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在動畫中表現最多的是人物的動作,雖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動作雖然有年齡、性別、體型等方面的差異,但基本的規律是相似的。所以,研究和掌握人物動作的一些基本規律也就十分重要。文章發表在《現代外語》上,是研究生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動畫片,動作規律,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TU75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3)29-0000-02
在動畫影片中有各種各樣的角色,我們要讓他們活起來,首先要讓他們動起來,說到動,就要動的合理、自然、順暢,動的符合規律。
隨著動畫產業的快速發展,動畫片的制作已成為當前最熱門的文化創意產業之一。而在動畫設計過程中,動作表現是角色表現的關鍵。所以,在動畫片制作過程中,角色的動作設計者要充分把握運動規律,創作出更好更多的動畫片。
一、常見的動畫運動規律
在動漫設計過程中,常見的動畫運動規律,主要包括研究時間、空間、張數、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
1.時間
主要是物體在完成動作時所需要的時間。在想好某個動作后,一邊做動作一邊用秒表測量時間,對于無法作出的高難度動作,可以適當用手做一些比擬動作,也可以根據以往經驗用默算的方法,確定做完每一個動作所需的時間。對于不太熟悉的動作,可以采用拍攝動作參考片的方式,很好地把動作記錄下來,然后計算動作在膠片上所占的長度和時間。
2.空間
主要是指角色在畫面上活動的范圍和位置,主要指一個動作的幅度和動作形象在每一張和每一面之間的距離。動畫設計人員在進行動作設計時,對動作的幅度要比真人更夸張一些,使取得的效果更加鮮明和強烈。在對活動形象做縱深運動時,就可以通過畫面透視表現出不一樣的距離。比如,在動畫片中,角色從畫面縱深處迎面跑出來,是一個由小到大的過程,如果正常比例需要十步,但是在動畫片中,只要五六步就可以達到效果。
3.速度
主要指物體在運動過程中速度的快慢,在同等距離情況下,運動速度越快,時間越短,速度越慢,時間越長。在現實生活中,物體在開始和停止時,會自然經歷加速或是減速的過程,如果在中間進行適當加快,就會使整個動作更加飽滿。
4.擠壓和拉伸
用圖畫的變換方式表現一個物體的移動,但形體不會發生改變,這時的動作就會明顯僵硬。在現實生活中,就像椅子、盤子等這些堅硬的物體上。但有生命的物體,做每一個動作,多會出現很豐富的形態。比如,對于面部,為了表現更具有生命力,應該對唇部和眼睛等細節進行細致刻畫和適當擠壓拉伸,否則,就會顯得很僵硬。
5.節奏
在通常情況下,動畫片的節奏比其他類型的影片節奏稍快,比生活中的節奏要夸張,主要指的是動作的節奏。如果動作處理不當,就不能很好地調整快慢節奏,就會出現快慢以及停頓不一致的地方,從而影響動畫片的質量,感覺很別扭。所以,動作的節奏對動畫片的表現力好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動畫片中,動作的動態和幅度是構成動作節奏的基礎。否則,不僅動作的節奏反映不出來,還會影響整體動畫的創作水平。
6.慣性
根據物理常識,一切物體都有慣性,這在日常生活中會經常遇到。在動畫片角色描述動作時,要注意動作的慣性,尤其是跑步和翻跟頭,要適當滑行一段距離才會停止。
二、運動規律在動畫片中的重要性
在做動畫時,要根據動畫的劇情需要,具體設定人物的性格和體態特征等各方面,然后根據角色的個性和動畫風格特點進行動作設計。通過角色動作能看到動畫的風格,能夠突顯人物的個性和特征,使動畫劇情更好看。動畫作品的風格主要是夸張幽默的,用角色的動作表現個性,用夸張的動作襯托劇情的搞笑,讓動畫片的表現更具有張力。質量很高的動畫片是一種視覺藝術,它是通過畫面的運動得以展現,而畫面展現的重點就是動作。在動畫制作過程中,要捕捉動作的關鍵幀,從而完成角色的動作。動作的加入使得角色更加有生命力,表情更加飽滿,性格塑造更加真實。
1.可以增強角色的生命感和真實性
