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視為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文章發表在《中國行政管理》上,是城市管理期刊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生活垃圾,處理,管理,對策
我國要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產業化、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就必須面對混合收集、可回收物質的含量和熱值低,垃圾含水率和可生物降解的有機含量高的生活垃圾。針對這些問題,多種多樣的技術也應用而生,包括回收利用,填埋,焚燒和堆肥等等
1. 城市生活垃圾概況
1.1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及構成
近十幾年來,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總量大幅度增加。據資料表明,1990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為6766.8萬噸,2000年為11818.9萬噸,到2002年增至13650萬噸,年均增長率為8.20%[1],少數城市的垃圾增長率則超過15%,大大高于工業發達國家的數值(2.5%-5%)[1],預計到2010年將達到3.1億噸。
1.2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現狀
我國傳統的垃圾消納傾倒方式是一種"污染物轉移"方式。由于現有的垃圾處理場數量和規模遠遠不能適應城市垃圾增長的要求,大部分垃圾仍呈露天集中堆放狀態,對環境即時的和潛在的危害很大,污染事故頻出,問題日趨嚴重。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污染大氣。城市生活垃圾中有50%-60%的易腐性有機物,它們能在短短的數小時之內自行降解,同時散發出硫化氫、氨、苯、丙酮等多種令人厭惡的臭味,這在集中堆放垃圾的垃圾處置場周圍更為明顯。
(2)污染水體。垃圾中除易腐有機物降解產生的水和自身攜帶的水分外,有時還接納一些外來水(主要有降水和徑流水),這些水分總量若超過垃圾對水分的吸收能力,就會滲流出來形成垃圾滲濾液,這些滲濾液若流入周圍的地表水體和滲入土壤,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
2.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法
為了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目的,國內外均在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法,目前國內成熟且常用的方法為焚燒、堆肥和填埋三種。
2.1焚燒
焚燒是對城市生活垃圾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過程。將生活垃圾作為固體燃料送入爐膛內燃燒,在800℃-1000℃的高溫條件下,垃圾中的可燃組分與空氣中的氧進行劇烈化學反應,釋放出熱能并轉化為高溫燃燒煙氣和少量性質穩定的固體殘渣。熱能可回收利用,煙氣必須凈化,性質穩定的殘渣可直接填埋處理。焚燒技術的特點是處理量大,減容性好,無害化徹底,并且熱能可回收利用,因此這種方法是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垃圾處理技術[3]。隨著焚燒技術工藝研究的完善,國產化成套焚燒設備的開發,生活垃圾焚燒余熱綜合利用技術將進一步得到提高,焚燒處理的比例也將逐步上升,未來幾年內在部分城市中將建成若干個和國外接軌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廠[4]。
2.2堆肥
堆肥是依靠自然界廣泛分布的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人為的促進可生物降解有機物向穩定的腐殖質轉化的生化過程,它不僅可以殺死垃圾中的病原菌,有效處理垃圾中的有機物,而且可生產有機肥料,特別適用農業為主的國家。但是垃圾堆肥并不能處理全部垃圾,它只針對城市生活垃圾中易腐、可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機物,所以堆肥處理是垃圾中可腐有機成分的處理技術,而不是全部垃圾的最終處理技術。另外堆肥時,垃圾中的石塊、金屬、玻璃、塑料等廢棄物不能被微生物分解,這些廢棄物必須分揀出來,另行處理。而且城市生活垃圾堆肥一般周期較長,處理量小,單純的堆肥處理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生活垃圾,并存在產品長期使用會造成"土壤渣化"、質量不穩定、銷路不暢等問題,所以堆肥處理還必須優化生產工藝,提高產品質量。但由于堆肥技術具有良好的減量化和資源化效果,隨著技術、設備、工藝的不斷改進,生活垃圾堆肥技術將進一步得到重視,處理的比例將逐步增加[4]。
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防治問題得到國家和政府主管部門的重視,陸續出臺了一些政策法規,并作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治理歷史欠賬較多,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仍日趨嚴重。主要表現在:
3.1管理體制不順
我國主管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歸口部門是建設部,各個城市由市政府領導下的城建環衛部門主管垃圾的收集、清運、處理等工作,垃圾清運處理過程的管理、運行、監督基本是由一家完成,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由于體制管理不到位,致使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監督體系也不健全,一些城市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難以落實,并存在一定的壟斷經營。現有體制不能形成有效的監督和競爭機制,制約著垃圾管理的發展;市容環境衛生管理隊伍龐雜,多層次而不集中,遇到問題互相扯皮,未能把人力、財力用到關鍵地方,不利于對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
