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在高中的物理力學或運動習題講解過程中,多數教師會在多方面運用能量或力學觀點進行習題分析,而這有悖于當下o;四基”目標下的教學要求.在高中物理“四基”教學方式下,教師要采用等效法或其他方法,將具體的習題內容進行等效處理,并通過構建等效模型,使得學生的做題思路得以具體化,進行能夠對具體問題情境進行正確的邏輯思維.教師在進行復習課的講授時,可以采用學生按照學號每人負責一道題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客串教師來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能鍛煉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從側面來督促學生更好的提高四基能力,滿足四基課程教學要求,通過自己尋求解答方式還能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四基能力,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就2009年浙江高考題中的某一題進行分析,題目給出了燈泡電阻測定的圖片和不同型號的燈泡數據,讓考生進行功率和阻值的判斷.多數考生在計算燈泡額定功率時,錯誤的通過歐姆表得出了燈泡阻值R,并運用公式R=U2/P得出了錯誤答案.本題目所隱含的條件是“金屬的電阻率會隨著溫度升高而明顯提升”,所以僅憑題目中給出的阻值測量數值為基礎進行計算屬錯誤的做題方式.從“四基”教學目標的角度分析可知,該題目的主要考查點是學生物理學習中“基本經歷”是否得到了真正落實.在這一題目的講解過程中,為實現“四基”教學目標中學生的“基本經歷”要求,教師可以在學生實驗測量燈泡電阻值后進行燈泡工作前后阻值的比較與討論,并讓同學分組討論燈泡實際測量電阻與計算所得電阻數值不同的原因,使學生對這一實驗留有較深的印象,使學生在后期的題目練習中及時正確的判斷燈泡阻值的判定方法.
在踐行高中物理教學“四基”目標中“基本經歷”時,也可以利用超重、失重實驗課程的講授實現這一目標要求.一般學生都曾經歷過超重和失重,但對這兩個概念的認知仍不明確,所以為豐富學生物理實驗的“基本經歷”,物理教師可以利用汽水瓶進行簡易的實驗定義探究.教師可以在汽水瓶底部刺一個小孔,并讓水從小孔中流出.為讓學生進一步體驗超重和失重的現象與特點,可以首先以分組討論的形式對水流在失重和超重條件下的現象進行分析.評課討論活動的開展,是“四基”目標導向下為學生提供豐富實驗表象的有效途徑.在完成提問后,教師可以對具體的實驗現象進行演示,如將瓶裝水拋向空中,發現水瓶在下降過程中水沒有流出,而如果用手增加水瓶子的上升速率,則會發現水流的流速度增加,在對實驗現象觀察過后,教師通過讓學生解釋具體原因,讓學生能夠透過實驗現象看到重力作用效果的本質,進而豐富自身理論與實踐分析結合的能力.
為保障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四基目標”能夠科學有效的落實,教師必須在全面認知教學目標的同時,深入理解“四基”教學目標所包含的教學思想與方法.高中物理教學“四基目標”的教學思想主要包括理論與實踐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和類比思想等內容.其中理論與實踐結合思想要求教師能夠在物理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均衡調節物理理論學習和實驗操作間的關系,使物理實驗教學的開展能夠與課程理論的內容相呼應,同時,物理課程的理論內容也可以在實驗教學中起到指導與證明的作用.高中物理教師將實驗課程與理論課程進行科學均衡的調節,這對于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水平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四基”目標中蘊含的分類討論思想的本質是要求教師能夠對物理知識點進行適當的發散,通過在實際教學中列舉同一問題的不同解決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發散式思維,使學生在類比與推理的過程中更為深層次的掌握物理知識的內容.
為有效落實并實現“四基”教學目標,高中物理教學應更加注重對教學方式的改進,并從實驗課程和課堂教學兩方面實施改革,以保證“四基”教學目標中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和基本實驗技能的掌握.本文列舉了高中物理在“四基”目標實現過程中的三項課程教學內容,通過對課程內容的具體描述以更為全面的說明“四基”目標在教學開展中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