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篇工程師職稱論文淺議水利工程中的生態因素以及生態水利工程,經濟發展并不是我們的唯一追求,環境保護也應該放上一個同等重要的位置。我現有的種種數據表明,生態系統尤其是河流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刻不容緩。水利工程建設不應該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必須在科學原則的指導下進行設計和規劃。總而言之,生態水利工程才是符合時代主題的正確理念,非常值得社會各界關注。
《中國水利》主辦: 中國水利報社,期刊欄目涉及政策、法規、規劃、設計、科研、技術、施工、生產、管理等諸多方面和領域,多角度、大范圍地為社會各界提供水利工程建設、防汛抗旱、經濟管理等方面信息和水利使用技術。該刊以宣傳黨和國家機關于水利的方針政策,宣傳水利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導水利改革發展,溝通水利與社會為宗旨
為了滿足社會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需要,國家近些年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扶持力度明顯在加強。水利工程的建設雖然推動了國家基礎設施的進步,不過,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日益嚴重。所以,如何避免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生態問題,是當下亟須解決的問題。除此之外,生態水利工程作為一個全新的課題,也很值得探究。
1 水利工程及生態水利工程概述
1.1 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其實是一個總稱,指的是為了控制、利用和保護地表及地下的水資源與環境而修建的各項工程。水利工程的存在,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控制水源的使用,從而更好地為人類服務。眾所周知,人類的生存與生活不可能脫離水源而存在,而水源存在的自然狀態卻往往與人類需求不相符。這時候,水利工程就發揮作用了,它可以調節并分配水量,除了滿足人類生產生活的必要需求之外,還可以提供蓄水發電、防洪防旱、航運運輸等多重作用。
而按照水利工程目的的不同,又可以將其劃分為防洪工程、灌溉工程、航道工程等。而像長江三峽水利工程集防洪、灌溉、發電、航運等多重目的于一身的,則稱為綜合利用水利工程。
1.2 生態水利工程
生態水利工程,是近年來水利工程領域的一個新興詞匯。隨著水利工程所帶來的負面效應逐漸增大,社會各界也開始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所謂的生態水利工程,其實質就是在設計、建造、使用及研究水利工程為人類服務的同時,也不忽視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在這樣的水利工程當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放到了一個基本對等的位置。生態水利工程所強調的,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社會各界保護環境的意識逐漸增強,生態水利工程必將成為今后的主旋律。
2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2.1 水利工程建設對河流生態環境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基本上都是在河流上面進行操作。之所以要建設水利工程,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河流的自然形態讓人類難以直接運用。因此,水利工程要做的就是改變河流經過長年累月而形成的自然狀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做法是違背自然規律的。也正是因為這樣,水利工程建設才會難度如此巨大。同時,對河流生態環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無法避免的。由于河流局面的變化,比如說水深、含沙量、水流速度等,會引起上游、下游也發生改變。在河流基本的水文現象出現變化之后,河流的水溫、水質也會受到影響。再接著,就是當地的局面環境隨之變化,包括降雨、光照等各個方面。很顯然,這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2.2 水利工程建設對陸生生態環境的影響
其實,在水利工程建設對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所有影響當中,陸生環境受到的影響是最直接且顯而易見的。陸生生態環境所受到的影響,主要是指自然植被會發生變化。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本身就會破壞大量的林地、草叢,還有農田等。尤其是工程量巨大的那些項目,會大規模地破壞生態植被。而在整個大氣循環當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毫不夸張地說,自然植被被破壞,整個生態系統循環都會出現紊亂。另外,缺少了植被,當地的自然環境會變得非常脆弱,人類以及其他動物生活環境的質量都會急劇下降。
2.3 水利工程建設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從以上的分析可知,水利工程的建設會對河流生態環境以及陸生生態環境都造成不小的影響,那么很顯然生活在河流中的水生動物以及生活在陸地上的陸生動物,都不可能獨善其身。而水利工程建設所帶來的最負面的影響,無疑是使生物多樣性急劇減少。
首先來說說水生動物。從上文可知,河流生態系統所發生的改變主要體現在溫度、水質這些方面的變化。既然水生動物依靠水源生活,那么只要河流發生一點點細微的改變,它們的生活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一般來說,水利工程建設給河流生態系統所帶來的都是負面效應,因此,有一些對水源環境敏感的水生動物就很難存活。長此以往,甚至會走向滅絕。而遷徙對于水利工程領域的動物來說,也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在水利工程都會人為地改變河流的原本形態,有必要時還會阻截或者是改向。近年來屢屢出現的瀕危動物名單,其中就不乏珍惜的水生物種。
再者就是陸生動物。生活環境的改變也同樣會對陸生動物的多樣性造成影響,周圍環境的質量直線下降,對于動物的繁衍生息是很不利的。自然植被是很多陸生動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尤其是一些食草類動物。一旦自然植被遭到破壞,那么直接造成這些陸生動物食物缺乏。而其他一些爬行動物也是如此,千百年來生活的環境突然發生變化,生存也許都會成為問題。
3 基于生態水利工程的原則進行水利工程建設
由于水利工程建設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日益加劇,社會上要求重視環境保護的呼聲的逐漸高漲。生態水利工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的。如何平衡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一直都是各方在熱烈討論的問題。生態水利工程算是水利工程的一個分支,它把保護環境放在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不管怎么說,這種理念是符合時刊發展的,所以畢竟成為今后水利工程領域的發展方向。水利工程從河流生態環境、陸生生態環境以及生物多樣性等諸多方面都加重了大自然的負擔,而如果遵循生態水利工程建設的原則,這些負面效應是可以大大減小的。接下來,就來說說如何在生態水利工程原則的指導下進行水利工程建設。
3.1 保持和恢復河流多樣性原則
水利工程的建設,并不單單只是效仿成功的案例。而在工程之初,就應當從保護河流生態環境的角度去進行規劃設計,遵循保持和恢復河流多樣性原則。這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保護河流的多樣性。在大自然的作用之下,每一條河流的形態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相關的工程人員在規劃設計水利工程的時候,考慮的不僅僅河流如何為經濟發展所用,還需要想法設計保持其原本的形態。在必要的時候,甚至需要以生態保護為最高原則;要盡力恢復河流的多樣性。已經完工的那些水利工程,對河流多樣性所造成的破壞已然形成,我們能做的,只有進行一些彌補,已恢復河流的多樣性。
3.2 保護生態系統自我設計、自我恢復原則
其實不管是河流生態環境還是陸生生態環境,都屬于大自然生態系統的一個部分。我們的生態系統有其自我調節能力,即大自然有其固有的生物循環,這是一種很可貴的自我修復能力。但是,絕對不能夠因為生態系統有自我設計及自我恢復的能力,就無所顧忌地任意破壞。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只有給大自然帶來的負擔不超過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它才不會受到破壞。至于這個可承受的度有多少,就是專業人員該去考慮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