3.2收費制度尚未建立
隨著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的增加和環境保護要求的提高,需要政府投入越來越多的資金,才能建設足夠數量的無害化處理處置工程,使垃圾的無害化處理率達到既定目標。由于城市生活垃圾治理一直視為公益事業,其經費來源主要靠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給政府財政造成了巨大壓力,一般用于市容環境衛生的固定資產投資在市政設施投資中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大多為1.5%-4.5%[5],且大部分用于城市垃圾的清運。為促進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發展,2002年國家發改委同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實行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促進垃圾處理產業化的通知》(計價格[2002]872號),出臺了垃圾處理收費政策,但目前仍未落實到位。資金缺口越來越大,難以滿足垃圾無害化治理的要求。與此同時,公眾和企業則袖手旁觀,指責政府沒有解決好垃圾問題。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相應的經濟手段和垃圾收費制度,沒有使公眾和企業認識到垃圾問題與自己息息相關[2]。
3.3垃圾混合收集
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還是采用混合收集方式,突出表現為有機垃圾與其他垃圾一同收集,造成垃圾含水率偏高而發熱量較低的特點。這種垃圾若采用填埋的方式處理,將會顯著增加滲濾液產量,提高二次污染的控制成本;若采用焚燒方法處理,須加助燃劑才能滿足處理的最低要求,而使得運行費用大大增加[6];此外,垃圾中還含有塑料、橡膠類組分,若采用焚燒技術處理,還會產生有毒有害的氣體。
4. 管理對策
4.1 改革環衛體制、促進垃圾產業化發展。
按照產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法制化管理的要求,城市中行政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環衛體制改革的力度,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以保障社會公眾利益和城市環境效益。同時全面開放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投資、建設、運營市場,建立健全市場準入和特許經營制度,完善垃圾處理市場競爭機制和企業運作機制。
4.2 建立健全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根據污染者負費的原則,全面開征垃圾處理費[5]。在環衛體制改革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在部分城市暫按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取垃圾處理費。各地可采取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費統一征收的方式,或與水費、電費、燃氣費等聯合征收的方式,提高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的收繳率,降低收費成本。逐步提高收費標準,使其可以補償垃圾收集、運輸和處理的成本,并使垃圾處理企業有合理的利潤。通過垃圾處理收費方式還可增強人們的"環境消費"意識。
5. 結語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問題已經是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由于經濟、技術相對還比較落后,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仍將以填埋為主,但其比例會穩步下降。生活垃圾堆肥技術因其有良好的減量化和資源化效果,將會進一步得到重視,在垃圾處理中的比例也會逐步增加。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能源結構的優化,使得利用焚燒技術的因素不斷增多,焚燒技術在我國的應用前景將越來越廣闊。同時針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環衛體制、垃圾分類收集、提高公民環境意識等相應對策。在此基礎上,相信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及管理水平會更上一個臺階,早日實現垃圾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總目標。
省級論文發表須知:《中國行政管理》雜志系行政管理學專業刊物。反映國內外行政管理改革的成果和經驗,探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政管理學理論。本刊由國務院辦公廳主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主辦,是反映政府行政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國家級核心期刊;也是目前我國行政(公共)管理學科惟一大型綜合性權威學術月刊,位列中國核心期刊“管理學類”第一位、“中國政治類”第一位。
參考文獻
[1] 王琪.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 環境經濟,2005,(10)23~29.
[2] 臧文超.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現狀與管理問題[J].環境保護,1998,(8)41~43.
[3] 吳克明,陳新麗.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及發展趨勢[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4.6.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