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大中小學師生的安全,1月27日,教育部作出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決定。為了實現“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成為廣大師生的主要選擇,一時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當短時間劇烈增長的市場需求把在線教育推至高點時,我們需要思考的是,疫情結束后,在線教育如何與開學后的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才能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呢?
一、在線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戈晶晶在《中國信息界》2020年第4期《教學質量是在線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文中專訪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延申,劉延申認為,疫情防控期間,我國在線教育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部分偏遠貧困地區無網絡或網速慢,一些大城市也存在網速波動、卡頓現象。為解決學生居家學習問題,教育部安排中國教育電視臺開播《同上一堂課》空中直播課堂,實現了對廣大偏遠農村地區的全覆蓋。針對在線教學流量消耗大、費用高的問題,江西省宜春市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為有需要的家庭開通了“愛心流量包”,確保全市中小學生在線學習流量無憂。一些地方政府采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送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使用。疫情過后,國家應統一規劃,加強在線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提升遠程教育網絡,推動網絡提速降費,移動網絡擴容升級,使網速更快更穩定;還可以整合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網絡電視、激光投影機等設備和軟件工具,構建家庭學習中心、家庭智慧教室,方便學生居家在線學習,教師在家錄播在線課程,開展在線教學等。
二是現有教學平臺、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標準不一,使用不便。
三是現有數字教育資源不能滿足在線教學需要。許多中小學不能系統地開設在線學科課程,因為缺少這方面的在線教育資源,特別是缺乏基于國家課程教材的優質在線教育資源;深度貧困地區、老少邊窮地區缺乏英語、數學、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的優質在線教育資源。今后,需要集中優秀教師、教育專家、學科專家、課程專家、教育技術專家、影視制作、數字媒體、動漫游戲及信息技術人員組成工作組,共同開發制作優質在線教育資源。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方便快捷地組合這些資源,形成個性化學習課件,用于在線教育。縮小數字鴻溝,促進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質量。
四是簡單照搬線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雙向交流、實時互動和信息反饋。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有問題,也不能及時得到輔導答疑。
五是一些年齡比較小的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自控能力,影響在線學習效果。
六是在線教學每節課程的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在線學習效果。
七是學生長時間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學習,影響視力。
八是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九是在線教育的各項政策和有關規定需要完善。
十是存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隱患。
二、疫情背景下的在線教育的發展策略
賈建國在2020年4期的《教育科學論壇》《課程視角:疫情背景下的在線教育策略》一文中認為:
(一)系統整合:優化課程資源與內容
為避免在線教育課程資源的碎片化、資源選擇與內容設計的隨意性,應把握系統整合的三個策略。
1.線上線下銜接,做好學期計劃
學校及教師應改變簡單的“應急性思維”,不再被動地應對甚至應付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育,而是應該系統性設計學習內容,做好居家在線教育和開學后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基于此,學校應在區域教育部門的總體要求之下,動態性將本學期課程學習分為“居家學習和在校學習”兩個階段,每門課程應設計配套的教學方案。如以區域教育部門規定的在線教育之日起算的一個月時間為節點,制定“居家學習(一個月)+在校學習(剩余學期時間)”的教學計劃;在此基礎上,如疫情仍未結束,則在居家學習第一階段結束前一周,研制形成第二階段分散居家教學和在校線下教學計劃,并依此類推。
2.優化設計課程內容
學校及教師應正確認識在線教育和傳統課堂教學的不同之處,對國家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優化設計,避免簡單地將各類課程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一一呈現給學生。進一步講,學校各學科備課組應對本學期相關課程整冊教材內容特點進行分析梳理,進行單元整合,提前整體布局,將適合和便于在線教育的內容進行遴選、統整和優化設計,作為疫情期間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其他不適合在線教育或轉化難度與成本較高的課程內容,則應設計納入正式開學后的線下教學計劃之中,從而既避免過多地耗費教師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又盡可能地提升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
(二)環節聯動:重構課程實施與評價
1.教學時間安排上應注重“錯峰設計”
隨著復工潮的到來,之前家長居家協助輔導孩子的教學環境開始發生變化。為此,學校在教學時間安排上應注重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學時間與家長工作時間盡量錯峰安排。即盡量安排在全體(或絕大部分)家長下班回家的時間段內,最大程度上保證家長在線陪伴,保障和提升在線教育的效率與效果。二是新課內容與拓展知識交錯安排。為避免學生學習疲勞,學校應將國家課程新課學習和防疫教育、體育鍛煉、家務勞作等拓展內容等進行交錯安排。如有的小學在周一、周三和周五開展國家課程新課和防疫教育新課的學習,周二和周四結合新課設置一些集中復習、預習和探究活動,以及家庭勞作、親子活動等內容。
2.課程預習采取“導學單+微課”策略
一是精心設計導學單。由于在線教育內容容量比線下教學要少很多,學習目標與任務一定要“少而精”,直指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的問題應短小且富有思考價值,可設計1~2道由學生自行探索和思考的問題;注意加強學法指導,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在線學習與陪伴方式。
推薦閱讀:可以發表學前教育論文的省級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