并有專門的教師進行現場指導,同時,也可以組織各類語言競技大賽,如英語口語大賽、英語寫作大賽等。優秀的學生可以推薦參加相關賽事,調動學生對語言學習的動力。
3.優化課程布局,打造立體化模式
課程的結構狀況會決定這門課程對學生的適用程度等各種因素。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課程結構在科學性方面有所欠缺,部分教學內容的先后順序不夠合理,與英語教學的基本規律有所出入。在英語課程結構的優化方面,英語自身的教學規律和學生求知的規律是最基本的兩條脈絡,此外,還要考慮到與其他科目教學的相互影響情況,這樣的綜合考慮才是對課程結構調整的科學性思考。在課程結構的優化過程中,教師要對課程的內容銜接進行充分地考慮和研究,采用多樣的導入模式,幫助學生打造一個立體化的知識體系。對于課程的內容,要適度進行調整,適當根據社會背景引入新的知識和閱讀素材,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從而為他們畢業后盡快融入市場提供前提條件,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
結束語:
總之,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做到以就業為導向,對學生的教學要滿足職業崗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需要,并關注學生的需求,把學生的需要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從根本上把培養學生的能力放在教學的中心位置上,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高職教育的目的,培養出生產管理和服務所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清華.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J].瘋狂英語(理論版),2017(03):104-105.
[2]杜鵑.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模塊化的高職英語教學體系[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6):8.
[3]欒麗梅,馬江濤.基于就業導向的高職英語教學策略[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4,16(04):89-91.
推薦閱讀:昭通學院學報高職教育類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