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合作學習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有許多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正確有效的合作學習教學,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重視。
關鍵詞:合作學習 高中英語教學 角色分配
Abstract: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teach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compared have many advantages, therefore, it is widely use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how to correct effective cooperation study teaching and improve our English class teaching efficiency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education workers.
Keywords: cooperative learning,the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role distribution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合作學習教學是以合作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地利用教學中的動態因素之間的合作互動來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隊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活動。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是: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ered)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教師把一個學習任務分解成若干個小任務,分給不同的學生去完成;學生們分頭準備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予教于學,師生參與,共同發展。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途徑,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受到越來越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一、合作學習教學的優勢
首先,傳統的英語教學只重視語言知識的講授,忽視了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而合作學習法要求學生全面運用聽、說、讀、寫等能力,其目標是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生從傳統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
其次,有效地改善了課堂教學氛圍,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充分體現了新課標“自主、合作、探究”的核心理念和培養現代人才必備的“合作”素質。
因此,合作學習法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育方略。它已成為新課標課堂的標志,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二、合作學習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教學,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合理組建學習小組
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應遵循“異質”分組原則。即把學習成績、智力、能力、性格、心理素質、家庭背景、性別等情況不同的學生分在一組,小組內的學生之間在智力、能力、個性等方面進行互補。便于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合作和相互探討。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環節和組員所需要擔任的角色,把學生分成2—6人不等的小組進行教學。
2、對組內成員合理分配角色、責任到人
根據不同的合作任務, 要確保每位組員都能擔任一定的角色, 并負起每個角色應該承擔的責任。例如, 主持人(組長): 負責掌握小組討論的全局, 分配發言機會, 協調小組學習進程, 掌握合作學習的時間;記錄員: 負責記錄小組討論結果;報告員: 負責向全班匯報合作學習的結果;檢查員: 負責檢查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為便于團結協作和培養各項能力,組內成員可定期互換角色, 讓小組成員在體驗不同學習責任的同時,學會真正的合作。同時,要建立一些小組規則,促使小組合作有序、有效的進行。組與組之間可展開競爭,根據每次課上的表現,評出“優勝組”和“落伍組”并給予適當的獎懲。從而使每個成員增強集體榮譽感。
3、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目標和任務
目標和任務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是否能有效地進行合作性的活動。因此,教師在設計任務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遵循“教育性、趣味性、多樣性、真實性及階梯性”原則。活動內容在緊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力求有一定的真實性。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如在教授Unit21“Body language”時,在課前設置如下任務:要求學生了解1.What is body language? 2. How many kind of body language do you know? 3. Is body language useful in our English study? 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收集關于body language的圖片和信息,各小組將所有信息作好歸納、總結后,由匯報員向全班報告。并提出一些body language的運用場合及用途。每個學生都帶著極大的熱情參與了這項任務,并與他人交流、合作,增強了他們的團隊精神和主體意識。
在設計有梯度性的學習任務時,既要考慮學習的層次性系統性,又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如Unit13“Festivals” 一課,初級任務為課文基本內容的合作學習,如go through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passage; answer the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ext; finish off the exercise in Revision等;
進而探討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 festivals? How does your famil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other festivals?
最后探討Do festival help us understand our history and culture? What kind of gifts and things do people buy during major festivals like Christmas and the Spring Festival?
4、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1)設計組員互相評價表,讓組員互評。以滿足小組成員內在“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教師要小結學習小組各成員在合作學習上的表現,肯定成績、表揚進步、鼓勵弱者、激勵強者。
(2)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自評。要求小組定期對活動進行評價,并反省在活動中哪些組員活動是有益的,哪些是無益的,哪些活動可繼續或需要改進,以確保小組活動的有效性。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應努力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積極評價學生。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發現別人的不足和優點,反省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使每個學生都明確改進方向,促進學生更好地合作,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三、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應注意的問題
在合作學習中, 傳統的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教師在設計活動時,應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活動的互動性和語言的交際性。還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的評價、批評與表揚, 要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對于完成好的學生, 應毫不吝嗇地說: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對英語學習較差、自信心較低的學生, 以表揚鼓勵為主。如: 在課堂上, 教師要經常對學生說:“Trust yourself. / Never give up. / Keep up your courage. / Never mind. Have a try.”等激勵學生的話語, 鼓勵學生敢于開口, 大膽表現自己, 使其逐步樹立起學習信心。對于英語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在表揚的同時還應指出其不足。
2、 教師要多設計一些能開拓學生思維、激發探究愿望和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 教師的提問要注意難易結合和面向全體學生,盡量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
3、在合作學習時, 需要教師精心組織、合理而有效的引導。確保活動積極開展,努力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總之,合作學習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生生互動合作為基本組織,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形成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技能為根本目標,是一種富有創意與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只有在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才能把合作學習真正運用到教學中,使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