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運行構成了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城市管理在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基礎性的作用。文章發表在《北京檔案》上,是城市管理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城市管理,綜合網絡目標,完成情況
現代城市作為區域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信息中心,是勞動力、資本、各類經濟、生活基礎設施高度聚集,人流、資金流、物資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交匯,子系統繁多的多維度、多結構、多層次、多要素間關聯關系高度繁雜的開放的復雜巨系統。
關于2004年城市管理工作網絡目標完成情況的自查報告
市綜管辦:
按照市政府目督辦、市綜管辦聯合下發的《關于對2004年城市管理工作網絡目標分解表》(成綜管辦發[2004]2號)和市綜管辦《關于對2004年城市管理工作網絡目標進行檢查考核通知》(成綜管辦發[2004]22號)要求,經對照呈報市綜管辦《新都區2004年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網絡目標分解表》的內容進行認真自查,現將2004年度城市綜合管理工作網絡目標完成情況報告如下:
一、加強了城市綜合管理的組織領導工作
1、按照市綜管辦和市市容局實施城市“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的要求,成立了以區長孫建成為組長,分管副區長郭建剛為副組長和各有關建制鎮、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四化’工程先進城市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主任由區市容局局長張紅建擔任,配備了相關工作人員。組織實施了新都鎮城區創建“凈化、亮化”工程先進城市和三河鎮、大豐鎮、新繁鎮三個集鎮創建“凈化”工程先進集鎮的活動,并列入了區委、區政府對全區各鎮、各級部門的工作目標考核。
2、根據省政府《關于在全省實施“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的通知》(川府發[2003]29號)精神和市綜管辦、市市容局檢查指導我區創“四化”工程先進城市工作的要求,結合實際,擬定了新都鎮城區和三河鎮、大豐鎮、新繁鎮三個集鎮《創建“凈化、亮化”工程先進城市活動的實施方案》和《創建“四化”工程目標責任分解》等有關文件,并組織開展創建工作。
二、加大了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
全年,在改造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方面。根據創建“四化”工程的評價標準體系,狠抓了城區“凈化、亮化”工程的創建工作,先后投入資金近億元,拆除舊房(區委)籌建新增廣場一座、實施退地建綠和退地建停車場5處、整治完成了桂湖東路景觀大道的改造工程、川陜路東段雨污水改造工程、新城區排水工程、工業區南二路3.05公里改造工程、飲馬河城區段1公里的綜合整治工程、“萬和”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2.5萬噸的一期工程和新建、還建、改造了城區公廁共9座等整治改造項目。新增了一批檔次高、質量優、功能全、造型美,具有現代化城市景觀特點的環衛、綠化、照明、市政設施,使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