著名的動畫制作家諾曼麥克拉倫認為:“動畫不是會動的畫的藝術,而是畫出來的運動藝術。”說明動畫自身的形象和動作不能表現真正的藝術,只有動畫師們在動畫的角色中融入自己的智慧和思想,賦予他們生命和性格,作為藝術的美麗,才能在熒幕上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角色的動作來源于生活,但是表現的卻很夸張,之所以栩栩如生,有生命力是因為角色在動畫中進行了高度假設。即便天馬星空的想象,也不是隨便捏造的,創作的靈感往往來源于知識的積累和豐富的經驗,并要把握一定的運動規律和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很多運動細節的規律都對動畫的創作產生重要影響,比如人在自然轉頭時,都要眨一下眼睛,主要原因是大腦要做轉換準備;在設計動畫角色行走這個動作時,也要遵循一定的運動規律,不得進行隨性夸張。動作細節沒有處理好,就會顯得特別別扭,角色在行走過程中就不會顯得真實、合理和生動。比如醉漢走路的左右搖晃與嬰兒的走路不穩是不一樣的,醉漢行走時,頭部基本不會動,而嬰兒的全身都在動,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能力。因此,作為動畫制作者,要對生活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總結,把生活中的基本運動規律運用到動畫制作中去,使動畫更具生命力,更加真實可信。
2.可以使角色的表情更為飽滿和生動
在動畫角色的創作過程中,不是一味地照抄照搬生活,是對真實生活的一種模擬。由于動畫片具有虛擬性、想象性和夸張性等特征,所以動畫角色和真人的重量感覺是不一樣的,對觀眾的心理影響也是不一樣的。同樣是走路,基本規律就是左右腳交替向前,使身體不停向前走,不同的人行走的方式不同。走路的習慣體現個人的個性,如果將動畫動作設計的千篇一律,動作幅度也一樣,就會失去動畫的藝術效果,使角色表情不飽滿,不生動。因此,在動畫動作創作設計中,要結合生活常識,把握合理的運動規律,在經過適當提煉后,突出動作細節的表現,才可能有效地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動畫藝術形象,使動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演更生動有趣,更具藝術特色。
3.可以更好的塑造動畫角色性格
動畫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角色的動作最能復雜地表現角色的性格和特點,是最有力的內心塑造方式,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么,還表現在他怎么做。
“做什么”是人物動作的內容和目的,不同內容的動作會表現出不同的性格,比如積極勇敢的動作能夠表現出要強的性格,無視的眼神和動作能夠表現出傲慢的性格,腿部打哆嗦和身體顫栗是害怕懦弱的表現等。復雜的動作對角色性格的塑造有著重要的作用。
“怎么做”主要包括角色的思維方式、情感流露等,這就會塑造出鮮明的人物性格和特點。由于性格的差異,同一動作也會表現出不同的思維和情感。比如在進行“對抗”動作設計時,有些人會選擇直接對抗,表現出來的是魯莽沖動,有些人則會選擇間接對抗,以退為進,表現出來的是機智謹慎。
這就要求動畫片中動作設計者對不同人物,進行不同的動作設計,注意要有所分別,從而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特點。更能體現出動畫片動作的藝術魅力,使每一部動畫片都能成為藝術品。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動畫片的制作過程中,時間、空間、張數、速度的概念及彼此之間的相互關系等運動規律,使角色更加有生命力,表情更加飽滿,性格塑造更加真實。根據動畫劇情和角色特點,把握好運動的規律,不斷在動畫動作設計中,表現出更多新的突破和創意,努力促進中國動畫的快速發展。
教師職稱論文投稿推薦:《現代外語》創刊于1978年。現任編委會主任為桂詩春教授、副主任為何自然教授,主編為冉永平教授。《現代外語》曾為外國語言文學方向的期刊,為推動我國的語言學、外語教學、翻譯和文學的研究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海年.動畫運動規律的藝術價值再探討[J].美術大觀,2008(5).
[2]張小波.論動畫運動本質形態中的虛擬性與現實性[J].美術大觀,2012(2).
[3]張鼎.日本動畫的運動規律與動作風格分析[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2(5).
[4]戴敏宏,馮艷丹,馬瑞智.淺談動畫運動規律與游戲角色動作設計的結合——動畫運動規律在虛擬社區游戲動作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33).
[5]吳銳.FLASH在動畫運動規律中的應用[J].聊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