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從城鎮化涵義入手,就六枝特區城鎮化發展面臨的問題及推進城鎮化發展的對策進行了分析探討。
關鍵詞:城鎮化發展,經濟社會,發展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與之相伴的矛盾和問題也日益顯現。我們必須積極面對,認真解決好這些矛盾和問題,這樣才能保證我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以確保2015年加快發展、加速轉型、推動跨越總體目標的實現。
1.城鎮化的涵義
城鎮化亦稱城市化,其涵義是指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或是農業人口轉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其本質是指農業人口轉化為城鎮人,人口由分散的農村向城市城鎮集中的過程。但是,對城鎮化涵義的理解,決不能僅僅停留在人口在空間轉移過程這一層面上。實際上,隨著人口向城市的集聚,不僅僅在于城鎮數量的增多,城市規模的擴大,城鎮人口的劇增,最根本的在于各種生產要素向城市集中,城市的產業結構的壯大升級,從以農業產業為主向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的轉變,使一個地區的社會實現轉型,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
2.我區城鎮進程中面臨的問題
2.1城鎮化率低
2012年我區總人口68萬多人,其中非農戶籍人口僅為14萬多人,按照此數據計算出的城市化率僅略高于20%,按照新的人口統計標準,我區的常住人口數為495008人,依此基數計算城市化率已經接近30%。按照六盤水市公布的2011年全市城市化率數據,我區的城市化率為31.3%,這一數據表明我區的城市化發展已經達到中期階段,但僅僅高于初期階段最高限1.3個百分點。這比率低于全國城市化率51.7%的水平,相差將近20個百分點,同時也低于全省平均36%的水平。
2.2小城鎮建設發展滯后
我區目前有城鎮人口將近20萬,但多集中于中心城區,而小城鎮的非農人口比例明顯過低。我區現有5個經有關部門批準設立的建制鎮,小城鎮明顯過少。而平寨鎮是我區的中心城區,除此之外,真正意義上的小城鎮只有郎岱、巖腳、木崗、大用四個建制鎮,而這幾個小城鎮發育程度低下,城鎮規模較小,基礎設施落后,又缺乏有力的產業支撐,集聚帶動效應不強,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容納能力極其有限,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輻射拉動作用明顯不足。
2.3城市經濟的產業結構不合理
我區的城市化是在三線建設的煤炭開發的基礎起步和發展起來的,長期以來一直存在產業結構畸形發展和不協調的問題,一、二、三、產業嚴重失衡,第一產業以傳統種植業為主,生產方式落后,農業科技應用度,機械化水平和集約化產業化程度十分低下,工業則主要是煤炭采掘,煤化工業煤機制造業和水泥等建材工業,最薄弱的方面是輕工業不發達,第三產業也比較滯后,近年來,隨著城區建設步伐的加快,城區面積逐年擴大,而產業結構調整跟不上城市的發展,城市經濟的發展缺乏動力。
2.4“城中村”問題日益凸顯
隨著我區中心城區的擴大,城市化發展速度的加快,“城中村”問題日益凸顯,“城中村”就是在城市迅速發展過程中,由于土地被征用,一些村寨被新建成的城區所包圍,雖然在地域上這些區域已成為城市的組成部分,但在戶籍、房屋產權歸屬和社區管理體制上仍然保存著農村的模式,這些城中村、村寨建設缺少統一規劃,基礎設施嚴重不配套,道路曲曲彎彎,建筑參差不齊,違法建設現象嚴重,衛生、防災條件差,環境質量惡化,存在大量的安全隱患。而且改造治理難度大,已成為城市管理中的“死角”和“灰色地帶”,給城市的未來發展帶來諸多難題。
2.5城市管理難度加大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區人口的增加,城區在空間上的擴張,城市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加大,城市管理中城市的環衛管理、基礎設施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流動人口管理、市場經營秩序管理、城市社區管理所面臨的任務日益繁重。長期以來,我區城市管理在全省的檢查中一直排名靠后,開展“雙創雙建”活動以來,我區加大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全省的排名由七十多位上升到了三十幾位,但城市管理中的各種問題依然未能從根本上得到扭轉,整治“五臟”、“五亂”的任務依然繁重。
3.加快我區城鎮化進程的對策
3.1堅持以工業化推動城鎮化
工業化與城鎮化是城市發展進程中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工業化推動城鎮化,城鎮化又能促進工業化的發展。目前我區的城鎮化率發展已經超過30%,表明我區城鎮化的發展已經步入中期的快速發展階段。而能否實現城市的快速發展,取決于工業化能否加速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從本區的實際出發,立足于自身的資源優勢,以國家的產業政策為指導,制定符合區情的,推動工業化發展的產業政策,內引外聯,爭取資金、爭取項目,加快我區工業化發展。3.2加強中心城區建設,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的基礎設施是為城市的生產和生活提供的公共設施,是城市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要推動城市化進程,必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城市居民住宅建設,建設高標準的住宅小區,加強舊城改造力度,加強城市道路建設,加強公園廣場等公眾游樂休閑場所建設。
3.2加強小城市建設,增加建制鎮數量。
小城鎮是區域經濟的中心,具有鄉村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功能和自身的地域優勢特色,因此在推動城鎮化建設中,必須加強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找準產業支撐點,堅持以業建鎮,要大力發展鄉鎮產業,發展民營經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促進農業人口向城鎮和非家產業轉移。要以特色產業帶動小城鎮發展,要發展特色經濟,引導鄉鎮因地制宜,培植特色產業,努力形成個性鮮明、類型各異的小城鎮。
3.3加強“城中村”的改造治理
“城中村”問題已成為各個城市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城中村問題的解決涉及經濟政治文化、法律民生等多個層面。解決好城中村問題,必須從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出發,要把城中村作為城市的組成部分來對待。要把城中村改造納入到城市總體規劃中來,要堅持以人為本,關注失地農民的就業、生產、生活,要尊重他們的意愿,使其逐步從農村人向城市人的身份轉變。
3.4全民參與加強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化質量的根本保障。城市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城市管理首先要發揮好城市管理部門的主力軍作用。同時,我們也必須明了,城市管理目標的最終實現絕非城管部門的孤軍奮戰,唱獨角戲所能達成。特區黨委政府要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過程中發揮領導者和決策者的作用,各級黨政的職能部門也要發揮自身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職能作用,城市的管理還必須動員所有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城市居民的力量,全民參與,全民共建,為城市的建設和管理出力盡責,共同創造美好家園。城市管理必須堅持法治原則,堅持依法建設,依法管理,嚴格城市管理執法,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還有賴于城市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的提高,文明習慣的養成是提升城市管理工作的軟實力。因此,必須加強市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市民的綜合素質。
從現在起到2030年是我區城鎮化發展的加速期,我們要在特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城鎮化帶動戰略,大力推進我區的城鎮化建設,為把我區建設成為經濟持續增長,城市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城市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