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日韩亚洲,一本一本a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第二課堂”探究

來源:期刊VIP網(wǎng)所屬分類:高等教育時間:瀏覽:

  摘 要:第二課堂具有形式多樣、靈活生動、內(nèi)容豐富等特點,將第二課堂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對于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具有重要意義。浙江省“有風景的思政課”將第二課堂靈活運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12個典型案例為基礎,從頂層設計、主題、地點、主講人、形式等五個方面探索第二課堂如何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需具備的六種意識:內(nèi)容意識、情感意識、政治意識、問題意識、品德意識、專業(yè)意識,為第二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提供經(jīng)驗借鑒。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有風景的思政課”

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也開始了新征程。“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歷史課題。[1]當前,我國高校的思想引領工作主要是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為“思政課”)的第一課堂形式開展。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變化,世界范圍內(nèi)各種思想觀念交流碰撞,加之授課對象的不斷變化,傳統(tǒng)“灌輸式”“填鴨式”教學亟待改變。許多學生認為思政課內(nèi)容太“高大上”,到課率、互動率、抬頭率低就是很好的例證。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強化思政課的教化功能顯得至關重要。[2]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在全國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diào),“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jié)合起來……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tǒng)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3]第二課堂是思政課的另一種授課方式,相對于第一課堂具有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特點,開展第二課堂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課的授課效果。

  從2019年4月至今,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應用程序和浙江學習平臺推出了一系列關于“有風景的思政課”的報道。其中浙江高校紛紛參與其中,充分展示了高校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碩果。截至目前,在推出的30門課中,有12門課的授課方式是第二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理論理解和情感共鳴。

  一、“第二課堂”的內(nèi)涵與意義

  相對于傳統(tǒng)課堂教學,思政課第二課堂是圍繞著思政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以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的總稱。具體而言,思政課第二課堂涵蓋了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等多方面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思政課第二課堂不僅是高等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也是對第一課堂的有力補充。2016年底,全國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提出了“大思政”格局。“大思政”格局拓展了思政課的內(nèi)涵與外延,使其不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還要寓于學校各種活動之中,實現(xiàn)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同步發(fā)展。思政課實踐教學和第二課堂在育人目標、指導思想、活動載體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二者相互結(jié)合,可以實現(xiàn)育人效益的最大化。第二課堂作為新時期實踐育人的重要陣地,是大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實踐的必要途徑,其豐富多彩的活動有著深刻持久的德育力量,能夠感染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內(nèi)心世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效果。[4]第二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有利于更好地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增強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同感、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立德樹人等方面的作用。

  二、“有風景的思政課”的教學模式探究

  浙江省高校推出的“有風景的思政課”是第二課堂在思政課中應用的典范,從頂層設計、主題、地點、主講人、形式等五個方面梳理“有風景的思政課”的教學模式,力求為第二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提供些許經(jīng)驗借鑒。

  (一)頂層設計

  優(yōu)秀的思政課不僅需要教師的精心設計,學生的認真參與,更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第一,加強學科專業(yè)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組建思政課教學科研團隊。通過集體備課、思政公開課等方式,提升思政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將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融合起來,設計出具有新意的思政課,并編寫一套教學案例,有利于推動思政課的體系化和專業(yè)化;第二,積極整合利用教育資源,深化學校與地方的聯(lián)合建設。加強實踐教育基地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教育基地、社區(qū)、企業(yè)、博物館等場所,把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與思政課相結(jié)合;第三,設立專項經(jīng)費,鼓勵思政課教師積極采取第二課堂的教學方式,對積極參與第二課堂并有較好實踐成果的同學予以鼓勵。例如,浙江財經(jīng)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合作共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思想政治理論科研基地,同時和海寧市委宣傳部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推動館校共建、校地提質(zhì)升級,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完善專題式紅色文化教學體系,實施傳承英烈事跡及革命遺志為核心的紅色文化“三進”工程。把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教學過程,打造全省高校黨建特色服務品牌。

  (二)主題

  第二課堂的主題選取應和第一課堂的主題相呼應,緊密圍繞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大綱。以第二課堂為主的12個教學案例的主題選擇具有代表性。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浙江工商大學杭州商學院聚焦鄉(xiāng)村振興;浙江大學和浙江財經(jīng)大學圍繞學習革命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在實踐中尋找祖國建設者的時代使命和責任搭檔;浙江師范大學關注習近平外交思想及一帶一路建設等內(nèi)容;浙江警察學院聚焦廉政教育等。第一課堂主要是圍繞一個主題來講,而第二課堂的主題可以雙主題同步開展。例如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將“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浙西南革命精神發(fā)源地之一的縉云縣為切入點,以縉云燒餅為起點探索浙西南革命精神。學生被分為兩隊,紅隊以走訪紅色革命根據(jù)地為主線,探索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傳承。綠隊同學以縉云燒餅文化為起點,尋找浙西南革命精神對鄉(xiāng)村振興的助力發(fā)展。這節(jié)思政課融入了革命精神和產(chǎn)業(yè)振興兩個主題,紅隊和綠隊的同學互相交流,提高了思政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推薦閱讀:思想政治課研究思想政治類期刊投稿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雷波县| 翼城县| 阜康市| 满洲里市| 嘉义市| 沁水县| 巴彦县| 河南省| 抚松县| 洛川县| 徐闻县| 宿松县| 涿州市| 博乐市| 和硕县| 株洲市| 贵阳市| 南昌县| 涟源市| 吐鲁番市| 鞍山市| 灌云县| 平山县| 南澳县| 永泰县| 福海县| 德令哈市| 襄垣县| 剑川县| 浦城县| 姜堰市| 都安| 武川县| 桐梓县| 永济市| 辉南县| 肃宁县| 海兴县| 玉树县| 平湖市| 翁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