1、由區市容局牽頭組織實施的城區桂湖東路“形象示范品牌街”景觀大道整治改造工程,共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鋪設瀝青混凝土路面2.1萬平方米,施劃交通標識標線1600平方米,更新人行道彩磚、花崗石色帶1.45萬平方米,設置更換照明燈、景觀燈等合計537盞,改造各類電力和光纖電纜下地1.5萬米,新建地下排水、供氣等各類設施管溝1萬米,改建新裝雨水箅76套,改造新建綠化帶花池、樹池196個,更新安裝果屑箱37個;改植行道桂花樹200株,布置各類花草色塊2000平方米;組織臨街兩側單位和居民樓宇立面粉刷裝飾2.3萬平方米,安裝樓體霓虹燈4000米,更新店招店牌152個,商家店鋪改裝落地式玻璃門窗74家,實現了“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的目標。
2、嚴格查處“違法建設”。按照《規劃法》和《建筑法》的規定,依法拆除城區違法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責令整改違章建筑10處,補辦建設手續12個項目,面積達2萬余平方米。全年立案80起,查處違法建設案件40起,結案率達100%。
3、針對城區臨街兩側建筑物立面影響市容的突出現象,組織開展了立面清潔專項整治工作。
一是清理規范店招店牌和戶外廣告,實行了設計效果圖、材質及規格、設置安裝統一審批管理,清理了一批陳舊、破損及不規范的店招和戶外廣告,城區更新設置安裝達80%以上;組織桂湖東路、新中路等11條街道臨街單位、店鋪改裝玻璃門(櫥窗)860戶。
二是廣泛動員單位和居民拆除不規范遮陽雨蓬、防護欄、燈箱廣告共計1842個,對樓宇窗戶、陽臺凡有礙市容市貌觀瞻的雜物進行了清理。
4、繼續組織市容、公安、交通、工商開展城管“CG”聯合執法工作。
一是加強對城區主要街道機動車輛停放秩序規范管理,全年糾正亂停放機動車2870多輛(次),依法處理違章亂停車輛1170多輛和損壞路燈、綠化設施肇事車6輛,暫扣證件960余個,糾正率達95%,主要街道、路口取締臨時占道停車位達85%以上,對城區街道非機動車停車點進行了劃線歸位停放,較好地規范了城區停車秩序。
二是加強城區沿街兩側建筑工地、拆遷現場的實體施工圍墻景觀藝術化整治,對現有13個臨街施工圍墻實施統一標準的藝術景觀“美化”管理,舊房拆遷全面實現打圍作業,整治改造率達100%。
三、加大了城區“揚塵”污染整治管理工作
按照市政府“揚塵”管理的有關規定,我區制定了《關于禁止建筑渣土“揚塵”的通知》規范性文件,進一步開展了創建綠色環保工地活動,強化對城區建筑施工工地建材封閉式堆放、臨街出入口路面硬化、建筑渣土封閉運輸、拆房施工作業灑水降塵等系列措施和執法檢查,嚴格實行建渣運輸封閉式、定時、定線路行使的管理。全年,由市容局組織城市綜合管理聯合執法大隊開展了對城區各類施工工地12次的專項整治檢查,依法查處污染道路的建渣車70多輛(次)。同時,著力宣傳推廣施工工地攪拌混凝土城外定點作業的工作。
四、落實了創建“亮化”工程先進城市基礎
按照創建“亮化”工程先進城市的標準和實施城區“光彩工程”第四期目標的要求,在市綜管辦和市市容局的指導下,結合實際,打造城區“光彩亮點”景觀,逐步實施成片“亮化”工程,區領導深入一線,親自動員,完成了桂湖東路沿街38棟辦公樓的“亮化”工程,區光彩辦、市容局組織城區廣場、南街等主、次干道臨街建筑實施“亮化”工程9個,并更新了城區廣場、桂湖東路、北街、南街等街道照明燈桿和各類景觀燈1876盞,亮燈率達到95%以上。
五、提高了城市綜合管理水平
1、城市建設項目涉及人行道、綠化、環衛和市政照明設施以及地下設施的配套工程等,基本做到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的“三統一”設計方案報批管理。
2、城區園林綠化管理。共清理枯(死)樹木883株,移植、補植各類喬木702株、灌木13.38萬株,制作街道景石22個,設置造型花樹2棵,投放鮮花52.6萬盆,綠化設施、綠地草坪日常管理和維護共39.8萬平方米。同時,組織完成市園林局下達的綠化普查工作目標任務,普查統計園林綠地面積共有353.6公頃,綠地率占27.2%;綠化覆蓋面積達389公頃,覆蓋率占29.9%;實現人均綠地5.04平方米。
