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設計是土木工程學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結構設計工程師通過自學或繼續教育培訓等途徑,對相關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進行學習,了解了施工技術發展的國內外最新資訊,拓展對具體施工工藝的掌握,無疑都是有助于設計人員提高設計水平和設計質量的。
關鍵詞: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與設計;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與設計是現代土木工程發展中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合理的設計和優質的施工技術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合理的設計與優質的施工技術能夠有機的結合為工程的順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兩點是一項工程展開過程中的關鍵兩點。 在實際的土木工程施工中,結構師的高超的設計和組織常常可以優化施工步驟乃至縮短工期,這對現代土木工程的發展也不無裨益。筆者從事土木工程的設計研究和施工技術多年,對設計和施工技術二者的配合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和見解,只有不斷的優化設計各環節,提高施工技術并且進行有效革新、科學引導才能更好的實現設計和施工技術的有效配合,這就要求工程應該有經驗豐富的管理者,能夠針對工程的各個階段,提出科學的指導,來引領工程的順利完成。筆者從事這方面研究多年,現就該問題提出自己的幾點想法供施工設計人員和指揮者參照,希望會有所啟發。
一、不斷提高土木工程從業人員的自身素質
隨著現代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不斷革新,很多新型的施工技術的出現給土木工程學的研究注入了一股新鮮的空氣,但是要完全確保每項工程的萬無一失,在實際工程實踐中還存在這樣和那樣的難度,特別是如何將施工技術合理的運用到工程設計的各個環節,充分體現土木工程設計的基本理念,這是一個土木工程界急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在國內房地產業密集型擴張和發展的今天,這一問題的解決顯得就更為重要了。掌握正確的施工技術,科學統籌的協調好施工技術和設計二者之間的關系,就是對工程內部結構的良好協調,對于我們發展土木工程綜合項目工程和保證施工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而其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土木工程從業人員的素質,從業人員除了土木工程的設計者、開發商和施工管理人員外,還包括工程的項目評估人,這些人員的自身素質對于充分協調施工技術和設計的有機配合,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也是施工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因為在施工技術和工程設計的過程中會不可避免的摻入各種施工管理者和設計者的主觀想法,如何最大程度的防止施工偏差,防止出現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施工和設計的失衡,就必須著力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者和工程設計者的自身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土木工程研究和實踐都取得了不少的進步,而且一般的設計單位都擁有一批有著十幾年從事結構設計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和設計人員,他們對工程設計可以講有一定的掌握;但由于一般土木工程講設計,往往只是著眼于施工圖本身,很少會考慮和兼顧到施工中的實際問題,其實對于一個具體的工程項目而言,施工圖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工程的實際施工與之相比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建設單位為了達成對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質量水準的合理預期,常常會要求設計人員的設計意圖要得到準確、無誤的實現,這對結構設計人員而言,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很多施工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普遍不高,對工程結構和設計方面知識的相對匱乏,很容易對施工圖產生不理解甚至是誤解,這就直接導致了設計和施工的不平衡,而工程設計與施工技術的密切配合就顯得尤為的關鍵。
因此,土木結構工程師必須通過自學或繼續教育培訓等途徑,對相關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進行深入學習,了解施工技術發展的國內外最新資訊,拓展對具體施工工藝的掌握;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設計出更多在實際施工中有操作性的優質工程,同時廣大的施工作業者也要不斷提高專業素養,不僅要理解工程設計人員的具體施工要求和設計意圖,也要加強對施工進程的控制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設計的良性配合,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土木工程從業人員的自身素質顯得十分的重要,要不斷提高施工作業者和設計者的專業素質,達到雙向同時的進步,才能更好的實現二者的優化。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設計配合時要注意的問題
土木工程的設計和施工技術都要求精確、嚴謹,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精確性對土木工程的設計和施工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考慮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和設計的配合問題上,筆者覺得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是對于建筑的深基坑支護設計,一般來說,深基坑支護設計一般并不包括在具體的工程施工圖合同內容中。所以設計單位要根據具體的建筑總平面圖所標定的、相鄰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實際分布情況,充分考慮到基坑側壁的土質和高度,這樣才能對施工圖上提出有關支護的原則性意見和建議;為具體的施工方提供數據支持和參照。施工的安排工作則由施工單位自行解決或另行委托專項支護設計公司承擔。
據了解,目前業內已經有十分專業的計算機應用程序應用在深基坑支護設計中,這就大大的提高了這一設計工作的科學性和精確性。但是有很多的工程設計院沒有配備;這其中固然有技術風險與經濟收益不相稱的實際因素。但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種現狀與當今深基坑支護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城市施工現場條件嚴重背離,對工程施工進程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對設計人員消化吸收新的支護設計技術尤其不利,這必須引起設計院管理層與設計人員的重視、并盡快加以改進。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高層建筑普遍采用的鉆孔灌注樁基礎的設計問題,通常設計人員在施工圖上一般對施工機具的選用并未加以明確限定,這樣給實際工程施工造成了困難,直接導致施工工具任由建設單位選擇;而大多數建設單位從節省工程造價的出發點考慮,最終選擇的工程樁成孔機具多是渦錐鉆,這些工具實質上是以個體單機為單位的渦錐鉆。這樣處理的結果導致施工圖上標明的工藝指標和設計標準難以做到嚴格控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較多數量問題樁,同時由于樁承載力也不能充分形成;工作面的整潔更是無從談起,爛泥污水充斥基坑,施工進度緩慢。這些都對工程質量有著不小的影響。
事實上,更加先進的施工工藝—旋挖技術已經在業內投入應用;有以下幾個優點。第一,設備和施工工藝先進、人為不確定因素很少,使成孔質量得到了充分保證,樁孔的垂直度、孔底清渣程度等各項指標非常令人滿意。其次,對比于同樁徑、同樁長的渦錐成孔樁,單樁極限承載力一般要提高將近百分之四十至五十, 這足以抵消因機具費用較高而增加的單樁造價;折算成單位極限承載力造價,則兩者接近或持平。第三,對比某兩個基坑作業面面積相近的工地,兩臺旋挖機具日成樁數與最大密度排布的渦錐成樁數量相當,而且前者提出的泥土即時可以裝車運出工地,綜合效率高于后者。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土木工程的結構設計和施工技術的配合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應該引起土工工程從業人員的重視。施工管理者和設計者既要加強自身素質,也要多多溝通,形成共識,這樣才能確保設計水平和設計質量,也才能建造出更多更好的房屋。
參考文獻:
[1] 李靖.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與設計[J]. 甘肅科技,2005(4).
[2]孟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在施工工程中的作用[J].廣東建材,2007(6).
[3] 王小峰.淺談土木工程中的綠色施工和可持續發展[J].淮海工學院學報,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