3、維修城區人行道996平方米,路沿石2600余米,路面454平方米,雨水溝蓋板78.4立方米;清掏雨污水溝1.7萬米,檢查井463座(次),雨水箅(池)907個;清理拆除違章戶外廣告136個,店招(牌)612個,規劃設置大型公益廣告11個,辦理招牌廣告設置許可證246個,組織新中路等11條街道臨街店鋪改裝玻璃門櫥窗860戶;完成桂湖東路臨街單位實施“光彩工程”、“亮化”工程15家,店招(牌)更新設置達80%。
4、加強旅游景點周邊環境衛生綜合管理,先后集中組織整治8次,取締各類流動攤點130多個,及時做到了移送乞討人員,進一步強化了景區建筑物墻面的亂貼、亂畫行為的管理,并規范了從業人員的經營行為。
5、集中糾正查處城區各類非法張貼、亂寫亂畫、亂噴涂、亂牽掛,全面清除了各類非法張貼、書寫、噴涂的“牛皮癬”,全年清除亂張貼26920處,并根據群眾舉報,在新都鎮諭亭巷小區內搗毀一“牛皮癬”散發張貼窩點,查獲各類不干膠廣告4萬余份,收繳各類宣傳單7.84萬份。
6、清理整治城區16條主要街道座商歸店,落實“門前三包”管理責任制,糾正各種座商出店占道違章行為95%以上,建立了“門前三包”、“紅、黃”牌管理制度,實現履約率90%以上。
7、糾正和取締城區各類違章占道經營攤點、車容不潔的車輛和亂停亂放的行為共計7460多起,進一步規范了城區主要街道、廣場、路口機動車輛停放秩序,依法處理違章亂停車輛1170多輛和損壞路燈、綠化設施肇事車6輛,暫扣證件960余個。
六、城區農貿市場管理進一步規范
加強了城區農貿市場內的規范管理,完善了一批環衛設施,市場清掃保潔實行責任制,攤位管理進一步規范。由市容局牽頭,組織市容、工商、公安等執法部門取締了群眾反映強烈的非法占道(西門)農貿早市場1處,攤點650多個,協調新建了農貿早市(運力市場處)批發市場1個,設置農貿攤位840余個。
七、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機制初步建立
全區各建制鎮依據有關法規,相繼成立了市容管理專職隊伍,現有管理隊員186人,其中城區市容執法大隊90多人,并統一著裝、佩證;配備了執法車輛21輛,其中城區市容執法大隊5輛、摩托車8輛、對講機30部,基本達到了標準規定的隊伍裝備配置要求,不斷壯大了城管隊伍建設;由市容局牽頭,繼續在城區組織開展城市綜合管理聯合執法,進一步明確了崗位職責,規范了執法程序,初步建立城市綜合執法工作機制;全年組織培訓市容執法人員90多名,選送市級執法培訓16名,年審執法證74個。
八、城市管理體制改革得到深化
1、城區環衛、綠化、路燈體制改革。區市容局按照全市城管體制改革有關精神和區體改委的意見,結合現行政策和實際,確定了以環衛體制改革為試點分三步走的思路(第一步實行劃片定段責任制承包試點;第二步按照部頒勞動報酬標準和實際認真搞好測算,為建立市場化運作的環衛公司夯實基礎;第三步通過1~2年的責任制承包試點過渡,達到公司化運作的方式,并與事業單位脫鉤)。今年6月,實施了環衛清掃、清運、垃圾處理和公廁管理的責任制承包管理機制,效果較好,達到了試點工作的預期目的。
2、為進一步探索和創新市容執法工作管理機制,抓住城市廣場是對外開放形象窗口的特點,啟動了城管“文明管理形象工程”。公開向社會招聘了文化素質較高、形象較好的男女青年20人,通過執法和準軍事化管理與塑造公眾形象相結合的集中培訓,塑造了一支“親民、為民、愛民、文明”的城管隊伍,分布在城區廣場、旅游景點實施全天候的市容管理,成為了我區城市形象人性化、規范化、制度化管理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帶動了全體城管執法人員和管理人員依法行政、文明執法、愛崗敬業和思想工作作風的根本好轉,努力使全局人員在社會公眾當中樹立文明新形象,不少人稱:“市容管理隊伍是新都對外開放的形象大使”。
社科職稱論文發表:《北京檔案》是創于1984年的檔案專業月刊,它主要宣傳檔案工作的重要意義,研究、探討檔案學理論與技術。它的內容涉及檔案學、文秘學等方面,傳播檔案學、文書學知識,報道北京檔案工作動態,開展學術研究。它的閱讀群主要面向檔案、文秘和史學工作者。該刊有英文目次和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